耕興行動通訊事業部總經理 楊志祥: AI世代 耕興不缺席

圖/王德爲

楊志祥 小檔案

AI浪潮來襲,第一波換代產品爲伺服器,之後將導入終端裝置,市場必將焦點集中在組裝代工或IC設計身上。然不論雲端或邊緣裝置,都必須通過檢測標準,通訊檢測廠耕興鴨子划水,於AI暨5G通訊世代中扮演隱形冠軍。耕興行動通訊事業部總經理楊志祥接受專訪時指出,AI世代,無線傳輸及行動寬頻基建,訴求大頻寬且低延遲,只要通訊速度不斷加速,滲透率只增不減,耕興軟實力佔一方之霸,必將不會缺席。

走過多代行動通訊變革,楊志祥分析,每一代從規範至普及,大約十年時間。他以6G爲例,預估2029年纔會真正落地、完全商轉;但發酵的過程,耕興可沒有閒着,透過參與國際會議組織,從參與制定規格伊始深入佈局。

楊志祥認爲,通訊技術檢測領域積累,並非僅靠資本支出、R&D的軍備競賽投入。

參與國際組織 深化合作

楊志祥分析,耕興決勝關鍵在於「軟實力」;在國際組織中,耕興擔任PTCRB(PCS Type Certification Review Board)主席,另外像3GPP、CTIA也都有共同參與各項通訊技術檢測認證的測試方法制定,進一步深化與電信業者及世界主要手機品牌廠之合作,並且能參與制定技術檢測項目,搶得先機。

目前耕興5G/高階網通Wifi 6E檢測市佔居全美及全臺之冠,終端裝置涉及手機、筆電、平板、WLAN Router等終端裝置。細數次世代通訊技術,楊志祥強調,明年開始,將進入5G Advanced階段,Wi-Fi 7快速導入各項終端應用,如英特爾14代處理器Meteor lake,預估Wi-Fi 7將成爲明年主流。他也強調,AI應用快速滲透各項無線或行動通訊終端裝置,邊緣AI將會帶來終端裝置新型態的設計。

提到AI伺服器,楊志祥分享,前幾年臺廠把伺服器產線搬回臺灣,這也是耕興擴大臺灣實驗室主因,尤其華亞科學園區,就近服務廣達、神達等國內外客戶。AI伺服器雖測試環境跟法規,與傳統伺服器一樣,但是功耗、電流皆提升,因此測試時間及複雜性高出許多,須花更多時間克服電磁干擾(EMI)與除錯。

楊志祥指出,耕興具備全球少有的AI伺服器大電流專用10米測試場地,測試平臺能夠承重5噸之重量,該場地可同時提供不同產業類別產品檢測,如AI伺服器、整車EMI檢測量能。楊志祥提到,曾經接過客戶2.3公尺的AI伺服器機櫃,光部署測試環境就花了近一個小時。

跨入車用檢測 靜待發酵

耕興也提早跨入車用電子檢測,目前如整車電磁相容性(EMC) 研測技術,已有客戶進行中。然而楊志祥指出,現階段車測仍不普遍,尤其在L2.5以上的自駕,仍有責任歸屬問題;他分析,目前卡在車廠、系統廠、營運商在爭奪主導權,而汽車特別有安全上的問題,雖然耕興已經有足夠實力進行車測檢測,惟5G、AIoT仍需靜待時間發酵。

對於美中科技戰,楊志祥透露,耕興檢測需求將會更多,主要是因爲雙方規格不一,需要檢測的項目就會增加;甚至過去採用低價的陸系模組,也必須使用歐美規格,反而有利於檢測需求成長。只要有產品迭代、更新就有耕興的舞臺,而且通訊設備需要上代兼容,因此隨着更新換代,耕興的護城河只會愈來愈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