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事變中,老百姓爲何幫洋人進北京,都是慈禧自己作出來的

1900年的庚子事變,是近代中國史上的恥辱,八國聯軍以兩萬多人兵力,直接秒殺八萬多清兵和二三十萬義和團,大清慘敗,連慈禧都灰溜溜的離開了北京城,去西安旅遊了一番,後來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賠償白銀4億五千萬兩。

很多史學家和文學家,在研究這段歷史的時候,都把罪名冠在慈禧太后的身上,慈禧太后固然有責任,可讓她一個人承擔這樣的後果,似乎有些不公平。

她確實胡搞,驕奢婬逸,爲了自己的享受,把大清折騰得千瘡百孔,還一再聲稱“寧與外賊不與家奴”,妄圖利用民間的義和團勢力,替大清撐腰,甚至不顧一切向多國宣戰。李鴻章等糊表匠再怎麼有能耐,可扛不住慈禧那麼折騰。

大清的滅亡,只是早晚的時間而已。

若論大清的滅亡,其實根源在於官員的貪腐和朝廷失去的民心,責任不在慈禧一個人,那些權臣也有責任。

從乾隆中晚期開始,大清其實已經對官員的貪腐失去了控制,大批官員花錢買缺,目的就是利用手中的權力賺取更多的銀子,導致民不聊生,因爲爆發了席捲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國大起義。然而,由於太平天國內部的傾軋,失去了改朝換代的機會,大清朝得到了喘息。

第二次鴉片戰爭,圓明園被燒,看看當時的情況是怎麼樣的?火燒圓明園的時候,清朝的經學家王闓運在北京,目睹了經過,他在《圓明園詞》自注:夷人入京,遂至宮闈,見陳設富麗,相戒勿入,雲恐以失物索償也。及夷人出,而貴族窮者,倡率奸民,假夷爲名,遂先縱火,夷人還,而大掠矣……

看到沒有,洋人最初不敢進去,是家賊自己搗亂,洋人才趁勢掠奪的。

再來說另一個人,龔自珍的兒子龔半倫,就是帶洋人進去北京城的那個漢奸,恭親王后來對龔半倫破口大罵:你蒙受國恩,如今國家有難,你反倒幫助外國人,你還是是個人嗎?

龔半倫反脣相譏:清朝於我龔家何恩之有?你說我是漢奸?我還說你們這羣天朝官員纔是國賊呢!

這就是民心!

以張之洞和李鴻章爲首的洋務大臣們,充當了大清的糊表匠,推進洋務運動,替大清續命。可是當權者卻不珍惜這樣的機會,不僅僅是慈禧,滿族的王公大臣們,諸如醇親王奕譞、軍機大臣榮祿等人,都排擠洋務運動,打壓洋務大臣們。

官場是這樣,那民間呢?

八旗子弟的得意忘形,早已經引起民衆的不滿,各地都有暗殺八旗子弟的事件。一些民衆面對洋教父的傳教,不是爲了深信基督教和天主教,而是入教後尋求洋人的庇護。教民犯了事,官府都不敢輕易捉拿,即便把人抓了,只要洋教父去衙門要人,官府也會乖乖放人。

從光緒元年到庚子事變的光緒二十六年,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教民達上百萬,新增教堂兩百多座。

老百姓沒有那麼多崇高的思想,只想吃飽飯求一個平安,如果朝廷不能給他們安定,那麼,他們就會自己尋求安定,這就是現實。

我們以《申報》爲例,看看大清是怎麼失去民心的。

1872年,英商美查同伍華特、普萊亞、麥洛基三人,在上海合資創辦了《申報》,《申報》是商業性質的報紙,以報道社會新聞和名人軼事爲主,一份報紙賣價爲羊毫兩分,最開始幾乎是賠本賺吆喝。

1873年,在浙江發生了一起冤案,那就是被譽爲清末四大奇案之首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在這之前,慈禧爲了對付湘軍勢力,與曾國藩暗中過招,兩人均沒有撈着好。《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其實就是官場的腐敗案,案件很簡單,餘杭知縣劉錫彤爲了對付舉人楊乃武,趁機制造了這起冤案,楊乃武的姐姐楊菊貞一再伸冤,都無濟於事,從浙江到北京,官員層層包庇。而這個時候,楊菊貞經人指點,將案件給了《申報》,在《申報》上進行了連載。另一面,楊菊貞找到胡雪巖,通過胡雪巖的關係,聯繫上兵部右侍郎夏同善,集結了一大批浙江籍的官員,要替楊乃武伸冤。

《申報》的刊載,暴露了大清官員的貪腐和枉法,慈禧爲之震怒,認爲是在洋人面前丟了大清的臉面,這才下令徹查。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最終水落石出,一大批湘派的官員遭到處罰,最得利的就是《申報》,從此打開了銷路。《申報》也看好報道大清官員貪腐的題材,所以沒多報道。公開諷刺清政府的官員只知道升官發財,謀求個人利益,完全不顧老百姓的死活。

義和拳的最初起事目的,其實是大吉地主豪強的民間組織,後來勢力越來越大,被朝廷招攬。榮祿向慈禧進言,可以利用義和團對付洋人。就這樣,義和團得到指點,打出了扶清滅洋的旗號。

義和團雖說殺洋人,可殺得最多的是中國人。他們就是一羣烏合之衆,沒有什麼戰鬥力。根據史料記載:董福祥所率兩萬多甘軍,還有十幾萬義和團,進攻僅400來人守衛的洋使館,歷時一個多月,死傷數千人,仍攻不下使館。

但慈禧卻在身邊幾個大臣的忽悠下,對義和團的“護國”之舉,加以了肯定,不顧李鴻章等人的勸告,拋出了對西方十一國的宣戰。

這一招臭棋不是慈禧頭腦發熱,應該是她的心腹大臣忽悠她那麼做的。在宣戰之前,榮祿等人就頻頻召見了義和團的一些大師兄們,得知在天津北京兩地的團民,已經超過了三十萬,還有幾十萬團名正從河南河北和山東等地趕來助戰。

大清的當權者們有些飄了,他們迫切需要一場勝仗來鼓舞士氣。十一國聯軍總共兩萬多人,從天津出發,要保護大使館,大清這邊,聶士成率領兩萬多武衛前軍迎戰,還有三千神機營和三萬綠營兵,十幾萬義和團,以及臨時組建的各路清兵近四萬。然而,現實非常骨感。義和團就是一羣烏合之衆,洋人的一頓炮火,就全逃光了。聶士成率軍死戰,可是大清的武器根本沒有辦法與洋人相比,聶士成戰死,清軍死傷三四萬人,而洋人只死亡了一千多人。

慈禧急了,急忙下旨叫李鴻章幫忙,兩廣總督李鴻章回復八個字:此亂命也,粵不奉詔。

連底下的臣子都不聽她的話,還怎麼着。其他幾個省的總督和巡撫,也都學着李鴻章的樣子,由兩江總督劉坤一和湖廣總督張之洞牽頭,搞出一個“東南互保”,連袁世凱主政的山東,都加入了東南互保。

東南互保協議一出來,使朝廷顏面掃地。這些地方大臣們無疑告訴洋人,你們打吧,我們不管,那是老妖婆折騰出來的,她必須承擔後果。

慈禧一看這樣,氣得在皇宮內大罵,可沒轍,洋人都到北京城下了,趕緊走吧!她很痛恨義和團的不仗義,臨走前下旨誅殺義和團的團民。於是,剛剛還與義和團稱兄道弟的清軍,馬上舉起大刀砍向了團民,一時間京城內外血流成河。

洋人到了皇城根下之後,出現了一幕很奇怪的現象,郊外村裡的一些百姓,主動把家裡的梯子拿來,還幫着洋人登上城牆,還有一些人,帶着洋人殺入親王貝勒和大臣們的府邸。

更有一些百姓用手推車幫着洋人運送武器彈藥,就爲了換幾個錢,填飽自己的肚子。

根據史料,在英軍進攻廣渠門的時候,打不上去,還是當地老百姓們幫助洋人,內外夾攻趕走清軍,順利拿下了廣渠門。

在老百姓的眼中,洋人就是救世主。而這些百姓中,有很多一部分都是死裡逃生的教民。不能怪他們當漢奸,他們也是沒有辦法,爲了活命而已。

洋人進入北京城之後,並沒有像某些書籍中所說的那樣胡亂燒殺,他們只針對清朝官員和家眷,還有清兵和義和團,對於普通的民衆,多少受一些殃及,但不算大。

在庚子事變中,其他幾個省份的東南互保,保證了沒有捲入朝廷與洋人之間的紛爭,而慈禧後來也不敢向這些地方諸侯們問罪,擔心他們反叛。事實上,很多省份已經有了異心,大清再這麼折騰,會四分五裂。好在慈禧懂事,沒有繼續折騰。

從庚子事變開始到1908年慈禧歸天,她都以懷柔爲主,沒敢再鐵腕整治。官員與百姓用事實說話,教她怎麼做人。大清風雨飄搖,一個寡婦加一個孩子,熬了三年,終於落幕。

大清王朝初始是寡婦加孩子,終結也是寡婦加孩子,不能不說是玄學的奇蹟。

如果大清的“戊戌變法”能夠順利成功,並推進洋務運動,說不定我們現在與日本的體制一樣,還是大清的君主立憲制。

然而,歷史是沒有如果的。慈禧生前享受盡了榮華富貴,死後20年就被孫殿英給挖了出來,骸骨被摧殘得慘不忍睹,着也是她的報應。

不重視民意和民生者,口號喊得再大,最後都會被歷史的車輪碾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