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黨勝選與英國再生

(圖/路透)

英國7月4日舉行國會大選,工黨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在650席的國會中取得412席。黨魁施凱爾也於7月5日奉英王之命組閣,結束保守黨14年的天下,成爲英國新一任首相。

保守黨從2010年開始執政,歷經5位首相,帶領英國經歷了金融海嘯之後的撙節支出、英國脫歐、新冠疫情,以及俄烏戰爭之後的能源價格飆漲。其中有遠景有民怨,但因爲工黨的分裂,也讓保守黨的勢力能突破工黨的鐵票區,而有了14年的天下。

可是到後面3位首相當國的時候,保守黨的頹勢就逐漸出現,也開始分裂。強森首相帶領英國完成脫歐,但他承諾的「全球不列顛」,讓英國在國際上昂首闊步卻從沒實現。英國國力已大不如前:因爲削減政府支出,醫療體系整個崩壞;脫歐後原以爲可放手跟美、中等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結果都沒落實;經濟停滯,城鄉差距擴大;外來移民涌入,又沒有有效管制,導致反移民的極右派興起。

加上強森我行我素的反體制民粹作風,讓英國政治充滿不確定性。最後強森因在疫情期間無視禁令在家開派對,鬧成醜聞黯然下臺,但也毀壞了英國體制。

強森之後是任期僅49天的特拉斯。學霸出身的她眼高於頂,結果一個錯誤的減稅政策讓英鎊慘跌,自己也狼狽下臺,留下一個任期比超市生菜保鮮期還短的笑柄。最後是蘇納克。他是下院最有錢的議員,常被譏不知民間疾苦。他個性溫和,被批評沒視野也沒權威,對經濟沒解方,對黨內分裂也束手無策。面對公共服務體系崩壞,他決定增稅,卻又讓他有錢的太太設法避稅而遭到抨擊。

面對極右派英國改革黨來挖保守黨牆角,他緊張到趕緊宣佈提前大選,結果選出個有史以來最低的席次120席。丟了保守黨的江山,也丟了自己黨魁的寶座。

強森、特拉斯、蘇納克,都有他們作爲政治領導人的性格缺陷。那施凱爾呢?相對於之前的工黨首相布萊爾,施凱爾低調得多。他不是激進左派,他稱自己是「改變了的工黨」。他矢言要除去喧囂,重建人們對政府的尊重,重建對公共服務體系的信心,也重建英國在歐洲以及在華府的形象。這個國家再生的工程可能得花上10年,意思是工黨想繼續執政第2任、第3任。

可是選民會給工黨這樣的機會嗎?工黨席次雖多,但實際只獲得全國1/3的選票,所以是少數政府。除保守黨外,極右派改革黨與中間派自由民主黨等非傳統政黨的潛力仍不可小覷。英國評論家說,投給工黨只是因爲我們想要改變,不是被工黨感動。所以工黨必須很快做出成績才行。

施凱爾是親商的,也想用政治的穩定來吸引外國投資。可是他要重建醫療體系、加強管控移民、加強國防、打擊犯罪、推進零碳排的環保政策,每一項都要錢。但他又不想大規模徵稅。所以衆多目標中,到頭來勢必得放棄幾個。哪幾個?我們等着看新政府的預算案,看他們怎麼取捨,以及選民的反應,就可對英國政治風向有更多的掌握。(作者爲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