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成強大對手?港媒:美軍亞太戰略轉向「分散生存」

因陸實力增強,《南華早報》:美軍在太平洋的國防戰略正從霸權轉向。圖爲共軍海軍雙航母出海演練。(圖:人民海軍微信公衆號)

據觀察者網報導,在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菲律賓一直是美國在亞洲軍事力量的重要支柱和投射區域。不過,在一些人看來,儘管美國開始重新將重點放在菲律賓以及更廣泛的「印太地區」,但如今太平洋地區的軍事格局看起來已變得截然不同。

香港《南華早報》1月5日報導指出,在當今這個紛亂複雜的世界,美軍軍力因四處插手全球各地事務而捉襟見肘,此時會發現,解放軍已經在西太平洋地區成爲一個「強大的對手」。

報導認爲,隨着中國的實力增強,美國的這種追趕態勢也反映出,五角大廈在該地區正從原來的霸權戰略轉變爲全新的戰略現實——這一戰略被描述爲「靈活作戰部署」、「擴大機動性」,或許最具說明性的說法叫「分散和生存」,其目標是將軍隊分散到廣闊的地理區域,以抵禦潛在的先發制人打擊。

澳洲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的國際安全項目主任羅傑文(Sam Roggeveen)表示:「美國人正在廣泛分散他們的部隊,因爲大型基地容易受到導彈攻擊。強調生存是正確的,因爲美國在亞洲建立的存在,不是爲了贏得與中國的戰爭,而是爲了在戰爭中生存下來。」

事實上,五角大廈本身也承認,解放軍現在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對手」(worthy adversary)。在向國會提交的最新報告中,五角大樓描述解放軍是「一個日益強大的國家力量工具」,擅長聯合行動,並具備了先進的指揮控制、情報、監視和區域拒止能力。

五角大廈的報告還提到解放軍在防空、空中力量、遠程精確制導導彈、海軍艦艇部署方面的發展,稱解放軍的導彈不僅能夠打擊包括美國本土在內的太平洋範圍內的目標,海軍艦艇數量超越了美軍,甚至援引專家「警告」——如果不顯著提升反艦和地對空導彈能力,美國海軍可能會面臨自二戰以來從未見過的失敗。

《南華早報》稱,五角大廈的報告內容,還提到解放軍有能力在地區衝突中對抗來自第三方的干預,即美軍可能介入潛在的臺海衝突這一情況。報導注意到,最近的一些軍事推演結果,也爲美軍描繪了一幅更爲嚴峻的場景,表明解放軍日益增強的實力可能會在潛在衝突的初期就壓制美軍,而美軍應當用無人機等技術和「擴大機動性」這樣的戰略來奪回優勢。

「美國的戰略是部署具有足夠威懾能力的部隊,以遏制武力的使用,其目標是安撫盟友和夥伴,並建立強大的夥伴關係,以阻止中國在該地區的擴張。」報導提到了美國博伊西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邁克爾·艾倫(Michael Allen)的觀點。

事實上,美國確實重新將目光關注在了太平洋的「三條島鏈」上,《南華早報》提到,美國這一戰略的核心是所謂「太平洋威懾倡議」,該倡議旨在加強美國於國際換日線以西的軍事基礎設施,2025年的預算爲99億美元,包括爲美國在太平洋的關鍵行動樞紐關島建立一個綜合導彈防禦系統。

放眼整個太平洋地區,美國也正在對新設施和升級後的設施進行大量投資,比如爲蘇比克灣港口設施的擴建提供資金,並根據與菲律賓簽署的《加強防務合作協議》(EDCA)升級巴薩空軍基地(Basa Air Base)和其他基地。

再往東,美國空軍正在北馬裡亞納羣島的天寧島重建一座歷史悠久的機場——二戰期間投擲原子彈的戰機就是在此起飛的,而該島另一處機場也在擴建中,以容納空中加油機的停靠。在已擁有龐大的安德森空軍基地的關島,工程師們正在修復二戰時期的一座機場,並正在爲從沖繩調來的50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建造一個新基地。

而美國的盟友澳洲,也在進行類似的升級,該國在美國的這一戰略中也發揮着關鍵作用。比如,澳洲北部重要港口城市達爾文,在其以西建立更多軍事基地的計劃正在進行中。此外,美國空軍還計劃延長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雅浦島的一條機場跑道,並改建帛琉島和北馬裡亞納羣島塞班島的機場。

儘管如此,洛伊研究所的羅傑文還是警告說,美國戰略仍受到預算緊張、人員短缺和國防工業基礎過度擴張的制約。

「就解放軍而言,我們正目睹的是自二戰以來任何軍事力量都未曾有過的極速現代化進程。對比之下,美國人基本上未作出相應調整。」羅傑文說:「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力量並未得到實質性提升。目前,這不過是棋盤上的棋子移位罷了,即軍力重新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