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關鍵科技佈局看中美貿易戰的可能演變
中美貿易談判在去年底前傳出好消息,及時解除了美國總統川普原預告將在去年耶誕節之前對中國祭出第四波加稅的最後通牒。由於第四波加稅清單以消費性電子產品爲主,因此,在兩國宣佈達成協議之前,不僅美國本土品牌業者備感焦慮,全球資通訊業者也都繃緊神經,唯恐情勢失控。然而,中美兩國在加稅大限前及時拆解衝突引信,且預計於本月內雙方將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但這期間,資本市場的反應卻很淡定。
資本市場對中美談判捷報的冷靜以對,背後可能體現了三個關鍵因素:第一,投資人對談判結果反覆已習以爲常,認爲以確切成果衡量效益纔是王道,不再聞風起舞。其次,市場研判中美高層明白此次談判所牽動的政經後果甚大,雙方皆有取得階段成果的需要。對中國而言,歷經19個月的對峙,國內經濟已出現明顯的緊縮訊號,當務之急,是避免衝突擴大,以爭取更多談判時間。對美國而言,2020年是川普競選連任的關鍵時刻,在衆院彈劾通過醜聞纏身之際,如無法從貿易戰得分,將不利爲其選情加分。尤有甚者,貿易戰開打以來,美國對中國出口已出現大幅下滑,2019年前三季,美國30多州對中國出口呈現雙位數衰退,若第四波加稅如期上路,恐將加深國內消費者對政府的怨懟,對選情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即便外界戲稱中美僅達成迷你版協議,但對兩國而言,或許已是次佳的賽局均衡。
第三,或許也是最重要的,中美角力即將步入深水區,進入短兵相接的科技熱戰。雖然兩國皆表示第一階段談判成果將處理擴大貿易、金融服務與匯率等議題,且對保護知識產權、技術轉移和爭端(執行)機制也有一定的共識,但外界更關心的是:美國國內現已普遍將中國視爲影響美國能否持續主導全球科技發展的最大假想敵,貿易戰只是美國的首波攻勢,未來雙方在科技場域的較勁,將成爲影響未來全球科技產業發展的關鍵。
衆所周知,全球5G通訊已陸續進入商轉階段,中美兩國在5G通信技術發展亦積極角力。此外,兩國在兩大前瞻科技:人工智慧(AI)和量子電腦,也已開始展開競爭。2014年起,全球AI專利申請數每年已超過1萬件,全球AI前20大專利權人中,美國和中國共佔15家,且以美國佔領先優勢。全球AI專利擁有者以IBM、微軟、GOOGLE排名前三,第四和第五名爲中國國家電網和中國科學院,而中國的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亦名列全球前20大AI專利權人;三家企業近年在汽車、智慧家庭、機器人、教育、安防、基礎元件等領域擴大布局,對美國發展AI造成壓力。去年10月,美國即以侵犯新疆少數民族人權爲由,對阿里巴巴所領投的中國獨角獸「商湯科技」,以及其他中國AI企業列入美國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在量子電腦方面,美國政府自2000年起將量子電腦列爲國家科技戰略目標,中國國務院也從2006年起將量子運算技術納入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由於量子電腦與運算技術未來可應用在醫學、材料、雲端、資安、人工智慧、金融等領域,成爲各國競相投入的關鍵技術。雖然全球量子科技尚屬起步階段,但已可見到各國在學術研究和專利申請上的積極佈局,其中美國和中國是全球量子運算論文前兩大發表國;在專利申請數方面,目前全球量子科技專利申請數每年約500件,但美國在前20大專利權人中佔有八席(IBM最多,排名第二),中國則佔有四席(阿里巴巴最高,排名第十),由此可見兩國競爭之激烈。
綜觀當前美國對中國採取的科技圍堵有五大策略:出口管制、禁止採購、投資審查、人員限制及聯合抵制。美國現已將多家中國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其中包括華爲及旗下超過百家子公司。此外,透過《國防授權法案》,禁止政府機構或與美國官方合作單位使用有國安疑慮的中國設備與技術。在投資審查方面,推動《外國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案》,擴大外國投資審查的技術範疇(多項與「中國製造2025」有關)。同時,爲避免技術外流,限制中國公民和華裔科學家在美國從事敏感科技研究,已有多名參與中國千人計劃的科學家遭到調查或停職。最後,以遊說方式建請友邦審慎評估與中國廠商合作的國安風險。面對美國的連環出招,中國雖無同等反制能耐,但也採取若干措施嘗試反擊:去年華爲針對《國防授權法案》禁止使用華爲設備,以及禁止華爲參與美國政府補貼的專案向美國政府提起訴訟。此外,中國政府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旨在針對向中國廠商斷貨的外國企業,採取法律與行政制裁。
中美貿易戰火稍歇,投資人或可稍事喘息,但臺灣做爲中美科技產業的關鍵夥伴,勢難避免在兩國角力中遭受波及,政府與業者要抓緊時機,儘早預擬因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