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儘速重建疫情指揮中心的專業威信和公信力

工商社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以及相關專業的學者專家,一再呼籲社會大衆,老人注射疫苗是「利大於弊」,高齡長輩們的慢性病與長年累積的孱弱體質,是發生種種不幸事件的主要原因。但對於親人過世的家屬來說,依據政府的指示,前往接種站注射疫苗,回家後一天或三到五天就撒手人寰,這不只是指揮中心「增加一個死亡案例」而已,更多的是自己親自將家人送進鬼門關,那種後悔的錐心之痛,沒有親身經歷,相信不是外人所能夠體會。因此,對於「應該持續施打疫苗」的專業意見,恐怕很難寄望家家戶戶都聽從。

醫學觀點和呼籲,遇到了就在眼前的近身觀察,家家戶戶都有高齡親人的社會大衆,就算和疫苗注射沒有關係的專業鑑定,也很難在短期間,扭轉民衆原本焦慮的情緒、對於長輩接種後不良反應的高度憂慮。

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司馬賀(Herbert Simon)曾經強調,在一個「資訊豐富的世界」(information-rich world),依據現有的目標,去評估手頭上訊息,要比去搜尋新的訊息來得更加重要。就此而言,從指揮中心到各市政府目前的目標是,以往生民衆相驗後的科學根據,證實疫苗和死亡,兩者不是等號的關係,並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疫苗的接種率,以遏止染疫後罹患重症的死亡比例。然而,在已經有上百位高年齡長輩接種死亡的情況下,家裡面有長輩的民衆,則是抱持暫時就先「停,看,聽」的想法。

爲什麼醫學、公共衛生流行病病理學專家學者,不管再怎麼呼籲,都無法改變過去兩、三個星期,愈來愈明顯的緩打疫苗形勢?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觀點,值得重視。司馬賀認爲,當一個議題具有高度的爭議性、很大的不確定性,則「專業就很難走近」(expertness is very hard to come by);當有專家贊成,也有專家反對的時候,我們這些外行人(the laymen)就只能從兩種不同的專業意見或建議,自己從中做出判斷。

特別是,在當下,社會大衆覺得「眼見爲憑」;接種疫苗後幾天內就過逝,這是事實;醫學的科學鑑定結果,並不能釋疑,最重要的原因有三個:第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社會公信力,已經因爲陸續「校正迴歸」的種種資訊,從而蠶食鯨吞,逐漸崩壞。

第二,社羣媒體各種訊息的傳播速度,比新冠病毒的傳播要更快、更全面。第三,在「打」和「不打」的兩種選擇之下,多數家庭、或部分長輩,最終的抉擇是,再等看看,有沒有其他廠牌、更好更多的疫苗,到時候再施打。

當務之急,政府有三個問題必須依序處理:「殘劑」;「疫苗捐贈」;「重建公信力」。首先,在近來的疫苗施打過程裡面,究竟是「人在等打疫苗,還是疫苗等人打」,不能夠在疫苗開瓶後有所浪費,在事先有預約民衆的缺席以外,有所謂「殘劑」的問題。APP的使用,是一個解決的方案,適用於年輕族羣的即時瞭解和無時間落差的疫苗注射,但前提是要有殘劑可供施打。

必須即刻進行的,還有「利大於弊」疫苗注射所引發的不幸事件,相關的鑑定處理流程,甚至不能排除後續的賠償措施方案,也必須向外界公告。其次,從鴻海5月份開始申請捐贈疫苗,到臺積電在6月份加入行列,乃至於慈濟基金會提出申請,蔡英文總統和證嚴法師進行線上的視訊研擬出一個民間組織團體捐贈疫苗的行政與檢驗流程,是面對當前印度病毒的侵襲,指揮中心今年夏天無可迴避的責任。

最後,也是最困難的,一方面來自於指揮中心似已崩壞的專業威信,只有進行局部或全面的改組,由更高層級的人士,統籌抗疫全局,此其時也。另一方面,政府必須體認到:疫苗的問題,是核心的問題!只要符合安全性有效性的國際認證標準,政府擁有足夠給全民施打兩劑、達成羣體免疫人數比例(無論是60%或80%)的疫苗,爭先恐後、搶進優先施打名單的情事,纔不會再發生。

但是,被人家認爲效果更好/更安全的特定疫苗,如果數量不夠,還是很難避免搶打的情況發生。屆時的下一個戰場,縣市政府必須現在就超前部署、預先規劃的就是優化施打的流程與時間,因爲疫苗施打的能量高低,直接關係到防疫的最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