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快評|僥倖過會的亞聯機械,能否經得起市場“真金白銀”的檢驗?
每經評論員 賈運可
亞聯機械(SZ001395)即將登陸深交所主板,但這次IPO充滿僥倖。公司連續五年扣非歸母淨利潤低於1億元,還觸及了“清倉式分紅”的審覈紅線,卻在新政實施前成功過會。儘管成功闖關,但公司上市後面臨的挑戰纔剛剛開始。資本市場用“真金白銀”投票,投資者對公司存在的風險需保持高度警惕。
最明顯的風險來自此次募投項目的合理性。近年來,亞聯機械核心產品銷量下滑,但募資計劃仍以擴產爲主,這與行業需求的疲軟背道而馳。尤其是在人造板行業與房地產市場高度相關的背景下,近年來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新增產能如何消化成了不小的疑問。此外,公司對產能利用率和規劃的披露存在模糊甚至前後矛盾的情況。比如,亞聯機械錶示生產線產品無法用產能、產能利用率等指標進行準確衡量,因此沒有披露現有產能及產能利用率。但在募集資金運用章節及其他章節表述中,亞聯機械多次使用產能,並且給出了募投項目能夠擴張的精確數字。這些舉動不僅拉低了信息透明度,也讓外界難以準確判斷公司的經營狀況。
公司的經營模式也存在隱憂。其對前五大客戶高度依賴,但大客戶變動十分頻繁,5個會計年度中竟沒有一家能連續入榜。有客戶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仍採購大量產品,這樣的反常現象不免讓人懷疑數據的可靠性。此外,亞聯機械IPO前整體上大幅增長的營收,與主要下游行業發展趨勢不一致。比如,亞聯機械2023年的收入比2019年增長了36.79%,但下游房地產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期下降了31.57%。
亞聯機械的成功過會,看似趕上了政策的“空窗期”,但市場不會永遠買單。對上市企業而言,僥倖心理無法代替紮實的業績和高質量的信息披露。公司需要以此爲警示,加強自身的信披透明度和經營能力,避免在市場檢驗中“原形畢露”。
對投資者而言,亞聯機械的案例提醒我們,在選擇標的時要跳出數據表象,深入分析企業的基本面。募資投向與實際需求不符、客戶結構異常等問題都可能是潛在的風險信號。
資本市場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構建規範透明的環境。只有以長遠視角審視企業,投資者與上市公司才能在這場“真金白銀”的較量中共同推動市場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