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她這一脫,徹底吊打內娛

大家發現沒有?

生育話題,終於被擺上檯面了。

早年國產劇中,生孩子好像就是一咬牙、一用力的事。

輕飄飄抹去了產婦所經歷的諸多痛苦。

但這幾年,微博上時不時就掀起一波討論。

越多越多的人分享自己生產後的難言之隱。

長胖、長斑、長紋、尿失禁……

這才讓更多人知道,原來生孩子對身體的傷害有這麼大……

不過,這一度也引發爭議,被罵「販賣生育焦慮」。

國產劇《親愛的孩子》難得拍出生育之苦後,還遭官媒下場批評。

不過在魚叔看來,國產劇不是拍得太過了,而是太剋制了。

它所揭示的,還只是冰山一角。

最近一部新片,聚焦同樣的話題。

豆瓣8.4分,入圍柏林電影節,獲法國凱撒電影獎最佳紀錄片提名。

就把內娛不敢拍的都拍出來了——

《我們的身體》Notre corps

何止生育,女性一生可能要面對太多難以啓齒的疾病。

這部紀錄片聚焦於巴黎一家醫院的婦科病室。

記錄了從青春到暮年,一名女性在醫院可能遭遇的種種情狀。

有青春期偷嚐禁果,面臨墮胎的女孩。

有未滿18歲,就已經決定做所有手術的跨性別者。

也有新婚不久,就遭婦科病折磨的年輕女人。

還有,被癌症折磨得筋疲力盡的老年女性……

自然,影片也拍出了很多飽受生育之苦的女性。

生育的痛苦源自方方面面。

無法自然懷孕的困窘。

分娩過程中,產婦被屎尿屁撕碎尊嚴的時刻。

影片不是浮光掠影地展現病症,而是儘可能完整地還原女性患者的經歷,捕捉她們的點滴感受。

比如,片中,未成年女孩墮胎的情節,能讓我們看到一個鮮活、真實的女中學生,不亞於一部虛構電影的人物塑造。

女孩起初聽信男友的說法,沒有采取避孕措施。

但事後與醫生交談時,卻讓人意識到她是一個相當成熟、獨立的女孩。

她沒有因此一蹶不振,陷入悔恨、無助。

而是主動覆盤這段經歷,指出問題所在。

得知懷孕後,即使預料到後果,但還是坦然告訴了父母。

母親聽後痛哭。

父親更是大發雷霆,讓她退學在家自己養孩子。

她沒有受父母的情緒影響,反而理性地說,她知道那是氣話。

她自己做出決定,明確要求墮胎,繼續上學的心意已決。

此片鏡頭也相當大膽,它不加掩飾地對準女性赤裸的身體,還拍出各種外科手術的過程……

比如常見的婦科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手術治療過程。

能清楚看到醫生操縱器械深入腹腔,拉開腸子、避開血管,謹慎切除異常區域。

還有輔助生殖手術。

受精的卵子被移植到一個渴望成爲媽媽的女性的子宮中。

以及,觸目驚心的自然分娩。

讓我再一次想到了《人生第一次》中的形容:

「生孩子就像從你的鼻孔裡擠出一個大西瓜。」

不過,此片觀感估計不同於很多人的預想。

現實中,很多人只是做常規的婦科檢查都會擔驚受怕。

很多網友都曾分享過自己的就醫經歷,尷尬、羞恥、恐懼……

原因不難想象。

社會觀念影響,人們恥於直面私密的身體部位。

影視中對女性身體過度物化,也潛在扭曲着關於女性身體的認知,增加了就診的心理不適。

加之很多人對醫學檢查缺乏瞭解,自然會感到不安和恐懼。

《性教育》中的女主曾患上宮頸糜爛,羞於去醫院檢查,而選擇自行服藥。

電影《悲傷逆流成河》中,女主被他人用過的毛巾意外傳染了尖銳溼疣。

她偷偷去看醫生,卻被同學造黃謠,被蕩婦羞辱。

楊笠在脫口秀中講,她曾確診子宮內膜息肉這一婦科病,卻被訛傳是懷孕。

就是因爲對「婦科病」存在天然恥感。

聊到病情時,她只是模糊地說「肚子里長了個東西」。

但紀錄片中的情形截然不同。

影片在 疫情期間拍攝,患者都戴着口罩。

但即便是通常認爲難堪的治療。

當醫生主動提議摘下口罩打個招呼時,大家都表現得大大方方。

很多患者不僅不覺得難爲情,還主動談論敏感話題。

比如,醫生爲患者開好藥後。

患者主動表達擔憂,她說自己很怕服用這一藥物會降低生理欲求。

她直言不諱地說,她已經爲此困擾很久了。

爲什麼差別這麼大呢?

片中可以看出,良好的醫患關係,有助於緩解上述許多問題。

醫生尊重每個患者,會耐心傾聽他們的想法。

對未成年墮胎的女孩,不曾居高臨下地指責、評判。

面對唯恐失去生理慾望,牴觸吃藥的患者,醫生也表示理解,並耐心解釋。

對患者的狀況和意願有清晰瞭解後,醫生會從專業角度幫他們全面瞭解自己的問題。

很多女性對婦科疾病、生育、墮胎的恐懼都源於想象和傳言。

片中,未成年女孩被母親告知,墮胎會引發身體畸形,以後再也不能生孩子。

但醫生短短一句話,就將她的擔憂一掃而空。

一些常規的檢查,都能體現出對患者的人文關懷。

片中也提到,現實中,很多人對婦科的陰影源於醫生態度、言語和檢查的粗暴。

片中醫院裡,每次檢查前,醫生都會給患者細緻說明情況,讓她們對檢查程序和即將承受的疼痛有清晰的瞭解。

整個過程中也不是程式化地走流程。

而是根據患者的反應,適時地給予鼓勵。

「就像你是個小女孩時剛開始發育的感覺,不會感到疼痛的,好嗎?」

片中,人工受孕的手術結束後。

醫生對虛弱的患者叮囑注意事項時,不忘送給她真心的祝福。

當然,片中也展示了反例。

產婦沒有參與產前課程,不瞭解即將發生的一切,分娩的疼痛超出了認知。

醫生嚴厲的態度也加劇了她的不安,直到產後她都爲此耿耿於懷,深陷抑鬱。

醫學上有種心理治療方法叫逐漸暴露療法。

當一個人逐步進入他所害怕的領域,開始直面一切後,就會慢慢克服焦慮和不安 。

這正是這部影片所做的。

它將觀衆一點點代入令人不安的診療情境之中,讓我們看到——

有的疾病,不似我們想象中那麼可怕。

有的疾病,雖比想象中更加難捱,但依然好過未知的黑洞。

影片想說的其實簡單:認識我們的身體,凝視它所有的異動。

這依賴於社會觀念的更新, 醫療系統中更多人性化的考量。

畢竟,因爲這些缺失,現實中荒誕的鬧劇、悲劇已經發生太多了。

北京市衛生局曾做過一個歷時十年的調查,發現20歲以上女性中,尿失禁發病率高達36.6%,但只有6.6%的人尋求過專業支持。

《第2次中國城市女性生活質量調查結果》中顯示:中國有16.6%的女性從未進行過婦科檢查,每年有超過 20 萬女性死於婦科疾病。

紀錄片《生門》中,產婦在剖腹手術臺上痛苦難安,醫生卻原地傻等。

只爲了等時鐘走到「黃道良辰」。

而此外,電影能做的,是提供更多經驗上的啓發。

這部紀錄片的問世,就源自導演和製片的個人經驗。

製片人曾患上罕見疾病,在與疾病交手的兩年間,她在婦科科室裡發現了一個隱秘的女性世界。

她建議導演拍攝那裡發生的故事。

「去記錄那些消磨着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愛與希望以及慾望的婦科疾病是如何得到治療的。

去記錄人生羈旅的各個階段,從青春到暮年,從出生到死去。」

令人意外的是,導演克萊爾·西蒙在本片拍攝過程中確診了乳腺癌。

她毫無準備地從一個旁觀者,變成了置身其中的患者。

也在鏡頭前赤裸着上半身接受檢查,分享自己的抗癌過程。

她忽然發現,她沒有想象中那麼難過。

她意識到,她人的經驗已經悄無聲息地改變了她。

國內也拍過很多婦產科相關的紀錄片。

這部更出彩的地方在於,它更注重女性患者的視角。

最大程度保留了女性患者的慾望和感受,掙扎和犧牲。

讓我們看到女性身體去客體化後真實的模樣,看到它的脆弱和強大。

因爲女性共享的生命經驗本身足以成爲抵抗一切腐朽的力量。

這在現實中也是一樣。

正是得益於越來越多女性主動分享自己的遭遇,讓很多話題不再是禁忌,讓很多問題逐漸被正視。

電影《芭比》的 結尾,芭比女性意識覺醒後,她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去醫院。

她笑容燦爛地對前臺說,「我來看婦科醫生。」

這一幕,才真正將夢幻的童話故事,照進了女性的現實處境,也真正有了走向獨立的可能。

波伏娃說,「如果身體不是一件東西,它就是一種處境:它是我們對世界的掌握和我們的計劃的草圖。」

女性的身體決定了她們如何看待世界,如何行走於世界。

如果無法逃避分娩、炎症等諸多生理宿命。

至少可以奪回更多對自己身體的自主權和控制權。

畢竟,瞭解本身即是一種權力。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