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限展國寶和他有關 王世貞寫盡晚明繁華
懷素的《自敘帖》(局部)明中晚期在蘇州流傳,曾爲陷害王世貞之父的嚴嵩持有。(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被譽爲「無所不通」,文化影響深遠,長期以來卻被忽略的晚明文化人王世貞,他是李時珍《本草綱目》的重要推手,膾炙人口的奇書《金瓶梅》亦推測是出自王世貞之手。國立故宮博物院《寫盡繁華》特展,圍繞着晚明奇人王世貞,展品將包括17件國寶,重要文物以上達31件。
故宮書畫文獻處研究員何炎泉直言,王世貞被遺忘了近500年的才子,他是晚明藝壇的意見領袖,熱衷於著述、遊歷、賞鑑,對於造園、書畫、古籍、陶瓷、緙繡、珍玩皆有涉獵,成爲當時文化品味認證權威,堪稱全面制霸文藝界,且擁有點石成金的能力,只要經過他的首肯,幾乎都能蔚爲風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原本無人問津,獲得王世貞的推薦序文後立刻被書商看好而順利出版。
此次特展聚焦於王世貞一生與他對於各興趣領域的品評,細數王家又因〈清明上河圖〉而遭家難,王世貞而後又以其筆成功復仇。根據明清筆記小說,嚴嵩欲強奪王家所藏〈清明上河圖〉,王世貞父親王忬迫於無奈,請畫師黃彪摹造仿本,不料事後遭裝裱匠揭露,被藉故陷害而死。首檔展出宋代張擇端〈清明易簡圖〉,畫幅可見王世貞、嚴世蕃的假印,即是晚明作僞者附會故事之作。
何炎泉指出,《金瓶梅》被推測爲王世貞的復仇之作,書中多處影射嚴嵩之子嚴世蕃的奢華淫蕩,且根據王世貞尺牘款署「眷生」幾乎沒有在其他地方出現,除了《金瓶梅》!而王世貞重要的史學著述《嘉靖以來內閣首輔傳》,也成爲是明史的基礎,併成後世論斷嚴嵩父子功過形象的重要來源;劇作《鳴鳳記》描述忠貞諫臣力抗嚴嵩父子的暴行,令嚴嵩鉅奸大惡的評價和形象深植人心,大有「手刃賊嵩之意」,故明、清以來有不少學者都認爲作者正是王世貞或其門人。
主導文壇20年的王世貞,特別推崇晉唐法書、宋畫、宋瓷,並主張以圖證史。他提出「畫史五變」的概念,清楚點出風格的時代變化。對於當代的藝術、工藝創作,王世貞也多有評論。他於書法特別推舉「吳中三家」、辨析緙絲作僞現象、評論當時明官窯盛行是一種錯誤,都顯示出他具有敏銳的眼光與不趨流俗的見解。
首檔展出的國寶包括懷素的《自敘帖》、宋徽宗的《詩帖》、趙孟𫖯《重江疊嶂》,黃庭堅《花氣薰人帖》等。作爲明代重要的史家與文學家,王世貞生於繁華,歷經繁華,創造繁華,寫盡世間所有繁華,故宮也透過此展爲世人留下一幕晚明的文化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