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爲什麼要祭祀山川?

嶽鎮海瀆考

中國古代的山川祭祀

文 / 李零

中國有個老傳統,祭嶽鎮海瀆,從秦漢到明清,歷朝歷代都祭。這種祭祀,屬於皇家祭祀,皇帝沒了,自然也就中斷了。現在,廟毀得差不多了,但山川還在。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跟大家聊一聊,從文獻記載,從考古發現,從實地考察,講講這個問題的來龍去脈,讓大家在憑弔山川之餘,也能喚起一段歷史回憶。

“天下”是中國古代的“世界”。“世界”是佛教用語。“世”指時間,“界”指空間。日本人用這個詞翻譯西文的world,其實是外來語,我國古代,本來叫“天下”。

“天下”的意思是什麼?是天底下。天底下是什麼?是我們腳踩的大地。你坐飛機,從上往下看:山,高低起伏,水,蜿蜒曲折,就是這片一眼望不到邊的大地。

山川是代表“天下”。“天下”這個詞,看似平常,卻暗示着一種視覺效果,一種在想象中居高臨下俯瞰大地一覽無餘的效果。

中國的名山大川,有所謂“五嶽五鎮”“四瀆四海”。這十山八水是從千山萬水中選出來的。選擇標準是什麼,值得研究。

弘旿《岱巖標勝·岱頂》

紙本設色,清,25.2 × 36.1 cm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如今的山川選秀,如《國家地理》的選秀,山多高,水多長,洞多深,灘多廣,景色漂亮不漂亮,旅遊價值如何,有很多指標。但古代的嶽鎮海瀆不是這麼選出來的。它的選擇標準,不是自然標準,而是人文標準。大地上空,有一雙特殊的眼睛。

我們要知道,人文標準是人的標準。人分男女老少,貧富貴賤,千差萬別,它可是獨一無二,不是百姓標準,而是帝王標準。

“天下”是“天子”的“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東南西北,所有的山,所有的水,全都歸他所有。

這和動物可有一比。

動物,鷹隼盤旋於長空,虎狼嘯傲于山林,魚兒在水中嬉戲,藍天白雲下,馬牛羊在埋頭吃草,好像各得其所。然而,這個表面祥和的世界卻殺機四伏,面對面的殺戮隨時都會發生。

動物世界的“自由”是以“領地”爲前提。你別以爲,它走來走去,找棵樹蹭蹭癢,擡起腿撒泡尿,只是釋放一下,舒服一下,它可是在宣示主權呀:這是我的領土,莊嚴神聖,不可侵犯。

秦郡縣天下圖

載於沈定之、吳國輔等撰《今古輿地圖》

明崇禎十六年山陰吳氏刊本

同樣,帝王巡狩,也絕不是爲了玩兒。他跋山涉水,到處立廟,到處刻碑,有重要的象徵意義。他要大家知道,他是君臨天下,無遠弗屆,無時不在,永遠盯着你的主人。

更何況,他還要沿途視察,考察邊防,考察政務,考察宗教,考察學術,瞭解各地的風土人情,見官員,見賢達,聽彙報,髮指示,就地解決問題。

這是最原始的領地控制法。

老虎是佔山爲王,草寇是佔山爲王,就是冕旒南面、萬方朝拜的皇帝,也一樣是佔山爲王。只不過他的山頭特別大、特別多而已。

帝王走過的地方,也要做記號,讓你一聞就能聞出帝王的味道。他自己也要檢查這些記號,隔三岔五,幾年轉一圈。

嶽鎮海瀆,就是這樣的記號。

20世紀上半葉是法國漢學的黃金時代,巴黎是世界漢學的中心。當時,大師輩出,沙畹(Émmanuel-Édouard Chavannes,1865—1918年)是一代宗師。他對中國文化涉獵廣,研究深,無論學養還是成就,都可謂蓋世無雙。伯希和、馬伯樂、葛蘭言,這些大師級的國際學者皆出其門下;瑞典的高本漢,也是他的學生。

沙畹在河南永昭陵

1889年,年輕的沙畹第一次來北京,就迷上了司馬遷,從此下決心,一定要把《史記》翻成法文出版。《史記》是皇皇鉅著,有130篇,他到死也沒翻完(只翻了前47篇)。但他的入手處卻可謂獨具隻眼。他發表的《史記》譯本,頭一篇就是《封禪書》。《封禪書》講什麼?就是講山川祭祀。

1907年,沙畹第二次到中國,曾在中國北方旅行,遊歷山川,考察古蹟。當時,他的最大興奮點是什麼?是《封禪書》裡的第一神山。他爬過泰山,寫過一本書,題目就叫《泰山》。

1918年,沙畹去世,留下一部著作,發表於第二年,名叫《投龍》,還是圍繞原來的興趣。

什麼叫“投龍”,讓我解釋一下。

投龍是一種道教儀式。求願者用一種名叫“投龍簡”的東西給神靈寫信,寫完信,照例放個小金龍,派它送信,通報神靈,乞求神靈保佑。這種簡,一般用金、銀、玉、石等材料製成,形如小方板,投放地點都是名山大川,或在山洞,或在水邊,或在亂石叢中某個石頭縫裡。山有山簡,水有水簡,土有土簡。這種活動雖是道教傳統的活動,卻有更古老的背景。

吳越國王錢鏐投龍告文銀簡原刻精拓片

23 cm × 16 cm

沙畹是從山川祭祀研究中國的禮儀和宗教。

他的眼睛很毒。他一眼就看出,山川祭祀,對研究中國很重要。

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漢學衰落,被美國的中國學(Chinese Studies)取而代之。美國的中國學,主要是爲戰後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研究服務,屬於亞洲研究的一種,特別是東亞研究的一種。其重點是現代中國,而不是古代中國。

現在,沙畹的著作漸漸被人遺忘,變成老古董。美國的年輕學子,沒幾個人讀這種老氣橫秋的作品。老一代的漢學家很遺憾,歐洲的學者很遺憾。

沙畹來華已經120年,《投龍》問世已經90年,但我沒有忘記他,沒有忘記他的偉大貢獻。

我相信,他的研究,即使今天,也仍有啓發。

中國的天文書是以星辰爲“文”,中國的地理書是以山水爲“理”。人從地上望星空,可見星漢燦爛,但從地上望大地,卻只有眼前不大的一片。

我們在地上望遠,怎麼也看不遠,道理何在?以其平視之故也。

人眼究竟能望多遠,因人而異,因能見度而異,根本沒有定數。即使視力2.0,天清氣朗,一馬平川,頂多能看見幾十公里外的天際線,難免“目眇眇兮愁予”(《楚辭·九歌·湘夫人》)。

天下,雖企足引領,不足見其大,古人何以觀之?

第一個辦法是拿腳丫子走,比如大禹就是因此而出名。他的行走叫“禹步”,腳印叫“禹跡”。九州大地什麼樣,他是一步一步踏查,然後把印象拼起來。我國的輿圖,就是靠很多人的眼睛一塊兒一塊兒拼起來。這是最笨最笨的辦法,也是最可靠的辦法。

禹跡圖拓片

現藏於西安碑林

第二個辦法是登高。古人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造個通天塔、摩天樓,一層比一層高,高到上出重霄,當然是好辦法。但更省事的辦法,是找座高山,從高山往下瞧,“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杜甫《望嶽》)。

登高,是人類的固有衝動。《聖經》裡的巴別塔,就是代表這種衝動。現在,世界上有很多摩天樓。1990年,我上過芝加哥的希爾斯大廈(Sears Tower),442米。那塔是1974年建,當年最高。後來,引出一堆不服氣,展開競賽,一個比一個高,大家賽着來。臺北101,有509米,沒完。阿聯酋正蓋“迪拜塔”(Burj Dubai),據說蓋好了,有818米。但再高的樓也沒山高。

再說了,山再高,也沒有飛機高。飛機高,也沒有衛星高。

古斯塔夫·多雷《語言的混亂》

“La confusion des langues”

版畫,1865年

人能像鳥一樣振翅高飛從天上俯瞰大地嗎?

鳥瞰(bird’s-eye view)一直是人類的幻想,目力濟之想象,讓心靈在天空飛翔。

李賀的詩,很有想象力。“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夢天》)這種從天上看天下的感覺,純粹是夢。當時沒有飛機,沒有衛星,只有從山上看山下,庶幾近之。

古人祭嶽鎮海瀆,叫“望祭山川”。“望”就是講這種感覺。古書說,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四望”。找個山頭,朝四下裡望,甭管看見看不見,只要心裡揣着這麼一種感覺,他好像就看到了。

這是一種心靈遙感。

古人說,“三代命祀,祭不越望”(《左傳》哀公六年)。他們祭祀山川,本來只祭本國的名山大川,眼界不夠大。

宋旭《五嶽圖卷·日觀晴曦》(局部)

絹本設色,24.9cm × 75.9cm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泰山,五嶽獨尊,是在五嶽成爲一個集合概念之後。在此之前,並不如此。

“泰山”,就是“太山”或“大山”。“太”字寫成“泰”,是秦國文字的特點,漢代文字承襲之,常把“太”字寫成“泰”。“泰山”的意思,原來是大山。

山東有六座1000米以上的高山,此山最高。泰山是齊魯一帶的大山,沒問題。但其他國家有其他國家的大山,各地有各地的“太山”。比如華山,秦驅禱病玉版(詳下)就稱之爲“華大(太)山”,霍山,本來也叫“霍太山”。

各地有各地的“泰山”。

各地的名山大川,選出來,擱一塊兒,纔有嶽鎮海瀆。

它是個集合概念。

司馬遷說,“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史記·封禪書》)

所謂“封”,是在大山的山頭上堆土爲壇,祭天,有如天壇,“禪”,是在高山之下,小山之上,拔草除地,弄塊場子(墠),祭地,有如地壇。

這個儀式很古老,我猜,一定有人類學的原始依據,有興趣的,可以考證一下。

傳說,封禪泰山,上古帝王有72個,除祭泰山,也祭其他山。

這個傳說,就是爲了印證封禪的傳統很古老。

上古帝王七十二,到底有誰?其實是筆糊塗賬,誰也說不清。

歷代帝王廟

載於岡田玉山《唐土名勝圖會》

日本文化二年(1805年)

現藏於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

古代時令分兩種,五行時令和四時時令。前者和後者不一樣,它是把一年360天按金木水火土五分各72天。“七十二”是吉祥數。孔門七十二弟子、劉邦七十二黑子,都是爲了湊這個數,你不必認真,以爲可丁可卯,真有這個數。但司馬遷有個12人的名單,卻說得有鼻子有眼。

這個名單分三組:無懷氏、伏羲氏、神農氏是一組,屬“三皇”傳說的一種。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是一組,屬“五帝”傳說,但加了炎帝。禹、湯、成王是一組,屬“三王”傳說,但用成王代替了文王、武王。

這個名單出自《管子·封禪篇》(佚篇)。

上述帝王最能跑,莫過大禹。七十二帝,虛無縹緲,就他可考。

遂公盨

青銅,西周,高11.8 cm,口徑24.8 cm

現藏於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

©LIZHENG.ME

古書說,“芒芒(茫茫)九州,畫爲禹跡”(《左傳》襄公四年),他老人家爲全國人民治水,捨身忘家,“三過其門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造成“四肢不用家大亂”(馬王堆帛書《十問》),真是歷代帝王的楷模。

古人說,大禹爬過什麼山,涉過什麼水,各地的土地、民人、物產、風俗,記下來就是地理,《禹貢》就是最早的地理書。

保利博物館有件西周銅器,銘文已經提到“天命禹敷土,隨山濬川”,和《禹貢》序的說法很像。

可見,這種傳說很古老。

傳說歸傳說,歷史是歷史。

歷史上,明確可考,真正舉行過封禪大典,有六個皇帝,他們是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和宋真宗。這六位都上過泰山。

公元696年,武則天登過嵩山,封過嵩山。她以“登封”作年號,很有紀念意義。嵩山在河南登封。現在的登封(過去是縣,現在是市),就是她留下的地名。

封禪,秦皇漢武是代表,都是一圈一圈滿世界跑,累得很呀。

《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第六》書影

南宋黃善夫刊本

現藏於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

講山川祭祀,一定要看《封禪書》。《封禪書》就是講秦皇漢武的封禪。

比《封禪書》晚,漢武帝以後,還有兩篇東西是必讀書,一篇是《漢書·郊祀志》,一篇是《續漢書·禮儀志》。兩漢以後,這些祭祀活動留下什麼古蹟,大家要看《水經注》。

讀《封禪書》,我們知道,秦始皇整齊天下宗教,在全國各地立過200多個壇廟。這些壇廟,當時叫“祠畤”。秦代祠畤,是以齊、秦爲主,分東西二系。東方最重要,要屬八主祠;西方最重要,要屬雍四畤。八主祠祭天、地、兵、日、月、陰、陽、四時,是齊地的傳統信仰。雍四畤祭白、青、黃、炎四帝,是祭西土各族人民的老祖宗。還有兩個祠在秦地也很有名,一是陳寶祠,祭陳寶(一顆隕石所化的雄雞),二是怒特祠,祭怒特(一頭神奇的青牛)。

這是第一個高潮。

汾陰后土祠秋風樓

第二個高潮是漢武帝以來。他立的祠畤,也分東西二系。五嶽四瀆之祭、八主之祭主要在東方,屬於“巡狩封禪”的大範疇。西方是以長安和甘泉的兩個太一罈(薄忌五壇和寬舒壇)爲中心(祭天),東有汾陰后土祠(祭地),西有雍五畤(除秦雍四畤,增加北畤,祭黑帝),覆蓋整個三輔地區(首都的三個特區),則是西漢理解的“郊祀”。

武帝,郊祀在陝西這邊跑,封禪往華山以東跑,三年一郊祀,五年一封禪,真把天下折騰慘了。死前,他丟下後悔話,承認自己靡費百姓,使天下愁苦。死後,繼任的皇帝不能不考慮,以後怎麼辦。他後邊有六個皇帝,有的還跑,有的跑不動,於是有罷廟廢祠之議。天下祠畤,漢成帝時有683所;漢哀帝時有700多所,直到逼出王莽,才把它徹底廢除。

王莽封禪玉版

漢長安城桂宮四號建築遺址出土

王莽是儒生,主張復古,照儒經復古。他說,武帝舊儀不合古制,郊祀郊祀,古制只在四郊祭,何勞遠足。從此,纔有後世的郊祀制度。皇帝只要在家門口拜拜就可以了,遠處可以派員致祭,或者乾脆讓地方官去祭,把錢和工夫全都省了。當然,誰嫌不過癮,非要折騰也行,比如上面提到的漢光武等人,愛跑你就跑,那是你個人的事。巡狩封禪很風光,想起來搞一回,讓全國人民大慶一下,不是不可以,但作爲制度是不存在了。

司馬遷寫《史記》,《史記》是“通古今之變”的“大歷史”。他的《封禪書》是以巡狩封禪爲主,兼記其他祭祀。班固不一樣,《漢書》是朝代史,重點是講漢代的郊祀。武帝和武帝以前,他抄《史記》;武帝以後,昭、宣、元、成、哀、平,這六帝是續寫,一直寫到王莽。王莽改制是西漢郊祀制度的終結。武帝的郊祀是大郊祀,王莽的郊祀是小郊祀。班固要講的,主要是大郊祀變小郊祀。

歷代在首都立壇,祭天地日月、社稷祖宗,是王莽的遺產。

歷代祭嶽鎮海瀆,是秦皇、漢武的遺產。

這是古代祭祀的兩大遺產。

嶽鎮海瀆,概念很古老,不自唐始,不自漢始,而是先秦就有。戰國末年,“天下一統”的概念呼之欲出,這類概念是“配套產品”。天下逐鹿,鹿死誰手,這套獎品發給誰。

秦始皇是領獎者。

“五嶽”,見於《周禮·春官》的《大宗伯》、《大司樂》和《禮記·王制》。

“四鎮”,見於《周禮·春官》的《大司樂》。

“四瀆”,見於《儀禮·覲禮》和《禮記·王制》。

“四海”,古書多見,舉不勝舉。

可見,天下還沒統一,就有人把它設計好了。

思想是開路先鋒。

五嶽四瀆圖

載於《程氏墨苑·輿圖》

滋蘭堂刊彩色套印本,明萬曆年間,24.4 cm × 14.1 cm

現藏於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嶽”,古人也寫成“嶽”,意思是山之尊者,最最重要的山,《說文·山部》解釋“嶽”字,就是專指五嶽。五嶽是一等名山。

“鎮”,原指鎮守九州的“山鎮”,好像一塊九宮格的席子,用九塊石頭壓着,每州各有一個“山鎮”,鄭玄的解釋是,“名山,安地德者也”(《周禮·春官·職方氏》注)。這是一種含義。另一種含義,不太一樣,是把九大山鎮分兩組,先把五嶽擇出來,當一等名山,剩下四大名山纔算“鎮”,鄭玄的解釋是,“四鎮,山之重大者”(《周禮·春官·大司樂》),其實是二等名山。

“瀆”,是大川,“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爾雅·釋水》),所謂“四瀆”是指獨流入海(有獨立源頭並最終流入大海)的大川。

“海”,古人以音訓解釋這個字,常說“海者,晦也”(如《廣雅·釋水》),意思是一眼望出去,昏昏濛濛,看不到邊。比如楚帛書的“四海”就寫成“四晦”。四海,既可指浩瀚無垠的大海,也可指一眼望不到邊的四方,甚至可指塞外的大湖(如青海湖),這裡的“海”是瀆之所歸。

這九山八水,“五嶽四瀆”最重要。唐代的鏡子,鏡紐是五嶽,四周的水是四瀆,就是一種圖案化的“天下”。你去地壇,可以對比方澤壇。

唐 “日月貞明”五嶽四瀆八卦鏡拓片

後世的嶽鎮海瀆,唐以來的嶽鎮海瀆,其實只增加了一山(吳山),不是五嶽四鎮,而是五嶽五鎮,四瀆四海數不變。

名山大川,見於《禹貢》《山海經》和後世地理書,數量很大,但只有九山八水或十山八水入選,這是“天下一統”的象徵。

歷史上的中國,小國林立,各有勝景,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名山大川。比如《禹貢》九州,就是分州爲敘,提到23座名山、34條大川和8個大澤,大川往哪兒流,也不能不提到海。這些地方性的山川,經過篩選,被整合成一個大系統,有個過程。

禹貢九州圖

載於沈定之、吳國輔等撰《今古輿地圖》

明崇禎十六年山陰吳氏刊本

司馬遷說,秦並天下後,崤山以東,有名山五座:太室山(嵩山)、恆山、泰山、會稽山、湘山(洞庭山),大川兩條:濟水、淮水;華山以西,有名山七座:華山、薄山(首陽山)、嶽山(吳山之一山)、岐山、吳嶽(吳山之一山)、鴻冢(在今陝西鳳翔一帶)、瀆山(岷山),大川四條:河水、沔水(漢水)、湫淵(指《水經注》的湫水,水出湫淵,淵在今寧夏固原縣東南,其實是個堰塞湖)、江水。

漢代的五嶽四鎮四瀆,除醫巫閭山和霍山,都在這個名單中。

可見,它們是從四面八方選出來的,是各個地區的代表。共同點是與四方中央相配,與陰陽五行相配。

唐以後,中國的名山有所謂“五嶽五鎮”:

五嶽是東嶽泰山(1532.7米)、西嶽華山(2083米)、南嶽衡山(1290米)、北嶽恆山(1898米)、中嶽嵩山(1440米)。

五鎮是東鎮沂山(1032米)、西鎮吳山(2069米)、南鎮會稽山(354.7米)、北鎮醫巫閭山(886.6米)、中鎮霍山(2346米)。

它們,名氣大不大,不在高,不在美,而在地區代表性。

比如吳山,現在是二等名山,名氣不夠大,但古代卻很重要。秦之崛起,是沿渭水,自西向東拓土。晉皇甫謐說,秦始皇“表河以爲秦東門,表汧以爲秦西門”(《太平御覽》卷一六四引晉皇甫謐《三輔黃圖》)。秦故土,“西門”在寶雞,“東門”在華陰。吳山在寶雞,華山在華陰,正好是一頭一尾。寶雞是秦人的老巢,古人叫陳倉。那裡不僅有很多秦墓,還挖出過漢代的倉儲遺址(和華陰、新安發現的漢倉一樣)。陳倉是個漕運碼頭,我在那一帶挖過秦墓。吳山也叫嶽山,本來也是個“嶽”。它是秦地早期的“泰山”,對秦人來說,資格比華山老。

吳山城隍閣

還有霍山,現在也是二等名山,早先卻是晉地的頭號名山。三晉中的趙人,是秦人的兄弟氏族。他們的祖先,原來就是守這座山。它在晉地也是個“嶽”,現在仍叫太嶽山。抗戰時期,八路軍有太嶽區和太行區。我父親就在太嶽區。我們老家,今208國道西側就是太嶽山。元朝,趙城大地震,就是太嶽發脾氣。我的祖先是災後移民,跟汶川災民一樣,就是來自太嶽山區。太嶽,既叫“太”,又叫“嶽”,其實就是山西的“泰山”。

還有會稽山,別看不高,姿色平平,卻是古代傳說大禹治水成功開慶祝會的地方,大家都來彙報成績,要“會計”一下(意思如同今語的“統計”),所以叫“會稽”。禹死後,傳說就埋在了會稽山下,現在叫“大禹陵”。“禹爺”(魯迅《治水》這麼叫)的墳頭,陝西的秦始皇都來拜,你能說它不重要?此山放在吳越,也是不得了的山。

佚名《會稽山圖》(局部)

絹本設色,明,49.2 cm × 712.2 cm

現藏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五嶽五鎮,最初只有五嶽四鎮。

《周禮·春官·大司樂》已有“四鎮五嶽”的說法。“四鎮五嶽”,不是十座山,而是九座山,什麼道理?原來,古人是以九山與九州相配。如《周禮·夏官·職方氏》,就是以九個“山鎮”配九州,每州各有一座代表性的山:

這九座山就是五嶽四鎮。五嶽是哪五座山?《爾雅·釋山》有兩套山名:

(1)“河南華(華山),河西嶽(吳山),河東岱(泰山),河北恆(恆山),江南衡(衡山)。”

(2)“泰山爲東嶽,華山爲西嶽,霍山(天柱山)爲南嶽,恆山爲北嶽,嵩高(嵩山)爲中嶽。”

這兩套五嶽,和後世的五嶽不一樣。

前者有嶽無嵩,是秦人的五嶽。上面說過,嶽山對秦人很重要。秦並天下前,嵩山比不了嶽山。

後者有霍無衡,是漢代的五嶽。漢代,南嶽有二,一是衡山,二是霍山。衡山是秦系的南嶽,太靠南。霍山是漢代新立,近一點。南嶽從衡山改霍山,是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事。這個霍山不是山西的霍山,而是安徽霍縣的霍山,即天柱山。

天柱山

鄭玄講《大司樂》的“四鎮五嶽”,五嶽同《爾雅》第一說,四鎮是會稽山、沂山、醫巫閭山和霍山。四鎮沒吳山,道理很簡單,吳山、嶽山是同一山,嶽山已入五嶽,當然不算鎮。

上表九山,衡山、華山、岱山、恆山,加上表中沒有的嵩山,就是後世的五嶽,剩下的五山,會稽山、沂山、嶽山、醫巫閭山和霍山(山西的霍山),就是後世的五鎮。

五嶽四鎮變五嶽五鎮,關鍵是把第一種五嶽中的嶽山去掉,降爲鎮山,而把第二種五嶽中的嵩山補進去。至於南嶽,則去霍留衡,其實變化很小。

山有“嶽鎮”,一等名山叫“嶽”,二等名山叫“鎮”,剛纔講過。

水有“海瀆”,獨流入海的大川叫“瀆”,“瀆”之所歸叫“海”,剛纔也講過。這裡再強調一下。

《爾雅·釋水》:“江、河、淮、濟爲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四瀆”是哪四條河?“瀆”的定義是什麼?原話很清楚。

百川朝宗於海,瀆和海總是連在一起。瀆是河,但不是一般的河,上面說過,是獨流入海的大川。這樣的大川,有源有流,有湖泊(古人叫“澤”),有洲渚,九曲十八彎,最後的歸宿是大海。

黃河圖(局部)

載於朱思本撰《廣輿圖》

明萬曆七年海虞錢岱刊本,1579年

瀆和海,都和水有關,都和龍王有關。求雨乞雨找龍王,龍王廟到處都有,有時就叫海神廟。四海龍王,有水的地方都拜,不一定非到海邊拜。瀆廟後面都有“海”,泉子頭,修個水池,就算“海”。頭是“海”,尾也是“海”。

古人說的四瀆,就是現在的長江、黃河、淮水、濟水。

這四條河,是個令人難忘的地理概念。我印象最深,還是來自“四五八”。

什麼叫“四五八”,就是糧食畝產,黃河流域400斤,淮河流域500斤,長江流域800斤,達到指標叫“達綱要”(毛主席的《農業發展綱要》)。當時盛行“跨長江,過黃河”一類說法。我在家鄉那陣兒,不讓種穀子,只讓種高粱,當時農民編了順口溜,“晉東南糧食達綱要,吃的全是豬飼料”。

濟水已淡出人們的視野。

四瀆,是兩大瀆、兩小瀆。

一、大瀆

(1)長江,中國第一大河,發源於青海的格拉丹東山,自西向東,流經中國南方,原先是從鎮江、揚州一帶入海,流入今黃海,現在是從上海崇明島入海,流入今東海。

利瑪竇、李之藻《坤輿萬國全圖》(長江流域局部)

刻板印刷,明萬曆三十年,167.5 cm × 371.2 cm

現藏於日本宮藏縣圖書館

(2)黃河,中國第二大河,發源於青海的巴顏喀拉山,自西向東,流經中國北方,原先是從天津、黃驊一帶入海,後奪濟水河道,從今山東東營市入海,流入今渤海。

利瑪竇、李之藻《坤輿萬國全圖》(黃河流域局部)

刻板印刷,明萬曆三十年,167.5 cm × 371.2 cm

現藏於日本宮藏縣圖書館

二、小瀆

(1)淮水,發源於河南桐柏縣的桐柏山,汝、潁二水,自西北而東南流,注之。它在長江北,大體與長江平行相伴,原先是從江蘇漣水縣雲梯關入海,流入今黃海,現在改走長江的河道入海,流入今東海。

(2)濟水,發源於河南濟源市的王屋山,分南北兩段,北段在黃河北,比較短;南段在黃河南,比較長。濟水南段大體與黃河平行。它原先的入海處,現在是黃河入海處,濟水已被黃河兼併,不再入海。現在的“濟南”已變成“河南”。

小瀆要爲大瀆讓道,甚至加入大瀆。按如今時髦的說法,叫“加入主流”。

四海,古人是以東南西北分。

漢代的北海是今渤海,東海是今黃海,南海是今東海和南海,西海是今青海湖。

江水,漢代的入海處是在當時的東海和南海之間。

河水,漢代的入海處是在當時的北海。

淮水,漢代的入海處是在當時的東海。

濟水,漢代的入海處也在當時的北海。

西海,是塞外大澤。

它們的入海口都相繼南移。

史家都說,王莽是空想家,他的改制,什麼也沒留下來,此話不對。其實,後世的郊祀制度就是他的遺產。

王莽設計的郊祀,特點是隻在京城設祭,祭不出郊。

泰畤祭天,廣畤祭地,分別在南北郊。

五帝兆,中央祭黃帝、后土,東郊祭太皡、勾芒,南郊祭炎帝、祝融,西郊祭少皡、蓐收,北郊祭顓頊、玄冥,日月星辰配焉。

他的兩畤五兆,比起漢武帝的大郊祀,簡直就是個縮微模型。

這種制度,歷時近兩千年,千變萬化,早已面目全非,但大主意沒有變,基本的想法沒有變,還是在家門口祭,還是祭天地、日月、星辰、祖宗、社稷這套東西。

清末時的天壇祈年殿

明清北京城有六個壇,都在城圈外,天壇在南,地壇在北,日壇在東,月壇在西,天壇西有先農壇,地壇西有先蠶壇。先蠶壇,本來在地壇旁,後來搬到北海後門,即現在的北海幼兒園,理由是,女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皇后不宜出城門。

城圏內,天安門兩邊,“左祖右社”。“左祖”是祖廟,“右社”是社稷壇。現在的勞動人民文化宮是原來的祖廟,中山公園是原來的社稷壇。

社稷壇是第七個大壇。

社稷壇

東青、南紅、西白、北黑、中黃鋪設五層壇土

象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中央立“社主石”,表示“江山永固”

地壇,古代叫方澤壇,兩層,四四方方,環水,壇上有嶽鎮海瀆的牌位。

方澤壇的後面是皇祇室,裡面也有嶽鎮海瀆的牌位。

這是專門祭地的地方。

祭地的牌位,一共有五套,一套是五嶽,一套是五鎮,一套是五陵,一套是四瀆,一套是四海,多出的一套是五陵。五陵是皇陵依託的山。

同樣的牌位,也見於天壇和先農壇。

嶽鎮海瀆是“天下”的縮影。

先農壇

過去,我寫過一篇文章,講民國時期的京兆公園(《從五族共和想起的》,收入《花間一壺酒》)。京兆公園是現在的地壇公園。

公園是西化的產物,民國纔有,代替過去的“五頂”,代替過去的廟會。

當年,地壇被改造,方澤壇變講演臺,皇祇室變圖書室(當時叫“通俗圖書館”),園中空地被充分利用,養馬、種菜、種莊稼,修運動場,搞得面目全非。

有趣的是,走正門,穿東西大道,入二門,路北左手那一片,當年有個世界園。它把世界各國做成大沙盤,每個國家的首都,各擺一小門樓。

這也是“天下”的縮影。

嶽鎮海瀆十八廟,我跑過多數,還有一些要補課。這裡,浮光掠影,講點印象。

岳廟,現在都在,岱廟最重要。

一、岱廟

岱廟

當年,我去濟寧,是從南苑機場搭小飛機,一路顛顛簸簸,噪音很大,很不舒服。但它飛得不高,宜於觀景,也有好處。我從天際渺人間,留一印象,山東好像大花園,當中長棵參天大樹,就是泰山,樹根串得老遠。有些山頭就像伐樹留下的樹墩子,年輪,一圈套一圈。

回來,爬泰山,上山坐纜車,一下到山頂。

這座神山,是山東常見的石山,大樹長在石頭縫,鋪不全,蓋不滿,露出山體。山上有很多大石頭蛋子,和嶧山相似。這種山,根本不像南方的山,萬樹蔥蘢,雲遮霧繞,空濛靈秀。但它背北面南,讓你擡頭仰望,處處透着帝王氣象。

唐玄宗泰山封禪圖

高平仙翁廟壁畫

任超 攝

古代封禪,封在山上,禪在山下,上有天,下有地,讓我想起北京的天、地壇。

山脊上,左有日觀峰,右有月觀峰,也讓我想起北京的日、月壇。

下山繞山後,是走下來。

岱廟在山下,碑刻甚多,其中最著名,要屬《泰山刻石》,那是秦始皇封禪留下來的老東西。五嶽,只有泰山有秦刻石。

(傳)李斯 撰《泰山刻石》拓本

廿九字本,明,36.0 cm × 42.0 cm

刻石現存山東泰安泰山岱廟

那回,我還去了東更道,位置在岱廟西南、蒿里山的東面,不在中軸線上。我懷疑,當時的“中”可能略微偏西(禪地的蒿里山還在其西)。

這是一處戰國時代祭祀泰山的遺址,當年有個器物坑,50年代被發現,太重要,可惜只有簡短報道,發掘記錄找不到(我跟山東博物館的人問過)。當時,我站在一個衚衕口跟人打聽,問誰誰不知。最後來一老太太,拿手一指,“就這地方,就在這樓底下”。

我看見的是一片樓羣。

二、西嶽廟

西嶽廟,著名碑刻,有東漢《西嶽華山廟碑》,很有名。說來慚愧,歷年訪古,我跑得最多是陝西,兩次發掘也在陝西,但從沒上過華山。

《西嶽華山廟碑》(局部)

宋末拓華陰本,22.25 cm × 12.8 cm

碑立於漢延熹八年

碑舊在陝西華陰西嶽廟中,今原碑已毀

拓本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過去有本攝影集——《江山如此多嬌》,裡面有張華山的照片,印象很深。這也是座北方的山,比泰山更美。大家都說華山險,去年,我把膝蓋爬壞,恐怕爬不動了,但很想到跟前兒看一看。

三、南嶽廟

南嶽,我沒爬,廟也印象不深,好像沒什麼太古老的東西。我只記得,一邊佛寺,一邊道觀,居然相安無事。這對大講“普世宗教”的西方人來說,簡直不可想象。

四、北嶽廟

清順治後,北嶽改到山西渾源。大家一說北嶽廟,想到的就是渾源,此廟雖大,幾乎被人遺忘。其實,早期的北嶽廟一直在河北曲陽。這廟,前兩年纔去,廟是元廟,很宏偉,碑也很多。一般的廟,山跟廟捱得很近,但此廟與山卻離得老遠。恆山在其北,現在的名字是大茂山,時間緊,沒去。它位於阜平、唐縣、淶源三縣交界處,主要在唐縣。

曲陽北嶽廟

此行,帶回一張拓片,據說是北嶽山神的像,披頭散髮,可以鎮宅。

五、中嶽廟

著名碑刻,有北魏《中嶽嵩高靈廟碑》。但我最感興趣,還不是廟中的碑刻,而是它的建築佈局。它還保留着金代的《中嶽廟圖碑》,可以反映宋代的建築格局。山西萬榮后土祠有塊金代的廟圖碑,可以比較。

《大金承安重修中嶽廟圖》(局部)

碑刻,大金承安年間

原石現藏於河南省登封縣中嶽廟

拓片現藏於國家圖書館

此廟,漢代就有。現在,廟門外有對石翁仲,就是東漢遺物。石翁仲,東漢纔有。東漢石翁仲,山東最多,大概有七八件,其他地方很少,一般是立於墓前。河南這一對兒,很珍貴。他倆,小矮個兒,神頭怪臉,雙手拄劍,不是立墓前,而是立門外,和其他漢翁仲不太一樣。

中嶽廟的南門,前面有條道,向南延伸,前面的太室闕,也是漢廟的遺蹟。

上面,我是按東南西北中講,下面也這麼講,把剩下的五鎮和四瀆、四海擱一塊兒講。

一、五鎮廟

鎮廟,是山廟中的“二等公民”,境遇比較慘,除北鎮廟,其他四廟都很慘。

東鎮碑林

東鎮廟,我是跟山東電視臺去的。廟在沂山上。沂山是個森林保護公園,坐車,進門轉半天,才能到跟前兒。這座山,山保護得不錯,廟是重修,已非原貌。原來的舊東西,主要是碑刻,還有臺階、柱子什麼的,也留了一點兒。看廟,主要是看碑,老碑最早,是元代的碑。

西鎮廟,前些年去寶雞,本來是奔吳山,可是天公不作美,等我來了,它偏下大雨,路不好走,怕把車子崴泥裡,只好怏怏離去。我聽說,舊廟已蕩然無存,看也只是看山。

南鎮廟,我去過兩次,兩次都是到舊址憑弔。此廟在會稽山前,1958年,刮颱風,颳倒了;“文革”,再搭一把手,徹底毀掉。我去看,就一空場,據說當過火葬場。廟中碑刻有三,兩明一清,全在紹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收着,兩次去都沒看到,其中一塊是紹興名人徐渭寫的“深秀”碑。據說,“適當時候”,當地政府會在原址重建。

北鎮廟

北鎮廟,今年剛去,山在西北,廟在東南。

醫巫閭山,很漂亮,現在是公園,入門,有六個清朝皇帝像,左右排列,迎接遊客。這山,很像山東的山,有股仙氣。我想,秦皇漢武拜的山,多半是這種樣子。特別是,我在它東面見一山,山不大,但刀劈斧皴,酷似中國山水畫。中國山水畫,想象的成分很大,離“模特兒”差距很大。畫不像山,比比皆是,真山像畫,太少見。

五鎮廟,北鎮孤懸塞外最特殊,古代拜這山的,主要是少數民族,其實是東北各族的神山。清王朝最愛這座山。北鎮廟是五鎮中唯一倖存至今的古廟。它位置選得好,在一高地上,比周圍地勢高。北邊還有塊高地,比這塊小。

崔允昭、李培謙《直隸霍州志·霍山圖》(局部)

清道光五年

左爲中鎮祠,右爲興唐寺

中鎮廟,在霍山上,我是2002年去的。這座神山,很高大。我記得,有人在山裡燒石灰,山體有很多白色的傷疤。此廟已毀,毀於何時?1974年。沒問題,是毀於“文革”,毀於羣衆。現在只剩一塊碑,明太祖的洪武大碑。這種大碑,東鎮廟也有一通,原來應該有五通。

二、四瀆廟

江瀆廟,已毀,過去,北大的孫華教授寄我一份材料,要我寫文章,我沒到過原址,不知怎麼寫。

河瀆廟,原在蒲州城內,已毀,據說有塊清碑。這城,我去過,但廟在何處,不知道。

濟瀆廟,我是借開會之便,從洛陽去的。此廟在瀆廟中保存最好,碑刻很多,就像北鎮廟,也是個倖存者。前些年,該廟大修,據說出土過投龍簡,材料未發表。此廟投龍碑,沙畹討論過。

濟瀆廟《投龍簡記碑》(局部)

周應極撰文,趙孟頫書丹,郭貫篆額

刻於元延佑元年

淮瀆廟,也毀了,舊址在河南桐柏縣桐柏一中的後院。廟宇已毀,僅存房基和摞在一起的碑刻。當地另外修了個淮源廟,是個碑林。前面有口八卦井,後頭有個水池。這個水池也算“海”。我順着水流往旁邊看,看見一頭水牛。中國的黃牛南下,可以很南,水牛北上止於此。

三、四海廟

東海神廟,在萊州灣的海邊上,我去過萊州,沒去過原址。此廟毀於1946年,碑刻毀於“文革”。漢代,這裡是北海,不是東海。當時的東海是江蘇東邊的海。漢代的東海神廟不在這兒,而在連雲港。連雲港旁邊的海,纔是漢代的東海。東漢的《東海神廟碑》,宋洪适《隸釋》錄其文,說廟、碑都在海州。我懷疑,孔望山一帶的摩崖石刻和石象等物就是東海神廟的遺蹟。

西海神廟,在青海湖邊。王莽的西海郡古城,當地叫“三角城”,在海晏縣。當初,我國的核基地就在海晏縣。這座古城,城牆還在,運送原子彈的火車就是穿城而過。著名的王莽虎符石匱就出自該城。當年我去青海,還不知有西海神廟,光看湖,沒看廟。後來知道有此廟,又正在修,不能看。此廟是清代聚集漢滿蒙回藏各族祭祀青海湖的地方,廟中有雍正漢滿蒙三體的《靈顯宣威青海之神碑》。

西海郡故城

北海神廟,在山海關區老龍頭。1900年,這裡是八國聯軍的兵營。據說,廟是毀於鬼子之手。現在的廟是1988年重修。今年夏天去看,天很熱,門外,一匹旅遊馬昏昏欲睡在打盹兒,憑欄眺海,海風撲面。

南海神廟,在廣州黃埔區南崗鎮廟頭村,建築風格是典型的南方風格。著名碑刻,有唐韓愈《南海神廟碑》。2005年,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附近發掘過宋代的南海神廟。此廟在海廟中保存最好。我還沒去。

宋以後,中國的海廟都是天后宮。

泉州天后宮

中國早期,頭號旅行家,其實是皇帝。第一是秦始皇,第二是漢武帝。

秦始皇統一天下,在位僅12年。這12年,他曾五次巡遊,平均兩三年,就得出去轉一圈,最後死在路上。這一大圈,範圍有多大?半徑差不多有1200公里。

現在的中國,23個省、5個自治區,他跑過13個省、兩個自治區。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寧夏、遼寧、內蒙古、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他都去了。

沒去,只有四大角落:東北的黑龍江、吉林;西北的青海、新疆;東南和南邊的福建、廣東、廣西、臺灣和海南;西南的四川、雲南、貴州、西藏。

巡遊天下,談何容易。皇帝就是皇帝,老百姓,辦不到。孔子下臺後,周遊列國,說是多少國,其實只有十國,說是十國,只是幾座城。他這一輩子,從未出過山東、河南。

秦始皇巡遊天下,東巡最重要。他的臉,始終是朝向東方,眼光,始終盯着大海。他對山東最感興趣,對大海最感興趣。尋仙訪藥,海是第一目標。

中國的海岸,從遼西到長江口,天涯海角,他幾乎走遍。他的行宮,從綏中到紹興,到處都是。

北戴河的療養院是誰開闢?不是別人,正是秦始皇。

北戴河秦行宮出土的陶鑑

北戴河秦行宮是秦始皇第四次巡遊的行宮

該陶鑑是國內考古發掘發現的秦代最大的陶鑑

秦始皇所到之處,往往立石刻辭,大做政治廣告。他的政治廣告,是“李斯墨寶”,不是自己寫,而是由大臣寫。這和漢武帝不一樣,和乾隆皇帝不一樣。漢武帝,沒留字,乾隆皇帝,到處題。所謂“御題”,纔是“領導親筆”。

漢武帝的足跡,和秦始皇差不多,範圍差不多,頻率也差不多。

這是制度的慣性使然。不是王莽出來,剎不住車。

(傳)李斯撰《嶧山刻石》

長安本,鄭文寶摹刻,北宋淳化四年

現藏於西安碑林

古今中外,海是烏托邦。

李白的詩,“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夢遊天姥吟留別》)海,變得虛無縹緲,他才把目光投向山林。“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桃花源,是另一種烏托邦,在山裡。

道教,洞天福地,也在山裡。

仇英《桃花源圖》

紙本設色,明,33 × 472 cm

現藏於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

王莽之後,巡狩封禪,不再是常制,城市復歸中心。只有逃避中心、甘處邊緣的人才迷戀山林。第一是隱士,第二是道士,第三是和尚。

他們都往山裡跑。

中國的十大名山、四大名川,由誰來繼承?主要是道士。

投龍是道教儀式,它是早期山川祭祀的延續。很多投龍簡就是在這些地點發現。

當年,沙畹研究泰山,幾乎全憑文獻,並沒見過封禪實物;研究投龍,也是利用文獻和碑刻(記載投龍活動的碑刻),並沒見過投龍簡。

予生也晚,比他運氣好,看過很多他沒看到的東西。這裡按發現地點,講一下歷年的發現。

一、泰山

1930年,中原大戰,馬鴻逵幫蔣介石在山東打馮玉祥,駐防泰安。次年,他在蒿里山修烈士碑,建烈士祠,無意中發現唐玄宗玉冊和宋真宗玉冊。馬氏臨死前,把玉冊獻給蔣介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前者是用漢白玉製成,我在他們的庫房看過;後者是用白玉製成,一直在展廳陳列。這兩套玉冊,都是用於禪禮。史書記載,唐玄宗的玉冊是宋真宗發現,他把這些玉冊重新埋下去,上面放了他的玉冊。歷代帝王封泰山,玉冊是埋在泰山頂,明清也有發現,沒有留下來。

唐玄宗宋真宗禪地祇玉冊墨拓本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1954年,在泰山腳下一個叫東更道的小地方發現過一個用大石覆蓋,方形長條狀的祭祀坑,內有戰國浴缶6件、三足鐵盤1件。七件器物,現藏山東省博物館。銅缶,類似楚國的盥缶,銘文是燕國風格(工匠題名),祭祀者是誰,這還是個謎。

另外,2001年漢長安城桂宮四號建築遺址出土過一件王莽玉版,銘文提到“封亶(禪)泰山”,也和泰山有關,最近正在首都博物館展出。

泰安東更道祭祀坑出土的浴缶

現藏山東省博物館

二、華山

1998年,我在一個私人藏家手中見過兩枚戰國時期的玉版,我叫“秦駰禱病玉版”。這種玉版,其實就是道教投龍簡的前身,非常珍貴。後來我寫過文章,發在《國學研究》上。現在,這兩件玉版已歸上海博物館。銘文提到“華大山”,可見是華山出土。

秦駰禱病玉版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三、衡山

貴州省博物館有件唐玄宗投龍簡,是用一塊長37.9、寬12、厚0.8釐米的大銅版製成。2008年,我到貴陽看過原物,是祭衡山的投龍簡。

唐玄宗投龍銅簡

現藏於貴州省博物館

釋文:

大唐開元神武皇帝李隆基,本命乙酉,八月五日

降誕,夙好道真,願蒙神仙長生之法,謹依上清靈

文,投㓨紫蓋仙洞。位忝君臨,不獲朝拜,謹令道士

孫智涼賫信簡以聞,惟金龍驛傳。

太歲戊寅六月戊戌朔廿七日甲子告文。(正面)

內使朝散大夫行內侍省掖庭局令上柱國

張奉國,本命甲午八月十八日生。道士塗處道、

判官王越賓,壬寅八月七日。傔人秦延恩。(背面)

四、嵩山

1982年,兩個農民在嵩山峻極峰玩耍,偶然在半山腰發現武則天投龍簡,銘文稱爲“金簡”,其實是鎏金簡,現藏河南博物院。

武則天投龍簡

現藏於河南省博物館

釋文:

上言:大周國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

嶽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

太歲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謹奏。

五、武當山

1981年,武當山紫霄宮出土過明建文帝投龍簡,同出之物,有玉璧和金龍,現藏武當山道教博物館。

武當山金龍

出土於武當山紫霄宮賜劍臺

現藏於武當山道教博物館

六、西湖、鑑湖

五代吳越國,經常在此二湖舉行投龍,因此有一些發現。這些投龍簡,大小不一,皆爲銀製,浙江省博物館有三件、紹興市博物館有兩件。西湖也出過小銅龍。

西湖投龍

上述簡冊,古人沉埋,範圍甚廣,頻率甚高,今日所見,只不過是其的一丁點兒,毫無疑問,中國的山山水水,這類遺物,不知有多少,沒準什麼時候,冷不丁又會露頭。

等着瞧吧。

補記:

此文寫成後,我多次外出考察:2009年訪西嶽廟,2010年訪華山皇甫峪和吳山,2012年訪萊州東海神廟,2014年訪南海神廟,2015年訪恆山(大茂山)。至此,上述嶽鎮海瀆和嶽鎮海瀆廟,除西海神廟,我都已走到。

2009年10月23日寫於北京藍旗營寓所

本文分別以《古人的山川》和《十八廟印象》爲題,刊於《華夏地理》2010年1月號,載於李零《我們的中國》第四編“思想地圖——中國地理的大視野”,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來源:山水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