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文明】三星堆的兩棵樹

三星堆的兩棵樹

走的時候,我們都買了一棵“神樹”。

它金燦燦的,帶着神秘的色彩,是一枚書籤。

商青銅神樹,國家一級文物,1986年在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記者 張迪 攝)

在三星堆博物館裡,形形色色的文創產品,眼花繚亂。“神樹”是最受大家喜歡的。

四川廣漢,鴨子河的水湍急,三星堆博物館就靜靜地坐在河邊,在我們眼前呈現出優美的曲線。

一睡幾千年,一醒天下驚。如今這裡已經成爲熱門參觀地。每天,從全國各地趕來探秘打卡的人很多。

我們的探秘就從“神樹”開始。

一棵樹,看交融

對於三星堆,我們是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爲它太神秘了,世人都在試圖解讀它;熟悉,是因爲,提起它,我們腦海裡自然就會浮現出那些驚世駭俗的青銅面具。

三星堆博物館內的青銅大面具(記者 張迪 攝)

熟悉,還因爲,這幾年,三星堆和良渚,還在杭州舉辦過多場文化交流。所以,這次像是走親,讓我們更多了幾分親切。

先人們肯定不會想到,在幾千年後,遠隔千里,三星堆和良渚還會有如此親密的文化往來吧。

同樣作爲長江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古往今來就是在這樣不斷地守望,融合和交流,推動了文明的進步。

“這件玉琮就是很好的實證”,工作人員的介紹,把我們拉回到了展廳。

還是從這件玉琮看起吧。

神樹紋玉琮(圖源:三星堆博物館)

2021年,考古學家在三星堆3號坑出土文物中,發現了這件刻有兩棵神樹紋的玉琮。我們都知道,良渚是玉的文明。

今年6月,在三星堆和良渚的文化交流活動中,良渚博物院執行院長馬東峰接受我們的採訪時說:5000多年前,良渚文明創造了玉琮,然後不斷擴散,南到了廣東,西北到甘青地區,也就到了黃河上游區域。

沒錯,在尋訪長江源的時候,我們也在青海博物館就看到過相似的玉琮。而在三星堆幾百來公里外的金沙遺址,也見到過類似的玉琮。

但是,現在看到三星堆這件玉琮,從形制看,繼承更多的是黃河上游的齊家文化風格。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館藏十節玉琮,與浙江良渚文化晚期玉琮相似(記者 董潔 攝)

“玉琮,體現了中華文明的交融,碰撞,包容和創新。”工作人員這樣介紹。

因爲和其他地方的玉琮不同,三星堆的玉琮很有個性,它上面刻了樹。在當時,應該是先民們心目中的神樹了,這是他們的精神崇拜。

良渚的玉琮,和三星堆玉琮上的神樹,其實都是先民溝通天地的工具,那時,他們的宇宙觀就是一致的。

“我們說文明是不斷在變化的,不斷在發展在演變的過程,從這裡面我能看出來我們中華文明很多的特質,交融、碰撞、創新、繼承這些東西都能看出來,我們又能看出來我們雖然良渚和三星堆差了2000年,距離有1500公里,但是我們有很多的東西,還是有共同的地方,我們有共同的底色。我們還有很多對世界對自然的一些理解,我們還有很多的共同性,這也是我們中華文明多元一體起源的一些特質。”馬東峰這樣說。

三星堆其實不只是一件玉琮,還出土了差不多有十幾件玉琮,這表示了對來自長江下游的文化,包括玉琮這種器物,從精神上的一種接納和包容。當然形式上做了一些改制和創新。

三星堆出土玉器種類豐富,是古蜀人宗教禮儀制度的反映(記者 董潔 攝)

除了玉琮,三星堆也出土了大量的玉器。玉戈、牙璋等,從很多器物裡面我們也看出來,三星堆不僅吸收了黃河流域文化,同時也有湖北石家河文化的的影響,特別多的那種文明的交流。可以想象,那時的古蜀國,是多麼的包容,多麼的創新,然後,創造瞭如此鮮明的自己的文明。

一棵樹,看保護

一個高大的展櫃前,圍滿了人。“這就是我們的一件鎮館之寶了。”工作人員這樣和我們說。

這就是那棵巨大的青銅神樹。

1986年至今,三星堆遺址共出土約8棵青銅神樹,目前能夠修復的共3棵,即1號、2號、3號青銅神樹。

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1號青銅神樹,高達3.96米的。這也是迄今爲止中國所見青銅文物中形體最大的一件。神樹分三層,每層三枝,共九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兩果枝,果枝上立神鳥,樹側有一條銅龍。

其精美壯觀,令人驚歎,難怪成爲觀衆眼裡的頂流。“不過,它出土的時候是碎的,我們的專家進行了修復”,工作人員和我們介紹,“知道它是多少塊殘件修起來的嗎?” 答案是200多件。

參與青銅樹修復的郭漢中,已經56歲了,每個工作日,他都排得滿滿的,因爲三星堆要修復的文物太多了,他就修了35年。

作爲三星堆博物館的資深修復師,郭漢中深度參與了三星堆目前已發現的全部8個祭祀坑的發掘工作,累計修復文物6000餘件。

青銅大立人像,人像高1.8米、通高2.62米,1986年於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記者 董潔 攝

經他和同事之手,青銅縱目面具、青銅大立人、青銅神樹等文物得以較爲完整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這件青銅樹出土時破損太嚴重了,樹幹、樹枝多處斷裂,到處是碎片。”郭漢中回憶說。

沒有參考,沒有依據,都要靠自己分析摸索。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他就跟着師父楊曉鄔一起,依據殘片特徵,逐塊分類,探討辨析,推測原貌。歷時6年,終於修成面世。

一棵國寶樹的背後,是修復師無數個日夜的心血。它才能挺拔地站在我們面前。

和傳統的文物修復相比,如今,數字化,給修復的技術和條件插上了翅膀。

在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保護與修復館內,修復師們穿着白大褂,像醫生一樣,操作各種先進儀器,給破損文物體檢。

“數字化技術不僅助力文物保存與修復,更深刻地影響着研究人員對文物以及其背後文化的理解。”郭漢中說。

三星堆出土玉器種類豐富,是古蜀人宗教禮儀制度的反映(記者 董潔 攝)

比如一件鳥腳人像文物,他們用數字化的技術,糾正了原有的展陳方式,更準確地還原了文物的原始姿態。

如今,館內的一系列尖端科技設備可以對文物進行精確檢測分析,爲修復提供科學依據。同時,AI技術、三維掃描和3D模型等前沿科技的應用,使得殘損文物的修復變得更加高效、精確,實現了數字化文物修復的新突破。

來源:潮新聞

作者:史春波 董潔 張迪(潮新聞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