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得其反?美對陸出口管制 相關美企市值蒸發「1300億美元」

對陸出口管制,相關美企市值蒸發1300億美元。(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近年來,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不斷升級加碼對華半導體等先進技術領域打壓,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手中一系列「出口管制清單」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就在本週,拜登政府還被曝8月將把120家中國相關行業實體列入限制名單,引發擔憂。

據觀察者網報導,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下屬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簡稱紐約聯儲)日前發佈一份報告稱,這些原本旨在「保護」美國企業的出口管制措施,反而對美國企業造成了負面影響,包括供應鏈中斷、運營成本上升和市場競爭力下降等,據估算,這一系列操作數年來令相關企業損失市值高達1300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卻通過尋找新供應商、加強自身研發等,努力抵消了美方措施的負面影響。

這份名爲《地緣政治風險與脫鉤:來自美國出口管制的證據》的報告指出,從2010年到2022年,受到BIS管制被禁止向電信、運輸、電子設備領域外國企業出口特定商品和服務的美國供應商數量不斷增加。

據悉,受此影響,美國企業傾向於終止與中國企業的合作關係,無論對方是否受到出口管制針對,報告稱此爲「『脫鉤』現象的長期存在」。報告同時還發現,數據顯示,在美方實施出口管制的3年內,這些受影響的美國企業也沒有和美國國內或非出口管制目標的盟國客戶建立新的供應鏈關係。

由於無法迅速找到替代客戶,這部分企業的盈利能力持續受到挑戰。數據顯示,出口管制政策導致相關美國企業收入平均下降8.6%,息稅前利潤平均下滑25%。這些美國企業因此被迫減少了就業機會,以適應出口管制的負面後果。報告所引用的數據顯示,受出口管制影響的美國企業僱員總數下降了7.1%。

報告也從財務、融資等領域評估了美國對華出口管制對美國企業的實際影響,發現這些措施給美國企業帶來「重大的附帶損害」。

具體而言,報告發現,一旦中國公司被列入BIS出口管制清單,受影響的美國企業將經歷股價異常下跌。平均而言,一項對華出口管制措施宣佈後20天內,相關美國企業遭遇的股價下跌幅度爲2.5%,也即平均損失8.57億美元的市值。紐約聯儲估算,近年來,所有受對華出口管制影響的美國企業市值總計因此「蒸發」1300億美元。

此外,受出口管制影響的美國企業在融資時也更加困難,其申請銀行貸款面臨更高利息、更短期限。報告表示,這不僅在短期內加劇了這些企業的財務困境,長期內也可能對美國企業的創新和競爭力產生深遠影響。資金短缺將限制企業在研發和市場拓展方面的投入,使其在技術進步和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與此同時,報告觀察到,受美方出口管制影響的中國企業通過形成新的替代中國供應商網路,以及增加從不受美國出口管制影響且與之已有合作關係的企業的採購,抵消了美國對華出口管制的負面影響。「與受到出口管制打擊的美國公司相比,中國公司有可能更快、更有效地進行轉岸(指改變供應商),因爲中國的大型國有企業享有更強的協調能力。」

報告稱,荷蘭光刻機公司艾司摩爾(ASML)就是中國這種戰略反應的一個實例。「雖然美國的出口管制限制了美國製造的微晶片技術流向中國,但中國卻設法增加了對ASML光刻機的採購,以生產尖端微晶片。直到幾年後,在美國的巨大壓力下,荷蘭政府才限制了ASML向中國出口機器的能力。」

不僅如此,報告還特別強調,有證據表明,美國對華出口管制產生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即促進中國國內的新一輪自主創新。這些措施不僅幫助中國企業降低了對美國技術的依賴,也增強了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晶片巨頭輝達CEO黃仁勳曾不止一次公開表示,中國市場體量無可替代,美國限制對華出口高端晶片,反會令美國半導體企業備受掣肘,爲本國科技行業帶來「巨大損害」。去年11月,黃仁勳出席美國《紐約時報》活動時說,目前中國有多達50家公司正在開發可與輝達產品競爭的技術,中國可以找到獲得這種技術或「激勵」國內晶片製造商的方法。

他還提到,輝達的產品依賴來自世界各地的無數組件,儘管他認爲中美晶片「脫鉤」這一道路「絕對應該走下去」,但在未來10或20年內,供應鏈完全獨立是不現實的。據新加坡《聯合早報》,黃仁勳在活動中重申公司對中國市場的承諾,稱中國仍然是最大的晶片市場,而輝達是一家爲商業而生的公司,因此盡力與所有人開展業務。

事實上,爲應對拜登政府出口限制,輝達已經針對中國大陸市場推出三款基於其AI晶片H100的「降級版」產品:H20、L20和L2。近日還有外媒報導稱,輝達正爲中國大陸市場開發全新的旗艦AI晶片B20。然而,美國石英財經網站上月報導稱,投資銀行傑富瑞集團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指出,美國正考慮推出新的貿易管制措施,以阻止輝達銷售中國特供H20晶片,此舉或造成輝達120億美元的損失。

除了「動員」本國企業,美國還一直試圖施壓盟友加碼對華晶片打壓。彭博社7月17日報導披露,美國正施壓日本和荷蘭等盟國企業,計劃進一步收緊對華晶片出口限制。7月31日,路透社又援引消息獨家報導稱,拜登政府預計將於8月修訂「外國直接產品規則」,調低決定外國產品受到美國管制的美國成分含量下限,彌補漏洞。

不過,彭博社當時分析認爲,拜登政府的處境很尷尬:一方面,美國半導體公司持反對態度,認爲當前對華貿易政策適得其反,損害了美企自身利益;同時,此時距11月美國大選僅剩幾個月,美國盟友們認爲不必改變政策。這恰恰表明,美國聯合盟友組建「對華晶片統一戰線」的努力失敗了。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7月31日表示,中方已多次就美國惡意封鎖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闡明嚴正立場。美方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工具化,不斷加碼對華晶片出口管制,脅迫別國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嚴重破壞國際貿易規則,損害全球產供鏈穩定,不利於任何一方,中方對此一貫堅決反對。

「我要強調的是,遏制打壓阻擋不了中國的發展,只會增強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決心和能力。中方將密切關注有關動向,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希望相關國家堅決抵制脅迫,共同維護公平、開放的國際經貿秩序,真正維護自身的長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