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房地合一稅2.0勝出 挑戰仍大

行政院會11日終於拍板房地合一稅2.0,在囤房稅與房地合一稅兩者之間,選擇了房地合一稅上、囤房稅下,其實,優先推動房地合一稅始終是財政部首選,如今只是回到原點,但房地合一稅2.0能否有效抑制炒房,仍充滿不小挑戰

打炒房,財長蘇建榮1月中在立法院答詢時,就已公開表態將推動兩階段修法,優先推動房地合一稅,之後,纔會修正與《房屋條例有關的限縮住家房屋稅免稅門檻,定調房地合一稅2.0先上陣。

行政院房市健全小組農曆年前積極展開研議房地合一稅2.0,當時小組成員認爲,房地合一稅短期持有二年內加重課35%稅率是個「漏洞」,因銀行貸款有二年寬限期,前二年不用還本金只付利息買房持有成本非常低,投資客可以輕易避開「二年」重稅

反觀德國,課重稅年限長達十年,因此,在德國沒人敢炒房。於是小組成員有了延長短期持有定義折衷爲五年發想。不過,打炒房力道分寸拿捏不易,過重可能傷了經濟,因此財政部反覆不停評估,短期持有定義三年或四年版本都曾考慮過,直到2月底,房市健全小組終於拍板向蘇揆提出延長五年的版本。

不過,就在此時,立法院在野黨國民黨時代力量民衆黨有志一同提出「囤房稅」版本,立法院民進黨團力促行政院提出對應的「行政院版」,因此,3月8日行政部門才和黨籍立委溝通,並「被動」提出「囤房稅評估」,未料黨籍立委熱烈討論,卻無法達成共識燙手山芋又丟回行政院。

就這樣,課不課囤房稅爭議輿論及不動產市場掀起波瀾,直到10日蘇揆拍板短時間內暫不推囤房稅,才平息風波。惟因應在野黨囤房稅攻勢,財政部決定端出限縮住家房屋稅免稅門檻應戰,排除法人適用及個人全國限三戶免稅,在立法院執政黨立委居多數情況下,應可輕騎過關。

房地合一稅2.0雖已亮相,惟預售屋納入實務可行否仍有雜音;短期持有課重稅延長爲五年之後,是否真能達到有效抑制短期炒房仍有疑義,投資客若五年後再出售呢?一樣可以規避重稅,短期投資客可延長囤房期間,因此成效如何,仍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