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最終是國力的博弈

特朗普加稅後,對國內沒什麼影響,反倒是西方社會恐慌,紛紛購買生活物資,搶奪商品。現在回頭看我們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湊齊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加上我們豐富的資源和和人口,中國可以關上門自己發展(內循環),世界卻離不開中國,中國成爲世界工廠,中國製造連續14年位居第一,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商品來自中國。同時擴大對外商業聯繫,很多國家的商品必須依賴中國的市場,不管是東南亞的水果,還是美洲的肉類,歐洲的糧食,中國是他們的重要市場,這些是他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離開中國市場,會是嚴重影響,而且進口大部分商品不是生活必須品,不會影響生活,我們可以很容易找到代替者,且國內也有同類產品,但是出口的大部分商品確實西方的生活必需品,像食品、家電、傢俱,所以當特朗普提出加稅,首先恐慌的是美西社會。

要問他們沒有替代產品嗎?他們還真沒有能力搞出替代品,因爲我們有完整的工業產業鏈,還有基礎十分龐大的科研力量,可以把成本壓倒最低,西方重新上生產線自己生產出來的產品成本,恐怕比加稅後的mind in china還要高,這纔是西方的恐慌。

雖然中國製造業開始外移,中企遍佈東南亞和非洲,但是核心依然來自中國,可以說世界離不開中國,中國關上門可以自己玩。美國加稅很像大清的閉關鎖國,還以爲自己是天下第一,關稅戰是綜合國力的競爭。不過要提防貿易戰加重世界經濟危機,某些國家通過對外戰爭轉移矛盾。今天特朗普關稅政策跟胡弗關稅政策頗爲相似,湊齊s3英雄卡越來越近了。

其實特朗普加稅最主要還是要恢復美國的製造業,這是從奧巴馬時候美利堅的宏偉目標,實施起來更像霧裡觀花,美國去工業化的毒太深,從美國軍艦飛機,這些國之重器的維修都要外包開始,美國已經在下坡路上一路不回頭。特朗普下了一劑猛藥,不治病就致命,短期內老美製造業難以恢復,卻要承擔加稅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增加的關稅最終落在美利堅老百姓身上,會引來更多反對者。很難說美利堅不會像大清一樣,革命四起四面楚歌分崩離析,畢竟天下苦老美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