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探討】情緒一秒被爸媽點燃,該怎麼面對情緒勒索?

你知道什麼是「情緒勒索」嗎?

臺灣這幾年很流行討論「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所謂的情緒勒索,是用「情感」作爲勒索的籌碼,去從他人身上取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同樣的模式會繼續習得複製

我就會說:「好,等等吃完飯我幫你泡茶。」站住自己立場的同時,我也會創造鼓勵機制。

雖然我爸現在有時候還是會這樣,後來我觀察到我阿嬤也是這樣叫他,難怪他會直接習得這種模式溝通。但我點醒他之後,他就會有意識並收斂一點,所以爸爸也是有在成長的。

圖片來源:愛鈴Eileen

圖片來源:愛鈴Eileen

我很愛我的爸媽,但即使如此,每次和爸媽旅行或者大量時間共處,我仍然當作是一場修行。

和爸媽的互動是一輩子都在轉換的過程,一路走來其實也不容易,除了要堅定站住自己的立場,同時也要給他們在乎跟肯定,畢竟父母都喜歡被子女拍拍關注。

有時候在拿捏分寸時,都要很有意識自己在做什麼、目標是什麼(改善彼此的互動模式,讓相處更舒服),不過有時候還是會一秒被爸媽點燃爆炸,但也不用太灰心,關係本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漸進式調整,有道歉就有合好,還有不要把他們在氣頭上的難聽話聽進去真的很需要智慧。

當我們可以有意識的區分,爸媽的對我們的批評,未必是我們不好,而是來自他們從小習得的互動模式,甚至是他們被教育成內在就是一直這樣批判自己,進而投射在我們身上。

先確認彼此是否有想關心對方的意願,意思就是我今天有沒有心情想要關心爸媽,有時候已經overloading的話真的不要勉強自己去當孝子,只會弄巧成拙。共感就是能力了,如果對方的能力比較低,可能會先試着創造有共感的默契和議題,再慢慢拉到自己想談的事情。

例如:看連戲劇時,看到家庭爭吵的議題,就會跟着爸媽一起罵那個明顯有問題的人,可能是小孩可能是大人,再回到我想談最近發生什麼事,需要什麼支持,也關心他們今天有發生什麼好事。

罵完連續劇,有時候可以多補一句:「幸好我們家都沒有這種鳥事,我們家老媽/老爸你超棒的!」再強調一次:「我們是一國的,你很棒!」爸媽會先開心,後面要講什麼,就會蠻順暢的。

有點像是哄小孩,小時候爸媽照顧我們,長大了換我們哄他們,一人一次學習成長的機會。親職都需要被重新教育,有時候他們也不是故意如此,是過往沒有被這樣對待過,所以也給不出溫柔。

也許問他們爲何不能好好講話,他們也說不出來,如果可以有選擇,爲何要走這麼辛苦的路?或許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他怎麼樣做也可以有同樣的效果,不用這麼用力的表達。但是身爲子女的我們可以先給出這份溫柔,當一個人感受到安心時,同樣也會把那份溫柔傳遞出去。

不同世代的人,每個人經歷也不同,有很開明的老年人,也有很傳統的年輕人,多觀察對方的行爲跟模式再做出應變,願意覺察、不急着迴應,本身就是溫柔,也是把愛給出去的第一步。

讓我們一起奮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