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因斯坦的30個逸聞趣事
參考消息網7月23日報道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發表題爲《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30個逸聞趣事》的文章,作者是伊索貝爾·惠特科姆。全文摘編如下: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可以說是20世紀最著名的科學家,但他的生活和工作遠不止於此。這裡有30個你可能不知道的關於愛因斯坦的事實。
發現宇宙有“速度限制”
他的狹義相對論解釋了質量、時間和空間之間的關係。該理論認爲,當一個物體接近光速時,它的質量和能量就會變得無限大。這意味着物體不可能跑得比光速快。
認爲空間和時間交織在一起
時空概念不是愛因斯坦發明的,而是德國數學家赫爾曼·閔可夫斯基首先提出的,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表明,空間和時間相對於彼此增長和縮小,以保持對觀察者來說的光速恆定。根據他的理論,當我們在太空中旅行時,時間流逝會稍微慢一點。在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下,比如光速,時間就會靜止。
因對光電效應的解釋而獲得諾貝爾獎
光電效應是金屬板受到高能光束照射後發射出電子的現象。光電效應不能用經典物理學來解釋,經典物理學認爲光是一種波。愛因斯坦提出,我們認爲光既是粒子又是波——波的頻率決定粒子的能量,反之亦然。
改變了物理學家對光的看法
在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之前,物理學家認爲光通過一種叫做“光以太”的物質傳播。在19世紀後期,科學家們進行實驗,試圖證明這種物質的存在。
終生迷戀物理學
據美國物理學會介紹,愛因斯坦從5歲開始就被一種無形的令指南針移動的力量所吸引。這讓他終生孜孜以求,去解釋那些看不見的力量。
12歲自學幾何
爲了鑽研,他讀了一本教科書,他稱之爲“神聖的幾何書”和“第二個奇蹟”(第一個奇蹟是他的指南針)。
他的老師不太喜歡他
愛因斯坦在慕尼黑的盧伊特波爾德中學接受了大部分早期教育,那裡的一位老師對年輕的愛因斯坦說,他一輩子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喜愛拉小提琴
5歲時,他母親爲他報名上小提琴課。根據美國核學會的說法,一開始,他一點也不喜歡。但在發現莫扎特之後,他養成這個愛好,一直保持到晚年。
16歲時寫了第一篇科學論文
這篇題爲《關於磁場中以太狀態的研究》的論文探究磁場如何影響“以太”。當時人們認爲“以太”是一種傳輸電磁波的假設物質。
大學畢業後申請學術職位均被拒絕
根據美國物理學會的說法,他最終選擇了一份爲瑞士政府評估專利申請的工作。他把這份工作稱爲“一種救贖”,讓他有時間和精力專注於解決作爲我們這個世界基礎的物理問題。
幫助說服物理學界相信原子的存在
愛因斯坦對布朗運動問題很感興趣,即如果把微小的物體(比如花粉)放入水中,它們似乎會不規則地跳躍。愛因斯坦認爲,看不見的粒子與花粉發生碰撞,導致花粉運動,並提出一個描述這一現象的公式。據美國物理學會介紹,1908年,法國物理學家讓·巴蒂斯特·佩蘭進行了試驗,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理論,使物理學界接受了原子的存在。
和平主義者
16歲時,他逃兵役離開德國。後來,他是僅有的四個公開反對德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知識分子之一,稱民族主義是“人類的麻疹”。
他的相對論挑戰了認爲宇宙是靜態的觀點
他的方程式預言了一個動態的宇宙,一個不斷膨脹或收縮的宇宙。愛因斯坦對這一發現感到困惑,認爲自己的方程式有一個缺陷,並引入一個“宇宙常數”,該常數允許宇宙不改變大小。當埃德溫·哈勃證實宇宙確實在膨脹時,愛因斯坦稱宇宙常數是“他最大的錯誤”。
最著名的四篇論文是在一年內發表的
1905年被稱爲他的“奇蹟之年”,在這一年愛因斯坦發表了他對光電效應的解釋、他的布朗運動理論,以及兩篇關於他的廣義相對論的論文。
查理·卓別林的朋友
卓別林甚至邀請愛因斯坦和他的妻子埃爾莎·愛因斯坦作爲嘉賓出席他1931年的電影《城市之光》首映式。在首映式上,卓別林對愛因斯坦說了一句名言:“人們爲我鼓掌是因爲大家都理解我,他們爲你鼓掌是因爲沒有人理解你。”
相信上帝
然而,他不相信有一個能迴應祈禱的人格化的神。相反他認爲上帝通過宇宙“和諧”顯現。他有句名言說,“他(上帝)不玩骰子”。
躲避死亡威脅
1933年,愛因斯坦逃離德國以躲避納粹的死亡威脅。先在英國安頓下來,最終定居在美國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
使原子彈的研製成爲可能
方程式E=mc^2爲可能製造出這種武器提供了理論基礎,但沒有解釋如何製造。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寫信給當時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警告德國可能進行核武器研究。
據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稱,他曾敦促羅斯福總統開始研製原子彈,但後來後悔這麼做了。一次接受《新聞週刊》採訪時,他說:“如果我知道德國人不會成功研製出原子彈,我也就什麼都不做了。”
反對使用原子武器
在廣島和長崎遭受原子彈轟炸後,他成立了原子科學家緊急委員會,該組織向美國人宣傳原子武器的危險。
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成員
他看到美國黑人的遭遇和他作爲猶太人在納粹德國生活的經歷有相似之處。據《史密森學會雜誌》報道,1946年,愛因斯坦在歷史悠久的黑人大學林肯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譴責種族隔離,稱其爲“白人的疾病”。
聯邦調查局保存了一份關於他的1400頁檔案
據《國家地理》報道,他的和平主義立場和左傾政治使他被中情局懷疑是潛在的“極端激進分子”。
在麥卡錫時代尤其如此,當時許多人被指控搞共產主義或被列入黑名單。
被邀請擔任以色列總統
據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說,當他在1952年獲邀擔任這一職務時,他已接近生命盡頭。由於他健康狀況不佳,加上缺乏“與人妥善相處”的經驗,他拒絕了。
不相信黑洞存在
據《科學美國人》雜誌報道,在1939年的一篇文章中,愛因斯坦提出一系列的論點,試圖證明黑洞是不可能存在的。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黑洞確實存在。
相信蟲洞可能存在
在1935年發表在《物理評論》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愛因斯坦和物理學家內森·羅森提出,在質量巨大的天體附近,時空可能會像橡膠管一樣向內彎曲,在兩個不同的區域之間形成一條隧道。據美國太空網站報道,如果它們存在,這些天體將使穿越遙遠的時間和空間成爲可能。
大腦被盜
愛因斯坦1955年去世後,病理學家托馬斯·哈維在一次屍檢中解剖並偷走了他的大腦。
哈維想要從解剖學上解開天才的秘密,最終得到愛因斯坦兒子的許可,將其大腦用於科學研究。
對愛因斯坦大腦的研究發現額外的褶皺
人類大腦的褶皺表面使其表面積比光滑的大腦大得多,是高級認知的重要組成部分。愛因斯坦的大腦灰質有額外的褶皺,這是進行有意識思考的地方,尤其是在額葉,那是進行抽象思維和謀劃的地方。
喜歡航海
根據美國核學會說,這位物理學家在這方面很糟糕——事實上,非常糟糕。他經常翻船,他的鄰居不得不經常去救他。
生日是圓周率日
3月14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爲它與數學常數圓周率(π)的前三位數字相同:3.14。然而,這並不是這個日期重要的唯一原因。它也是1879年出生的愛因斯坦的生日。
發明了不插電冰箱
他與同事利奧·西拉德共同開發的這個裝置不需要發動機或冷卻劑。據趣味科學網站報道,相反,它利用沸騰的丁烷吸收冰箱隔間內的能量,從而降低內部溫度。
他的最終目標是用一種理論描述整個宇宙的運行
他把這個概念稱爲“大統一理論”。他的這個夢想並沒有實現,但物理學家們仍在孜孜以求。(編譯/劉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