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收費促“看門人”迴歸本源

中介機構IPO服務收費不與上市結果掛鉤、不按發行規模遞增、叫停上市獎勵……近日,《國務院關於規範中介機構爲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提供服務的規定》正式發佈,進一步加強對中介機構收費等相關行爲的監管,防止中介機構與發行人不當利益捆綁,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作爲資本市場“看門人”,中介機構執業是否公正專業,關乎投資者合法權益,關乎資本市場平穩健康運行。規範收費標準、提升收費透明度,既是培育獨立、客觀、公正、規範的中介機構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穩住股市的重要舉措,有助於增強中介機構獨立性,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中介機構與發行人不當利益捆綁鏈條被斬斷。一直以來,部分中介機構在爲企業公開發行股票服務過程中,存在收費多少與上市結果掛鉤的現象。這種結果導向的收費模式,將中介機構與企業利益高度綁定,容易誘導中介機構爲追求短期利益,放鬆對上市公司質量的審覈,誘發財務造假等問題。新規將收費標準與上市結果脫鉤,打破了利益共同體,消減中介機構協助上市公司粉飾利潤、欺詐發行的動機,讓中介機構迴歸“看門人”本源,有助於抑制“帶病闖關”,從源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新股發行定價愈加回歸真實價值。以往,部分券商爲公司提供承銷服務,超募部分往往收取更高比例的費用。這使得有的券商爲獲得更多收入,故意推高發行價和市盈率,超額募集資金成爲“三高”發行的重要推手。新規明確不得按照發行規模遞增收費比例,這意味着,無論企業募資多少,券商只能按固定比例收費,也就失去了推高發行價格的動力,轉而會更加追求發行價的合理性,有助於上市公司價值迴歸,提高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避免過度融資現象的出現,確保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上市發展。

“鑽空子”“想法子”也行不通了。新規對各種變通行爲進行了封堵,明確要求中介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在合同約定之外收取費用,或者以臨時加價等方式變相提高收費標準等。同時,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爲的檢查打擊力度,把制度籠子建得更加細密,有效防止監管真空。中介機構還需徹底摒棄渾水摸魚的僥倖念頭,懷敬畏之心、行規矩之事,把好“入口關”,爲投資者挑選出貨真價實的好公司。

超募帶來的額外收入、上市成功的獎勵費被叫停,更加簡單透明的收費結構下,券商等中介機構原有的生存模式將迎來重大考驗,高質量執業成爲中介機構的第一生命線。有爲纔有位,中介機構要端正認識,提升專業能力,嚴守獨立性底線,嚴把項目質量關,以更強的專業能力、更優的服務質量、更好的職業口碑贏得青睞,掌握更強議價權,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無論是規範收費模式,還是從嚴監管執業行爲,目的都是讓中介機構更加勤勉盡責,爲投資者守好“入口關”。相信隨着業內陳規陋習被掃除,收費標準更加公開、公正、透明,中介機構獨立性將日益增強,一個風清氣正的資本市場有望加速形成。 (作者:李華林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