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的真面目
青海法治報·法眼記者 李永皓
以承攬工程項目賺錢的張財原以爲結識了“貴人”能大賺一筆,沒想到事情卻出現了反轉。“現在不好找工程項目,我看到他胸有成竹的樣子就完全相信了,看來是我太天真了……”回想起被騙的情景,張財後悔地說。
今年8月20日,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成功破獲一起以介紹工程項目爲幌子的詐騙案,涉案金額達20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
結識“貴人”
在激烈的工程招投標市場競爭中,不僅技術和實力是取勝的關鍵,誠信和警惕性同樣重要。許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從業者急於求成的心理,設計了一系列精心策劃的騙局。他們通常會通過中間人介紹,假裝是某單位的領導或者熟人,承諾能夠幫助運作工程,但前提是需要一筆前期的“運作費用”。一旦有人信以爲真,就會掉入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
今年7月初,張財在一次飯局中認識了一名看起來談吐不凡的大哥,大哥名叫王旭,比他年長几歲。起初,張財並沒有很在意這名大哥在飯桌上說的話,直到他聽到了道路硬化工程幾個字。
“王哥,你剛纔說手裡有個道路硬化工程什麼的,你給我詳細講講唄,我就是專門做這種項目的。”
“太巧了,我這兩天剛好有這個項目,我看你和我是有緣人,我就介紹給你吧!”
看到王旭如此豪爽,張財心裡暗自慶幸,自以爲是遇到了“貴人”幫忙,他立馬拿起酒杯向王旭敬酒。
自從那次飯局結束後,張財的心裡總是牽掛着王旭所說的道路硬化工程項目,時不時在微信上對王旭噓寒問暖,順便問一下什麼時候可以讓他承包項目。
“老弟,你先彆着急,我既然答應你辦這件事了,那我就一定會給你辦,但你也知道現在運輸砂料之類的都需要錢,我也需要錢打點一些關係。”王旭在電話中對張財說。
張財聽出了這話裡的潛臺詞,於是從微信給王旭轉去幾萬元,王旭立馬收了錢。
就這樣,一心想要承攬道路硬化工程的張財前前後後總共爲王旭轉賬17萬元。
兩次被騙
時間來到7月中旬,項目終於開工了。正當張財準備安排工人進場施工時,他接到了海東市相關部門的通知稱,根本沒有這一項道路硬化工程。這個消息對於張財來說宛如晴天霹靂,長時間的期盼都打了水漂。
“王哥,這個項目到底是怎麼回事啊?爲什麼突然就說沒有這個項目了,你幫我想想辦法吧!”焦急萬分的張財向王旭打電話問道。
“本來事情都說好了,政策臨時有變化,你別擔心,我去幫你擺平這件事。”王旭說。
張財掛斷電話後,沉默了良久,他的內心在糾結是否該將這件事告訴自己的家人,想起王旭在飯桌上和朋友們談笑風生的情景和他活絡的人脈關係,他選擇了耐心等待。
日子一天天過去,之前的那項道路硬化工程還是沒有任何進展,正當張財逐漸失去耐心的時候,張財的手機上來了一通陌生的電話。
“喂,我是王旭的朋友何濤,他心裡一直惦記着你的事,特意讓我給你幫幫忙。我手裡有另外一個道路硬化工程項目,你有興趣嗎?”
接到電話的張財宛如抓住了救命稻草,連連道謝後和何濤加了微信。
“王旭跟我打過招呼了,爲了能儘快把工程項目確定下來,這次介紹費我就給你算便宜一點兒,給我3萬元就夠了。”何濤在微信上對張財說。急於接到工程的張財沒有多想,立馬便給對方轉過去3萬元。
落入法網
就這樣,張財先後總共花了20萬元,本以爲終於能夠順利拿到工程項目開始施工,但正當他在另一處施工地點了解情況時,相關部門告知他,該工程項目已由其他公司承攬。張財這才恍然大悟,他立馬撥通了報警電話。
“警察同志,我被兩個騙子騙了20萬元,你們幫幫我吧,這些錢可是我的家底啊!”8月12日,張財前往海東市循化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反映情況。刑警大隊立即展開調查工作,經過幾天的努力,終於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王旭和何濤的行蹤。
8月20日,兩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抓獲歸案。據王旭和何濤交代,他倆沒有穩定的工作,偶爾打零工賺錢餬口,打工時又好逸惡勞,每份工作都幹不久。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倆在網上了解到了關於分包工程的行騙方法,便想自己也試試以分包工程名義“賺”些錢。最終落入法網。
目前,兩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文中人名均爲化名)
警方提示:
面對誘人的工程項目和投資機會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加強防範意識。
類似本案的詐騙往往由團伙進行,他們分工明確,角色扮演得天衣無縫,甚至會僞造各種證件、文件來支持他們的謊言,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對方相信他們的話術,從而騙取錢財。輕微的損失可能只是一些吃喝招待費或特產禮品,而嚴重的則可能涉及到鉅額的資金損失,有的被害人被騙金額高達數百萬元。
廣大羣衆要對所謂的工程項目和投資機會等事項進行充分的調查和核實,不要輕信他人的承諾和誘餌,務必親自前往相關部門或企業進行覈實,這樣才能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編輯: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