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留守兒童自盡,長期沒父母陪伴,死前監控曝光,母親痛哭流涕
前言
這兩天貴州的一位孩子自殺的事情在網上是沸沸揚揚,在父母外出打工的日子裡,獨自承受着生活的重擔和內心的孤獨,在他最需要關愛和陪伴的時候,卻選擇了以一種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很多的網友們都感到非常的悲哀,只是究竟是什麼樣的遭遇,讓這個原本還在上學的孩子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在他身上到底有着怎樣的故事?
監控畫面
悲劇的開始
12歲的王偉是老師眼中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可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父母的缺席中度過的。
11月20日當王偉因身體不適向母親請假時,誰能想到這竟成了母子二人的最後一次通話。
事情發生在12月10日中午,王偉給班主任發了一條令人不安的信息,他先是詢問老師在不在,老師問他什麼時候回校,王偉卻說:“對不起,老師,我不回學校了”
聊天記錄
相信誰看到這裡都會有不好的預感,一個在校的學生,爲什麼會發出自己不回學校的信息,是家庭出現變故了,還是有什麼難言直言,老師直盯盯的看着這條消息,越想越不對勁。
立即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她焦急地詢問王偉的位置,希望能及時趕到他身邊,給予安慰和幫助。可這邊早已失去生活信心的王偉,卻編造了一個謊言。
他對老師稱自己要去家後山玩一下,不想讓老師爲他擔心,卻也無意中錯過了最後一次獲得幫助的機會。
聊天記錄
班主任察覺到了不對勁再次給王偉發信息,告訴他沒有什麼事情是解決不了的,鼓勵他向身邊的人傾訴,尋求幫助。
可等待了很久,另外一頭的王偉再也沒有回覆,這時的他已經做出了那個讓所有人悲痛欲絕的決定。
老師趕忙聯繫了王偉的家長,表明了原因,當王偉的父母從外地趕回家中,調取監控畫面時,真相終於大白。
聊天記錄
在父母不在身邊的日子裡,王偉總是獨來獨往,沒有玩伴,沒有傾訴對象,只能一個人默默承受生活的苦楚。
那個懂事到從不報憂、堅強到讓人心疼的孩子,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麼樣的生活環境,讓一個原本充滿希望的孩子,變得如此脆弱和絕望?
是什麼樣的社會現實,讓一個本該無憂無慮的童年,變得如此灰暗和冰冷?他爲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監控畫面
背後的故事
在網友的評論中,我們也知道了王偉的家庭情況,王偉的父母一共有三個孩子,剩下的兩個孩子跟對父母一起生活,只有王偉被留在了家中。
他要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要打理家中的大小事務,還要在學業上保持優異的成績。他的懂事和堅強,換來的卻是更多的負擔和無助。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任何一個孩子,都難免會感到絕望和無力。
監控畫面裡那個瘦小的身影,總是一個人默默地做作業,一個人安靜地吃飯,一個人孤獨地入睡。他的生活似乎只有單調和寂寞,沒有歡笑,沒有陪伴,更沒有屬於孩子的快樂時光。
看到視頻後,王偉的母親也是後悔不已,在王偉母親曬出的視頻中,她淚流面面,只是再多的後悔也換不回兒子的性命了。
監控畫面
在這個本該無憂無慮的年紀,王偉卻要承受着遠超同齡人的壓力和責任。王偉悲劇的發生也讓很多的網友紛紛感慨萬分。
對於父母的決定一些網友表示不能理解,爲什麼三個孩子獨留他自己,在王偉去世後,母親一個勁的說王偉是家裡最乖,最懂事的孩子,難道就因如此,就要讓他來承擔這一切嗎?
並且網友也指責父母,覺得他們根本沒有盡到爲人父母的責任,光從孩子在最後道別的時候,只和老師打招呼就能看出來,父母對他的關心是遠遠不夠的。
聊天記錄
王偉的悲劇絕非個例,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成爲了留守兒童。他們與王偉一樣,承受着父母缺失的痛苦,承擔着遠超年齡的責任,卻無處傾訴,無人關懷。
他們的童年在孤獨和困境中悄然流逝,生活中缺少父母的關愛,有什麼煩心事和爺爺奶奶也無法訴說,只能自己埋藏在心裡。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樣的現實讓人不寒而慄,在這個提倡關愛和呵護兒童的社會,怎麼能讓這樣的悲劇一再上演?王偉的遭遇,給了我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我們又該如何去改變,如何去挽救那些正在困境中掙扎的孩子們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留守兒童的困境
王偉的悲劇揭示了留守兒童所面臨的種種困境,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成爲了父母外出務工的犧牲品。
留守兒童往往會被視爲沒有父母疼愛的“可憐孩子”,成爲同齡人欺負和嘲笑的對象。他們常常會聽到諸如“你爸媽不要你了”、“你是沒人要的孩子”等傷人的話語,這樣的言語暴力,肯定會給孩子們幼小的心靈,留下難以磨滅的創傷。
除了要忍受他人的冷眼和嘲諷,留守兒童還要肩負起照顧自己和家庭的重任,從小就要做飯洗衣,打掃衛生,甚至還要照料年邁的爺爺奶奶,承擔起本不該屬於他們的責任。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他們失去了童年應有的快樂和幸福。
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和引導,留守兒童的心理髮展往往會出現問題,他們會變得內向自卑,缺乏安全感,難以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
有的孩子會變得極度敏感和脆弱,一點小事就會讓他們情緒失控,甚至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爲。更有人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給社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了心理問題,留守兒童在學習和生活上,也會面臨諸多困難,沒有父母的管教,他們往往會在學習上落後於同齡人。
當遇到不會的題目或難以理解的知識時,無法像其他孩子一樣,向父母求助。久而久之可能會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學情緒,最終落入失學的境地。
但這些問題真的全是父母的問題嗎?很多情況下並非父母不愛孩子,而是迫於生計,不得不外出務工。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他們背井離鄉拼命賺錢,就是爲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但他們卻忽視了最寶貴的東西——孩子的心靈成長。
父母們用金錢和物質,試圖彌補孩子內心的創傷,卻不知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苦惱和迷茫。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留守兒童的問題,絕非一朝一夕所能解決,它需要政府、社會、學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我們又該如何去伸出援手,如何去點亮那些正在黑暗中掙扎的心靈呢?怎樣做才能避免有孩子再踏入這樣的悲劇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社會各界的行動
面對留守兒童所遭受的種種困境和煩惱,社會各界已經開始行動起來。
現在政府正在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爲留守兒童提供更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各地政府紛紛出臺政策,增加農村學校的建設經費,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
一些地方還專門成立了留守兒童關愛中心,爲孩子們提供課後輔導、心理諮詢、生活照料等服務,通過政府的引導和扶持,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開始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關懷。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另外學校也在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和引導,努力營造一個友愛互助的校園環境,許多學校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幫助留守兒童疏導情緒,緩解壓力。
一些學校還成立了留守兒童之家,爲孩子們提供一個溫馨安全的港灣,在這裡孩子們可以暢所欲言,傾訴自己的煩惱和困惑;可以參加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陶冶情操,增長知識;可以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相信在教師和同學的關愛下,更多的留守兒童可以開始重拾自信,找回快樂。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了這些社會各界也在積極行,一些企業和公益組織,紛紛開展助學、助困等活動,爲留守兒童提供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
他們爲孩子們捐贈學習用品、生活必需品,資助他們完成學業,爲孩子們組織各種夏令營、冬令營活動,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等。
在我看來以上的措施都是隻能一定程度的去幫助這些留守兒童,並不能從根源解除這個問題,
家長們的改變也是很大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現在許多家長也開始意識到,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關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調整工作和生活方式,想方設法多陪伴孩子,多關心孩子的心理需求。
一些父母選擇返鄉創業,或將孩子接到身邊生活,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實在沒辦法的也會利用現代通訊技術,與孩子保持密切聯繫,時刻關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留守兒童的問題不僅關乎他們自身的成長和發展,也關乎整個社會的未來和希望,讓我們攜起手來,用愛心和行動,爲每一個留守兒童,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也希望現在迫於無奈的父母,能夠通過這件事情提高警惕,多多的關注留守孩子們的身心健康。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