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改口 臺美軍售戲劇化超前

美國聯合軍演中出現的M1A2「艾布蘭」戰車。(路透)

位於俄亥俄州利馬的「艾布蘭」坦克生產工廠。(美聯社)

臺美重大軍購案全部延宕,惟軍方改口了。根據國防部最新送達立法院報告指出,美對臺重大軍售案計有18案,13案進度正常,只有3案延宕,而且標槍飛彈及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等2案進度超前。據瞭解,因臺美重新商議、修改交貨期程。國防部長顧立雄日前甫表示,臺美軍售延宕金額約191億美元。

國防部依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決議,定期對立院提出臺美軍售進度報告,根據最新送抵立院報告,美國交貨情況有戲劇化進步,該報告所提日期並非最初發價書的議定期程,而是臺美近期商議的結果。

國防部2017年對美採購「高效能反裝甲飛彈」,達1700枚拖式2B飛彈,該型飛彈原先規畫自前年起分批抵臺交付,但因美方軍工產能不足、採購彈藥未能通過美軍驗測等因素,至今年3月止,並未籌獲任何拖式2B飛彈。換言之,建案已達7年,我迄未獲得。

另爲加強我方遠程精準火力,國軍規畫於2020至2027年,編列325億餘萬元,籌購29套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戰術區域飛彈及精準火箭等,該報告指出,原預計於2027年交運的18套海馬士系統,可「提早」於2026年獲裝,「其餘」進度則均正常。

在「中程反裝甲飛彈」建案中,國軍原規畫於2019至2024年,編列34億餘元,籌購42套標槍飛彈系統及400枚飛彈。該報告則說,至今已交運251枚飛彈,「超前」51枚,其餘進度均正常。

該報告指出,其餘如「魚叉飛彈海岸防衛系統(CDCMs)」等13案,進度均正常。我向美採購的M1A2T「新式戰車」,已於2023年底交裝14輛,供陸軍於美方基地實施師資訓練。爲培養專業人力,陸軍去年已派48人赴美參與接裝訓練,培養種子教官等師資,今年則再派84人赴美受訓。

賴清德總統昨接見美國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時表示,新政府會積極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與美國及理念相近國家密切合作,提升實力,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

博明表示,從烏克蘭戰爭學到的教訓之一,就是嚇阻的成本遠比戰爭代價低,相信賴清德也明白「實力帶來和平」的道理,但博明認爲臺灣不必發展潛艦,因耗費太大,不符不對稱建軍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