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2024年爲有記錄以來最熱年 極端天氣敲響氣候警鐘
新華社德國波恩1月10日電 題:2024年爲有記錄以來最熱年 極端天氣敲響氣候警鐘 新華社記者張兆卿 丁英華 褚怡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10日發佈新聞公報說,2024年成爲自1850年有相關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多項關鍵氣候指標破紀錄。氣候學者認爲,2024年全球氣溫上升導致了更多極端天氣事件,對人類社會造成災難性影響。 專家預測,儘管2025年不太可能成爲“最熱”年份,但從長遠來看,全球平均氣溫呈上升趨勢,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將持續加劇,而這背後的主要驅動因素是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因此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刻不容緩。
2024年多項關鍵氣候指標破紀錄
根據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當天發佈的公報,2024年全球平均氣溫達到15.10攝氏度,比上個最熱年份2023年高出0.12攝氏度,比工業化前(1850年至1900年)的氣溫水平高出1.6攝氏度。2024年是首個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5攝氏度以上的年份。 數據顯示,2024年中有11個月全球月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5攝氏度以上。2024年7月22日全球日平均氣溫創下17.16攝氏度的新紀錄。 此外,2024年全球除極地海域外的年平均海洋表面溫度達到創紀錄的20.87攝氏度,比1991年至2020年平均水平高出0.51攝氏度;大氣中水汽含量也達到歷史新高,比1991年至2020年平均水平高出約5%。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說,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是全球地表和海洋表面溫度急劇上升的主要驅動因素。該機構監測顯示,2024年大氣中二氧化碳和甲烷濃度均達到創紀錄水平,分別爲422ppm(1ppm爲百萬分之一)和1897ppb(1ppb爲十億分之一)。此外,厄爾尼諾/南方濤動現象(ENSO)的演變等因素也導致了2024年的溫度異常。
極端天氣加劇造成多重威脅
日益頻繁的極端天氣事件正對人類社會造成災難性影響。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氣候科學家尤利恩·尼古拉斯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高溫會直接導致熱浪、乾旱和山火等災害,並還會通過改變大氣中的水汽含量引發更多極端降水事件。 2024年,歐洲是受極端天氣事件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在夏季期間遭遇持續高溫,一些地區氣溫屢創新高,對公衆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希臘遭遇了約9500起森林火災,過火面積近4.45萬公頃。 國際科研機構“世界天氣歸因聯盟”在2024年年度報告中指出,2024年創紀錄的全球氣溫直接推動了暴雨的頻率和強度。在這份報告研究的16起洪災中,有15起與氣候變化引發的異常降雨密切相關。報告另外研究的20多起天氣事件導致至少3700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 高溫也對生態系統和環境平衡造成了深遠破壞。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專家2024年5月發出警告說,由於海洋溫度創新高,全球珊瑚白化現象範圍正在擴大,且程度加深。
2025年很可能不會成爲最熱年
尼古拉斯表示,由於自然氣候的變化,全球氣溫短期內會有所回落,2025年全球平均氣溫預計不會比2023年和2024年更高。 世界氣象組織近期發佈的預測顯示,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拉尼娜現象出現的可能性超過50%。尼古拉斯解釋說,2023年和2024年由於強厄爾尼諾現象,赤道太平洋海洋表面溫度高於平均水平,推動了全球氣溫上升。然而,厄爾尼諾現象是短暫的,它會持續幾個月後轉向拉尼娜現象——這種現象會導致赤道太平洋海洋表面溫度低於平均水平,從而對全球氣溫產生制約作用。 尼古拉斯說,目前ENSO指數處於中性狀態,全球氣候處於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的“轉換中間階段”。他同時強調,儘管2025年全球平均氣溫很可能不會超過前兩年的水平,但長期來看,全球平均氣溫仍然呈現上升趨勢,二氧化碳排放量依然處於創紀錄的水平。 “2025年仍有可能是近年來最熱的年份之一。隨着氣候變暖,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強度將繼續加劇。”尼古拉斯說,氣溫的每一點微小上升,即使是零點幾攝氏度,都可能引發更爲嚴重且廣泛的環境連鎖反應。因此“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儘快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2025年新年致辭中也指出,“我們剛剛經歷了10年致命的高溫”。他敦促各國在2025年大幅減少碳排放,“這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