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特朗普重返白宮 多項政策受質疑
新華社華盛頓1月20日電 題:特朗普重返白宮 多項政策受質疑 新華社記者熊茂伶 劉亞南 鄧仙來 美國東部時間20日中午,特朗普在國會大廈圓形大廳宣誓就任美國第47任總統,時隔四年後開啓第二任期。分析人士認爲,特朗普當天的就職演講以及發佈的新政策具有“美國優先”特點和單邊主義色彩。圍繞就職典禮的一系列事件再次凸顯美國政治極化,特朗普上臺後美國社會撕裂恐將進一步加深。
“美國優先”變本加厲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的就職演講中就曾強調“美國優先”,8年後的就職演講延續了這一基調,但一些主張和表述更爲激進。 在移民問題上,特朗普宣佈南部邊境將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並表示要派遣軍隊抵禦所謂非法移民“災難性入侵”。在貿易問題上,他強調將通過對外國加徵關稅讓美國公民更加富裕。他還聲稱將把墨西哥灣改名爲“美國灣”,把位於阿拉斯加州的北美最高峰名稱由2015年奧巴馬政府改定的來自原住民語言的“迪納利”峰改回“麥金利”峰。此外,他還主張“收回”巴拿馬運河,甚至表示將擴張美國領土。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加里·赫夫鮑爾對新華社記者說,特朗普在移民、經濟等方面的“美國優先”政策表現尤爲強勢。雖然將“迪納利”峰改爲“麥金利”峰更多是象徵性舉措,但也體現了他的政策方向。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利(1897年至1901年在任)因徵收關稅而聞名,特朗普在演講中還特別提到麥金利通過關稅使美國“變得非常富裕”。 在就職後的數小時內,特朗普簽署了一系列行政令,其中包括美國將再次退出旨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等。分析人士認爲,這些舉措表明特朗普進一步將注意力投向國內,更多強調美國利益優先,其政策的單邊主義、霸權主義色彩更加濃厚。
多項政策廣受質疑
就職當天,特朗普簽署一系列行政令,廢除了前任拜登政府的近80項政策,同時頒佈了加強油氣開採、限制非法移民等一系列新政。分析人士認爲,特朗普的施政規劃輪廓逐漸清晰,但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面臨諸多困難和法律阻礙。 關於特朗普重點關注的非法移民和邊境安全政策,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達雷爾·韋斯特認爲,由於遣返非法移民在多個方面有操作難度,執行時可能困難重重。聖安塞爾姆學院政治學教授克里斯托弗·加爾迪耶裡表示,這一政策可能導致美國公民因身份誤認而遭到錯誤驅趕,從而引發更多暴力事件。還有分析指出,相關政策將遭到民主黨主政的州和城市的抵制而無法實施,而過於嚴厲的移民政策也可能對美國建築業和農業等勞動力短缺行業造成長期影響。 在能源轉型方面,除再次退出《巴黎協定》和加強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開採,特朗普還計劃大幅削減能源行業監管,並將撤銷電動汽車優惠政策。據美媒報道,該政策已引發環保組織強烈反對。另有分析人士指出,此舉背離時代潮流,恐怕只會讓美國離“再次偉大”更加遙遠。 特朗普的擴張政策也引發巨大爭議。巴拿馬總統穆利諾20日在社交媒體發表聲明,表示“完全拒絕”特朗普在其就職演講中關於巴拿馬和巴拿馬運河的言論。美聯社指出,其他國家並不會承認特朗普爲墨西哥灣改的新名稱。
社會撕裂恐將加深
特朗普在就職演講中稱他將成爲一名“團結者”,但輿論認爲,這場就職典禮實際上進一步凸顯了美國兩黨的對立。 多家美國媒體報道,民主黨籍前衆議院議長佩洛西和曾“炮轟”特朗普的前總統奧巴馬伕人米歇爾·奧巴馬都缺席就職典禮,還有多名政要名人雖出席典禮但拒絕參加午宴。馬薩諸塞州議會新聞社記者克里斯·利辛斯基評價,本次就職典禮本質上是美國激烈黨爭的延續。 20日,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赦免約1500名“國會山騷亂”暴力分子的行政令。其前任拜登同日在卸任前一刻宣佈“預防性”赦免“國會山騷亂”衆議院特別調查委員會成員等多人,以防止特朗普政府上臺後對他們進行報復。《紐約時報》稱之爲“赦免決鬥”,認爲兩份赦免令“正式確定了兩黨在‘國會山騷亂’事件上的分歧甚至決裂”。 兩黨之間的激烈爭鬥使美國社會和民意的分裂不斷加深。在就職典禮開始前,數千名示威者在華盛頓街頭抗議特朗普在氣候、移民等問題上的立場。幾乎同時,特朗普的支持者聚集在華盛頓特區第一資本體育館觀看就職典禮直播,現場氣氛熱烈。爲防止因民意對立激化帶來的安全隱患,華盛頓當局在市區內設立了長約50公里的高大圍欄。 益普索公共事務公司18日公佈的民調顯示,約有51%的受訪者表示對特朗普第二任期感到擔憂或悲觀,另有47%的受訪者表示興奮或樂觀。圍繞特朗普的經濟、移民等政策能否取得成效,美國民衆也表現出較大分歧。美媒普遍擔心,特朗普重返白宮恐導致美國政治極化加劇、社會撕裂加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