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執行合夥律師陳玲玉 走過人生悲喜用愛反思365道課題
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執行合夥律師陳玲玉。圖/本報資料照片
人生的喜悅,莫過於新生命的誕生。人生的悲痛,莫過失去至愛的親人。2021年7月,人生悲喜,同時降落在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執行合夥律師陳玲玉身上。
人生的喜,是7月初,陳玲玉幸福分享她爲孫子Kilo寫下成長曆程的「如果愛是答案,問題是什麼?」一書。那是她七年伴孫的日記。
陳玲玉,是國內三大法律事務所第一位女性合夥人及第一位女性主持律師,經辦過許多臺灣「第一件」、「最鉅額」、「指標性」重大專案,也是臺灣高鐵BOT案的推手,然而,所有這一切,都不如她是Kilo的「玉婆」。
「玉婆」,是取陳玲玉的「玉」字,所以,陳玲玉特別讓Kilo喊她是「玉婆」,叫爺爺、也就是國票證券董事長洪三雄爲「三爺」,因爲世上「婆婆」、「爺爺」何其多,但是,「玉婆」和「三爺」是獨一無二的。
當初會寫下Kilo稍縱即逝的童言童語,陳玲玉說,是爲了讓他長大後可以回憶家人與他共渡的溫馨幼年,然而,在書寫過程中,她發現,會從Kilo身上重新思考一些事情,某種程度也像是「與自己的對話」。
用365個問題,貫穿的「愛如果是答案,問題是什麼?」的主軸中,陳玲玉自我剖析是,教養孩子是父母的責任,過程中難免帶來壓力。但是陪伴孫子,是在欣賞他的成長,享受跟他在一起的快樂。
不過,陳玲玉不管是在陪伴還是在教養的過程,從不刻意「教」什麼,「一定要讓孩子覺得他是被尊重的,唯有這樣纔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
真要問「如果愛是答案,問題是什麼?」陳玲玉說:「問題是陪伴有多久?付出有多少?」她把這兩個問句融合成一句肯定的格言「愛=陪伴+付出」,「愛是陪伴與付出」。
事實上,從不刻意「教」什麼,「陪伴與付出」,也是陳玲玉的父親、前總統府顧問陳土根在她身上砌成的深愛。
陳土根,7月17日在睡眠中壽終正寢,享年97歲,因疫情,家屬決定不發訃聞、不公祭,並於父親節前夕旳8月2日遵禮完成家祭及入殮。
面對人生的悲,陳玲玉撰寫了「爸爸的抽屜」一文來懷念父親。
陳玲玉父親的書桌,是20多年前她特別爲父親量身訂製的。而陳玲玉的第一張書桌,則是小學五年級時,陳土根特別爲她訂作的上品,那張書桌,伴隨着她考進臺中女中、臺大法律系、臺大法律研究所、通過律師高考、完成臺大碩士論文…。
陳玲玉寫道,「爸爸的名言是:『管夫教子是太太的責任。養不教,母之過』。 爸爸從不『教』也不『叫』我們姊弟唸書。」但是,在賃屋而居的環境下,豪氣購買的精品書桌,默默地傳達着他那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頑固」心意, 引導陳玲玉姊弟自動自發地用功讀書。
雖然,陳土根對子女全無管教,甚至完全放任,但是,陳玲玉憶及高二下學期,因傷寒住院期間,「爸爸每天從臺中搭乘1個多小時的車程前來田中看我,和我道了晚安之後,披星戴月搭車回臺中,23天未曾間斷。」
還有大學四年級時,陳玲玉因肝炎病毒休學一年期間,「我始終是爸爸夜以繼日的牽掛。」雖然,陳土根從沒言說過「愛」,但是,透過「陪伴與付出」表達出爲人父對子女的深愛。
人生,不是一句格言,生活,也不是幾句話,套用陳玲玉的話:「心中有愛、爲愛而寫」,面對人生悲喜,陳玲玉用愛來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