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小學堂/美中拚先進產業 歐陷競爭力危機

專家認爲歐盟須有重大變革來促進競爭力;圖爲德國柏林一名民衆六月九日手持歐盟旗幟。(路透)

歐洲在全球經濟體的佔比正在萎縮,十多年來在資本投資、研發、生產力成長等競爭力指標也逐漸落後,引發歐洲將無法與美國、中國大陸並駕齊驅的擔憂,可謂形成「競爭力危機」。隨着美中相繼重金挹注半導體等先進產業,專家認爲歐洲需要徹底改變以利對外競爭。歐盟要如何改變?會碰上哪些困難?

政商領袖促建單一資本市場

時值俄烏戰爭和美中關係緊張,歐洲長期仰賴的便宜俄羅斯進口能源、廉價大陸進口商品和美國的軍事保護,都不再是理所當然。同時,北京和華府正大量投資在自家半導體、替代能源、電動車等產業,顛覆全球自由貿易的規則。

紐約時報報導,歐洲中央銀行前總裁德拉吉指出,當前歐盟在組織、決策和財務的設計都已顯得過時,適用於新冠疫情、俄烏戰爭、中東危機和強權競爭再起等變局爆發以前。德拉吉領導執行一項針對歐洲競爭力的研究,他認爲歐盟需要根本上的變革。

義大利前總理雷塔近期也提交一份探討歐洲單一市場未來的報告,他直言「我們太小了」。德拉吉、雷塔的報告都是由歐盟執委會委託執行,將用來引導歐盟未來五年的戰略計劃。

許多歐洲高官、政治人物和企業領袖主張,若不彙集公共注資並建立單一資本市場,歐洲無法從事有效競爭所必需的國防、能源、超級電腦等領域投資。德拉吉認爲,歐盟須大量增加共同開支,徹底改革歐洲雜亂無章的財政和法規,並整合較小型的企業。

研究公司雷斯塔德能源近期分析,歐洲在再生能源、潔淨科技產能和國內供應鏈投資上,將遠遠落後於其高遠的能源轉型目標。德拉吉指出,歐盟光在數位和綠色轉型上,公、私投資即應再增加五千億歐元(約臺幣十七點七兆元)來趕上。

小企業未整合難達規模經濟

歐盟民間投資正呈現落後。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報告指出,歐洲大型企業前年投資比起美國的對手少六成,成長速度也是美國的三分之二。人均所得上,歐洲平均比美國低百分之廿七,生產力成長則比其他主要經濟體緩慢,但能源價格卻高出不少。

有調查發現歐洲各國貧富不均顯著;圖爲英國伯明罕二○二二年十月有民衆象徵性焚燒能源帳單,表達生計困難。(美聯社)

歐洲若不將較小企業加以整合,恐怕無法達成大型外國企業所能實現的規模經濟,以利鯨吞市佔率和營利。德拉吉舉行動網路爲例,歐洲至少有卅四家主要業者,但大陸只有四家,美國更僅三家。

雷塔則說,他花半年走訪六十五個歐洲城市從事研究以撰寫報告,親身體會到歐洲競爭力的缺陷,因爲歐洲各國首都之間竟沒有高速鐵路得以連通,此事凸顯出歐洲單一市場的問題。

較小國家擔憂歐盟集中權力

但前述諸多提議,恐怕和政治風氣相左。歐洲許多領袖和選民都關切就業、生活水準和物價等問題,但他們也深怕給予歐盟更多控制和財政權力。他們也常不樂見本國企業和競爭對手合併,或者熟悉的企業模式和法規瓦解。另也有人擔心這會產生一連串繁文縟節。

各國政府領袖可能想把持住現有的特權。歐盟過去十年雖試圖建立單一資本市場,以便於跨境投資,但愛爾蘭、羅馬尼亞、瑞典等許多較小國家,都已反對將權力交付歐盟或更改自家法規,擔心此舉會使各自國家產業陷劣勢。

也有歐洲公民團體對歐盟集中權力感到擔憂,十三個團體今年稍早曾提出公開信,警告若歐盟強化市場整合,將傷害消費者、勞工和小型企業,並給予大型企業過大影響力,恐會導致物價上漲。他們也擔心經濟以外的社會、環境優先政策會被擺到一邊。

不過,布魯塞爾歐洲暨全球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塔亞彼耶得拉說,歐洲的能源、市場和金融政策莫衷一是,若歐盟廿七國市場遲遲不妥善整合,「我們會無法與中國人或美國人競爭」。

歐洲工時短影響人均GDP

歐洲的競爭力危機被指出有不少原因,例如歐盟規範太多、該組織領導層權力太少、金融市場過於破碎、公共及民間投資太低、企業規模太小等。歐美間的落差也有部分是來自於選擇不同:雙方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差距,有一半是源自歐洲人選擇在生涯中平均付出較少的工時。

有人警告,歐洲若想要維持現有生活水準,恐怕不太能再選擇壓低工時。挪威主權財富基金主管坦根更向英國金融時報直指,美國人工作「就是比較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