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創投吳樂斌:基金投資、科技銀行等資本工具,在科技製造企業成長中發揮重要作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申俊涵 北京報道
10月12日,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高管教育中心與21世紀創投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中國智造創新路徑與實踐”閉門研討會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成功舉辦。此次研討會匯聚智能製造領域的專家、企業家和投資人,圍繞中國智能製造的前沿探索、技術實踐與產業創新展開深入討論。
國科創投董事長吳樂斌以“科技與製造企業成長過程中的資本作用”爲主題進行了分享。在他看來,科技企業的發展就是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從企業創立到成爲行業領袖的全過程。
他總結稱,科技製造企業的成長可以分爲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0到1,即從創意到產品;第二個階段是從1到10,即從產品到銷售;第三個階段是從10到100,即從銷售到盈利;第四個階段是從100到1000,即從盈利到上市;第五個階段是從1000到10000,即從上市公司成爲行業領袖企業。
同時他也根據過往的工作實踐,分享了企業在每一階段能成功的關鍵因素,並分別針對基金投資、科技銀行、科技保險等資本工具在企業成長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做了介紹。
科技製造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關鍵要素
吳樂斌指出,在科技成果轉化的“運河”中,企業成長可以分爲五個階段,這相當於運河裡的五條魚。在從0到1的第一階段,企業發展主要看四大要素。第一,企業是否有明確的市場定位。吳樂斌認爲,企業的市場定位要抓住三個關鍵詞:新、精、廉。即新興的市場是否真實存在,公司的產品質量是否比別人更好,產品的價格是否比別人更低。第二,原理或方法是否符合基本的科學原理(IP)。第三,企業的技術是否可以被重複(CV值)。第四,行業准入資質。比如對生物醫藥企業來說,如果沒有獲得行業准入,就不能夠實現商業化。
在從1到10的第二階段,企業正在實現從產品到銷售,從創意到樣機樣品再到產品的轉變。此時,企業發展的重點在於商業模式、團隊、技術可以被重複(CV值)且具備穩定的質量、安全的供應鏈這四方面。
在從10到100的第三階段,企業正在實現從銷售到盈利的轉變。此時,對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銷售模式、合理的價格、把握盈虧平衡點、充裕的正向現金流。
在從100到1000的第四階段,企業從盈利走向上市。此時,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在於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規範的公司體系、充滿競爭活力的創新能力、高成長性。據瞭解,目前在國科創投母基金體系內,已經培育了寒武紀、長光華芯、中微半導體、海創藥業等諸多上市公司。
在從1000到10000的第五階段,意味着企業正在從上市企業走向行業領袖企業。“上市不是目的,是把企業做大、做強、做優的路徑。”吳樂斌說。上市企業如果把成爲行業領袖企業作爲目標,把握這四個要素非常關鍵。第一,企業的創始人要具有企業領袖的氣質、標準、條件。第二,企業要踩準節點,抓住歷史機遇。第三,地緣優勢決定企業的成長空間。第四,企業要具有原料、市場、人脈等多方面的獨特資源。
資本工具在企業成長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科技製造企業成長過程中,資本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吳樂斌說。對於母基金而言,不僅要做直投、子基金投資,同時還要做投資服務。投資服務分爲兩部分,一是科創服務,包括行研、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二是金融服務,包括投、貸、保、租、證聯動。
他認爲,目前,要想提高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推進高質量發展,需要建立新型研發機構。新興研發機構是聚焦科技創新需求,主要從事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研發服務,投資主體多元化、管理制度現代化、運行機制市場化、用人機制靈活的獨立法人機構,可依法註冊爲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單位、事業單位和企業。
在新型研發機構中,基金投資發揮着重要作用。比如,2017年12月啓動的季華實驗室,重點聚焦新型顯示裝備、半導體技術與裝備、高端數控機牀三大主研究方向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系統攻關和重大裝備研製。國科創投與季華實驗室合作設立了一支基金,對實驗室產出的科技成果進行投資,助力成果轉化。
“基金投資很重要,科技銀行和科技保險等資本工具,對企業成長也有着重要作用。”吳樂斌說。科技銀行是破解當前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密鑰,科技銀行推動投貸聯動創業服務可以爲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企業提供融資,助力“新興”之火,形成燎原之勢。
而科技保險是利用保險功能和資金優勢,爲科技企業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活動提供風險保障、資金融通等服務,分散科技創新風險的重要科技金融工具。科技投資保險是一種保障科技開發的經濟補償制度,是創業投資與保險相結合的有效途徑,是推進創業投資、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有力保障。
吳樂斌曾經在以色列考察三週,學習當地在科技保險方面的經驗。他分享稱,科技保險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全方位,包括投資者、創業者、消費者。二是全過程,涉及研究過程、生產過程、使用過程。三是全要素,涉及人才、設備、技術。
“只有全社會都在創新鏈條上,並且有科技保險在背後提供支持,創業者更能全力以赴地去創業,科創纔有希望。”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