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4路佈局 太空產值2029拚兆元
國科會29日召開第五次委員會,會中通過三大案,包括國科會「臺灣太空科技發展」、數位部「雲世代產業數位轉型推動成果」、以及教育部「邁向數位平權落實數位共榮」,其中備受矚目的「臺灣太空科技發展」主要分析國家太空科技發展現況及未來佈局,將由經濟部、教育部等相關應用主管部會共同推動,計劃將鎖定衛星製造、發射服務、地面設備、應用服務等四大目標市場。
國家太空中心副主任朱崇惠表示,2022年臺灣太空產業產值2,158億元,其中地面設備2,129億元、佔98.7%,近2年國內地面設備產值(不含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以20%增長,大幅優於全球市場成長幅度的0.3%,目標2025年相關產值增加至少800億元,帶動臺灣整體太空產值希望在2029年衝到兆元大關。
朱崇惠解釋,衛星製造方面,部署以雷射光通訊爲骨幹的三大星系,建立太空自主技術能量,在系統端,育成衛星系統新創公司,引導產業跨域與橫向協作;元件端則是透過國產衛星計劃提供飛試驗證,建立自主衛星供應鏈,打入國際衛星產業鏈。
在地面設備方面,朱崇惠指出,建立自主發展通訊酬載,提升地面終端供應能量,包括髮展遙測與通訊可移動式地面設備、開發多模多軌衛星服務所需新世代地面設備,同時也將推動太空研發補助與投資抵減等措施。
發射服務方面,規劃升級旭海短期科研火箭發射場域及建置國家發射場域,並發展可將百公斤以上衛星送入低軌道的衛星發射載具;衛星應用方面,將透過公部門應用推動民用,例如國土規劃、觀測等衛星影像加值服務,防災、海事、偏鄉、車聯網、無人機通訊應用服務;此外,今年升空的獵風者衛星也將推動加強資料商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