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剩產能、千億融資 陸造車神話破滅
熱門話題
大陸政府從2012年開始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業發展,爲購買電動車提供高額補助。這股造車新勢力讓汽車公司快速發展,2019年有超過60家的新企業誕生。但在過去幾年裡卻多已破產倒閉,留下的是已規畫的過剩產能和超過千億人民幣的爛尾融資。
陸媒報導,2014年時隨着特斯拉首批Model S在大陸市場開賣,國內也迎來了造車新勢力的創立潮,蔚來、小鵬、奇點、合衆(哪吒)等都在這一年如雨後春筍般涌現。2018年更是造車新勢力的巔峰時期,企業數量最高時超400家。
這波造車投資熱潮主要靠的是地方政府的推動,因爲汽車產業鏈長,對地方經濟帶動作用大。各地方政府爲了引進汽車項目,往往出資、出土地,甚至給予免費工廠以及稅收補貼。但隨着大部分造車新勢力的破產、倒閉,地方對造車新勢力生產基地的投資,已經難以收回本金。
造車新勢力的發展經歷了鮮明的兩個階段:前半段充滿鮮花與掌聲,以「大幹快上」爲主旋律,企業積極擴產能、拉融資。據不完全統計,23家新勢力規畫年產能達1355萬輛,累計投資超6800億元,平均每家規畫產能近60萬輛,投資額近300億元。
後半段則充滿挑戰與唏噓。2019年後,大浪淘沙再加上受到疫情影響,絕大多數明星項目被淘汰,目前僅剩理想、蔚來、小鵬等8家,部分品牌,有些仍舊銷量低迷。
今年以來,哪吒汽車更陷入裁員降薪、供應商起訴等困境。爲應對經營壓力,哪吒正推進重大戰略調整,大幅壓縮成本並加速拓展海外市場。
然而倖存下來的車企卻仍在加速擴張,如蔚來和零跑都有擴建工廠計劃,小鵬兩間工廠年產能達20至30萬輛;小米規畫分兩期建造工廠,年產能各15萬輛。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壓力的加劇,也讓處於賽道中的造車新勢力「人人自危」,即使是作爲領頭羊企業的幾家大公司也無人確保一定可以活到最後。在這10週年的時間點,這到底是新一批的「大幹快上」式造車,還是互聯網式的「卷死」(激烈競爭)別人後收割市場,仍需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