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法缺正義 學者籲:公正轉型不該拋下弱勢的農民

國土計劃法明年4月30日上路,內政部政次董建宏(右起)、國土署前副署長陳繼鳴、成大都市計劃學系教授張學聖、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科長林永嚴、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所長蔡佳宗、嘉義縣新港鄉農會主任何麗質。記者侯俐安/攝影

國土計劃法明年4月30日上路,農業縣市及農民對於土地被畫爲「農業發展區第一類(農一)」反彈不斷,成大教授都市計劃學系教授張學聖今天在內政部的國土計劃政策說明研討會中專題報告時直言,「當民衆認爲被畫入農一是一種懲罰,就是國家政策有問題」。他提醒,國土計劃不能只有管制,更要引導發展,農業資源如何配合國土計劃轉型是關鍵。

張學聖表示,他在田野調查時,有時看見農田旁有工廠,他問農民想法是什麼時,農民會回他,「不要看到工廠就覺得不好,工廠是全國連鎖餐廳的中央廚房,我就近可以提供食材,是關聯性產業,就符合產製儲銷」,他認爲,國土法對農地管制應有較共通性的論述,纔不會使農地發展綁手綁腳。

他表示,近期許多地方民衆認爲,「我被畫農一,我的地沒那麼好,不要畫!」他說,爲何被畫爲農一被認爲是不當對待?「若被畫農一是一種懲罰,就是國家政策是有問題」,他提醒,國土計劃不能只有管制,更要引導發展,農業資源是否能順帶配合國土計劃轉型投入是關鍵。

農業部在會中報告九月將端出堆疊式補償對策,張學聖表示,時程其實非常趕,但他強調,農業部應配合國土計劃主張,且不只農業部,各部會也都應共同調整,「這不是一個國土署的計劃,是一個國家空間發展的藍圖」,他強調,「如果只有棍子、看不到糖果」,就會發生現在的種種爭議。

「農政資源的投入是關鍵」,張學聖表示,雲林、嘉義、臺南都有成功的整合案例,纔會是「快樂務農」,但「這類科技農都是少數」。農業部如何發揮更大的力量,建立合理的制度,提升農家收入,改善農民補貼、補償等支持系統,是很重要的事,「所謂公正轉型不該拋下弱勢的農民。」

他以日本、歐盟、德國爲例指出,農業具有糧食安全、生物多樣性、土壤保護等外部效應,這些農地給予外部性價值,卻得不到同等的收入。他表示,所謂給付更是「移轉性給付」,是要用統籌分配款支付,或是財源如何支應,需要政策討論,「這不是一個給錢的動作,是配合政策的方向」。

對於農地,張學聖進一步指出,美國有農地發展權移轉(TDR)方式,引導將農地開發換取他出的開發權,達到減少農地開發,並維護所有權人發展權益的目標。應以此達到「以工助農」的效果。

張學聖表示,國土計劃箭在弦上,金額應該是合理化的說明,做法應有制度性的做法,而不是「會吵的有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