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綠色放款衝1.32兆 金管會拚綠色金融兵分三路

金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鬍則華。圖/顏謙隆攝

金融業挺綠色金融,金管會帶頭衝。金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鬍則華6日於「2021 CRIF FORUM建構ESG永續產業的韌性與商機」線上論壇中點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三大重點方向,包括:從綠色拓展到ESG三面向、利用金融市場加速民間重視、提供工具措施協助金融機構。她也揭露目前推動成果,其中,本國銀行對綠能科技產業融資已達1.32兆元。

胡則華表示,低碳經濟涵蓋廣,包含建築、製造、公建、運輸、能源、飲食、城市等,像是電動車、循環經濟使用、少吃牛多吃素等都可幫環境減碳。

胡則華表示,2018年金管會配合行政院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1.0」,讓金融業支援綠能產業,接着發現國際重視綠建築、綠色製造,聯合國也重視永續發展,所以再擴大到ESG,因而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

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有三大重點。

重點一:從單一的「綠色」拓展到「ESG」三面向。在產業支援上,鼓勵對綠能產業投融資;另外,發展金融商品像基金、保險、綠色債券、期貨等;還有國際鏈結,關注赤道原則,關注PRB/PSI/PRI及永續金融分類法,現在歐盟相當重視永續金融分類法,不是隨便投資自稱綠色企業就可以,要符合一定標準。

重點二:利用金融市場加速民間重視。胡則華指出,運用金融市場的力量,驅動企業因應氣候變遷風險及掌握商機,共同重視永續發展,金融機構知道國際組織倡議做法後,透過投融資、發展金融商品或服務、與企業議和,要求企業符合國際標準,企業再去要求供應鏈、社區、消費者,達成永續發展。

重點三:提供工具措施協助金融機構。像是「ESG資訊揭露」,金管會要求擴大強制編制永續報告書範圍且內容品質要提升;「資料庫平臺」企業要知道面臨的環境氣候風險,金融機構也要知道,因爲債權可能收不回,金融機構擔保品變無用資產;「永續分類法」等。

胡則華指出,針對金融機構,也要求「情境分析壓力測試」、「盡職治理」。因爲金融機構必須看到環境風險,氣候升溫時面臨的風險,並測試資產減損狀況,目前公會研議指引與公版中。

胡則華也指出目前推動綠色金融的現況。在融資部份,本國銀行對綠能科技產業融資達1.32兆元、離岸風電在地融資額度爲2587億元、本國銀行綠能優貸餘額爲38.6億元。

在投資部分,覈准保險業投資綠能電廠141億元;國營事業、政府基金、公股金融事業參與永續發展領域之投資達1.32兆元;金融機構及政府基金永續投資總資產爲13.89兆元。

在債券部份,綠色債券已發行69檔、1808億元;可持續發展債券已發行9檔、544億元;社會責任債券已發行6檔,共13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