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民共交流:上海先行、北京跟上?(王昆義)
兩位知名的上海涉臺學者盛九元與嚴安林一月初低調來臺參訪,原本是一次試水溫的動作,卻遭到臺灣媒體全程曝光,讓一次可能重啓二軌協商的機會破功。圖爲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嚴安林。(本報資料照片)
兩位知名的上海涉臺學者盛九元與嚴安林一月初低調來臺參訪,原本是一次試水溫的動作,卻遭到臺灣媒體全程曝光,讓一次可能重啓二軌協商的機會破功。這次的破局,也許陸委會會被質疑根本沒有協商的誠意,纔會讓消息曝光。但若沒有誠意,陸委會也不可能覈准兩位涉臺研究學者來臺,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兩岸關係的敏感性、複雜性,綠營不可能不知道,尤其是賴清德總統在元旦講話中,特別提到臺海應該維持和平穩定,這是他過去講話中沒有提過的期望,他還喊話兩岸可以先由「觀光小兩會」開啓談判,可見賴總統已經知道美國川普就任總統以後,美中關係會有新的變化,臺灣不能繼續跟大陸對嗆,所以纔會希望能與大陸展開交流。
但是,大陸對賴清德的喊話並沒有迴應,應該是賴清德的喊話中並未提到大陸希望跟民進黨對話的政治基礎,包括接受九二共識,或認同中華民族、兩岸一家親等,以至於大陸國臺辦無法正面迴應賴清德的喊話。
反觀,如果大陸沒有心與民進黨進行溝通,也不可能覈准兩名大陸學者來臺試水溫,既然覈准了,還同意去年在臺北舉辦「雙城論壇」,顯然顯現大陸也是期望在民、共交流中「摸着石頭過河」。所以「上海先行,北京跟上」的作法,應該是現階段大陸可以接受的模式。
可惜的是,兩位上海學者來臺交流的行程被曝光,其中跟綠營國安外圍組織亞太和平基金會與國策院全綠營的學界人士座談被揭開,在大陸學者還在臺灣之時,更大剌剌的把照片交給媒體刊登,相信不只是兩名上海學者尷尬,想必陸委會主管與國臺辦官員也會臉上出現兩條線—爲難。
當然,原本應該秘密走訪臺灣的行程,會被特定媒體曝光,如果沒錯,應該是綠營內部搶官位搶得厲害,有功者搶功,無功者企圖破壞有功者的機會。畢竟,綠營內部已經少有像前國安局長陳明通那麼有經驗與大陸溝通者,但是臺灣的國家安全又寄望在摸清大陸對臺的底線,沒有經驗者坐上國安會諮詢委員的位置,恐怕纔是臺灣最大的國安危機。
這也是綠營人士搶官位的原因,相關人等爲了展現自己有能力與大陸學者接觸與對話,所以想要藉着新聞曝光來擡高自己的身價,這也是人之常情。例如去年綠營學者林廷輝曾經赴上海交大交流,回臺後就給這次獨家曝光的特定媒體公開行程,表示他有能力與大陸進行溝通,這種善意的表態,也沒有甚麼矛盾之處。
反之,不敢赴大陸或被大陸禁足的綠營人士,沒有門路,也沒有機會與大陸人士進行接觸,但是爲了不讓有能力者搶功,故意把所知的消息爆料給特定媒體,以破壞兩岸交流的契機,這也是不無可能,而有功者與破壞者的相同目的,都是爲了求官位,這也是民進黨想與大陸進行交流最大的難題。
既然民共之間連試水溫都困難重重,賴清德希望重啓兩岸交流的心願恐怕就很難達成。對陸委會來說,今年也必然是他們要想辦法突破僵局的最大任務,若無法達成,想必每個人臉上都要出現三條線—心憂。
那麼民共之間又該如何突破僵局呢?最好的方式就是臺灣不再堅持非要兩岸協商不可,直接開放上海市政府已經表態的上海團客來臺旅遊,先釋放一些善意,不必非要把可以先做的事給堵死。雖然這麼做不符合賴清德希望的「觀光小兩會」協商模式,但是兵馬未至、糧草先行,先讓上海團客送一些糧草給臺灣,何樂不爲,等到時機成熟,民共自然就有協商的機會。
如果這麼做還是覺得有失面子,那麼想辦法選擇第三地協商,也不是不可。過去國共協商一開始都是選擇在第三地舉行,雙方建立交流的政治基礎,自然會有下一步的動作。而陳水扁時代的「澳門模式」,達成兩岸包機的做法,讓馬英九上臺後,可以立即啓動兩岸直航的機會,何嘗不是一個溝通的好模式。
所以啓動兩岸協商的新模式既然困難重重,爲何不循以往的模式推動,或是這次讓上海先行,北京跟上形成新的模式,相信大陸也不是鐵板一塊,賴政府若有意破冰,沒有找不到可破之處。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中天新聞網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