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臺海和平自制 美國沒法點燃第三桶火藥(周忠菲)
拜登政府快速通過法案,宣佈繼續援助烏克蘭、以色列,增強美國對臺軍援。拜登政府到處點燃戰火的操作,引發美國數十所大學遊行抗議。(資料照/美聯社)
眼下,拜登政府一邊宣稱要尋求給中東地區緊張局勢「降溫」,一邊又快速通過法案,宣佈繼續援助烏克蘭、以色列。此外還增強美國對臺軍援。拜登政府到處點燃戰火的操作,引發美國數十所大學遊行抗議。國際和美國國內輿論譁然。
美國仍然不放棄處處點火,是爲了引發地區危險,以維護美國全球霸權。美國在亞太地區,顯示美國具有「打贏三場戰爭」能力的選點,就在臺灣海峽。不過美國在海峽點燃第三桶火藥的企圖,未見成效。相反,臺灣社會出現和平理性的呼聲,越來越高的現象。
一、美國試圖點燃第三個火藥桶。
大選之年,拜登政府的許多考慮都是出於選情需要。拜登政府不放棄維護美國霸權,其印太戰略不放棄打臺灣牌,以平衡中美關係,也包含這方面的考慮。
一個觀察點是4月20日,美國衆議院以壓倒性優勢,通過總額爲950億美元的對外援助法案。包括提供81.2億美元的軍事援助給亞太地區(「印太安全補充法案」),其中19億美元,作爲提供給臺灣及區域夥伴國家的國防物資和服務。企圖之一,就是暗示,世界上除了烏克蘭、中東這兩個火藥桶之外,臺灣有可能成爲第三個火藥桶。
如美國政客、軍方多次發表講話,把臺灣與烏克蘭類比,國會共和黨議員公開提出,「臺灣比烏克蘭更重要」。這次國會軍援烏克蘭、以色列、臺灣的法案通過後,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就直言不諱地說:「以色列的案例,對臺灣有正面效應」。美臺關係這個層面,已不侷限於臺灣「以武謀獨」。
二、「點火」企圖受多重因素制約。
當前,不僅中東處於新舊秩序交替,亞太地區也面臨大國關係的激烈調整。在這樣的關鍵時期,美國既要保持中美關係的「鬥而不破」,又要通過「軍事援助」臺灣,顯示美國仍具有在亞太地區開闢第三戰場的能力。美國的這一設想,遭到中國的堅決抵制。
如這次布林肯訪華,對臺灣問題,中方強調中國的主權與安全,強調美國必須停止出售武器給臺灣,強調美國應該支持中國和平統一。譏諷的是,布林肯重申了美國不支持「臺獨」的立場。布林肯借回答BBC記者場外採訪的機會,又強調「美國軍援臺灣,是爲了維持地區和平與穩定」。這是多麼單薄!中國國防部對美國武器售臺,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中美主線之外,其他如中日韓關係的互動,中國與東盟的合作等,都顯示出周邊國家對美國強化地緣政治衝突的擔心,他們希望海峽保持總體緩和態勢的立場,對美國在臺灣海峽「點火」的意圖,構成很大制約。
三、和平理性有望成島內主流
中國大陸對臺政策一向是清晰、穩定的。這就是強調以最大努力,爭取實現和平統一。大陸堅決反對和打擊的,是「臺獨」分裂勢力。雖然大陸這一立場在島內已多有認知,但還沒有形成主流。除了美國因素,民進黨的「反中、抗中」、所謂「中國威脅論」產生的欺騙性之外,也與民進黨的決策水準,掩其耳盜鈴,自欺欺人的政治路線相關。
那爲什麼說,和平理性有望成島內主流呢?
本文認爲,首先是中美關係所展現的,已具有相當深刻含義•的全球性影響,以及這種影響力的可預測性。
其次,對未來兩岸關係走向有重大影響的,還有其它因素,比如馬英九訪大陸後,島內出現的,藍營持續帶動下的赴大陸熱,和平與理性思潮因之而擡頭等。
還有一個可觀察的因素,那就是民進黨「新政府」,從何種角度來看待兩岸關係的發展,以及在兩岸關係中對自身立場的定位。這個觀察指標的既定會非常複雜,同時,也將對和平理性成島內主流,產生一定的影響。
爲便於闡述這一點,僅以美國「軍援臺灣」爲一個觀察點。
現象之一,「總統」蔡英文與臺灣防務部門,對美國「軍援臺灣」,「感恩戴德」。感謝「美國國會在中東衝突加劇,俄烏戰爭持續之際,仍同意編列81.2億美元,以確保臺海和平穩定」,展現了美方對臺灣「堅若磐石」的支持。
現象之二,即將上任的臺灣領導人賴清德,調整了一週前他在視察臺灣潛水艇基地、空軍導彈發射基地時,表示臺灣準備「隨時戰鬥」的立場,轉而發出「謀求兩岸穩定」,「希望與大陸對話」的信號。作爲民進黨大陸政策的班子,「陸委會」發言人和海基會負責人也做了跟進,提出兩岸交往,經濟合作,所謂「對等、尊嚴」「三原則」的附加條件等。不贅述。
不能否認,美國與民進黨當局在維持他們定義的海峽現狀的「理解」方面,仍然是相互勾連,「一唱一合」。其間存在共同利益。但可以發現,在迴應美國把軍援臺灣與地區安全直接掛鉤的戰略意圖時,民進黨當局將「戮力強化戰備能量,確保臺灣的安全」作爲基調。在大陸政策上,避開了「以武謀獨」。這是否意味着民進黨當局與美國的「點火」企圖,拉開了距離?是否爲民進黨當局的權宜之計,假裝「換位思考」,擺脫「以武謀獨」造成兩岸緊張,對其執政不利所帶來的壓力?可以推敲。
中美在臺灣問題上的交手說明,美國對臺政策,仍繼續把臺灣,往擔任挑釁臺海地區衝突角色的方向推。美國企圖在臺灣海峽點燃第三桶火藥,此舉不成,必然心急如焚。美國下一步的舉動,要拭目以待。
美國本身面臨國際、國內反戰情緒高漲的壓力,民進黨需要順應島內和平理性正在成爲主流,這也是現實。當然,民進黨當局的執政利益,決定其「新政府」仍會將其「事實臺獨」的政治路線,控制在本質不變的範圍。目前出現端倪,但結論不能早下。
海峽兩岸「和解潮」的出現,是人心所向。和平理性有望成島內主流的趨勢,令人心慰。兩岸關係的主動權,在兩岸人民手中。
(作者爲上海臺灣研究會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