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外科醫生柯師傅 浪漫又殘暴的治國之術(黃惠華)
最近外科醫生出身的民衆黨黨主席柯文哲民意高漲,各個評論開始轉風向,有人把柯文哲拿來比喻韓劇「浪漫醫生金師傅」;也有人說柯文哲不敢譴責日本排核廢水,實在是沒醫德。(圖/本報系資料照)
醫生政治家的特質是什麼模樣?讓大家充滿了想像,最近外科醫生出身的民衆黨黨主席柯文哲民意高漲,各個評論開始轉風向,有人把柯文哲拿來比喻韓劇「浪漫醫生金師傅」;也有人說柯文哲不敢譴責日本排核廢水,實在是沒醫德。
因爲柯文哲崛起,各種議題都要跟醫生身分扯上邊,纔有話題可炒。到底醫生治國的吸引力在哪裡?醫生有比其他專業出身的領導人更優秀嗎?更讓選民信賴嗎?
看看敘利亞屠夫,眼科醫生出身的阿塞德;被判戰爭罪的前塞爾維亞總統卡拉季奇,是精神科醫生出身。其他像是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任內因爲種族問題引發爭議;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對抗中國俄羅斯,強硬態度如同鐵娘子。
再看看臺灣,內科醫師賴清德,主張和平保臺,一邊要強軍備戰,其本質跟抗中保臺沒有不同,都是讓兩岸逼向戰爭邊緣;外科醫生柯文哲,罔顧國家領導人職能與政策規範,揚言跟中國嗆聲,還要指揮網軍癱瘓中國的金融系統。當然聰明的選民都知道,柯文哲的主張浪漫、天真又殘暴,更多是爲了讓選民聽爽的選舉作秀。
醫生政治家特質是什麼?兩種職業、兩種不同維度的科學醫學與政治學結合,在面對政治問題,兩者是否會相互影響?是否會傾向直接訴諸暴力解決問題,如果是這樣的話,醫生治國是否會更加殘暴呢?醫生政治家的領導特質,是一個有趣且值得研究議題。
國家不是外科醫生的急診室、開刀房
臺灣新故鄉智庫會協會理事長柯文哲演講提到,要以「理性、務實、科學」態度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強調誠實對於政治人物的重要性,「寧可認錯,不要說謊」。柯文哲接着闡明自己從政以來,一向秉持「正直誠信」與「理性、務實、科學」的態度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之前在臺北市長任內就要求所有工作都要有流程與SOP,推動可執行的政策。
柯文哲認爲臺灣民衆期待的是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領導者與清廉、具有執行力的政府,而非「派系利益大於政黨,政黨利益大於國家利益」的執政黨,而總統參選人更必須清楚瞭解國家面對的各種問題,擬定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科學、理性、務實」,尤其是「科學」,任何政策規劃都要用科學的角度去檢證,不行就是不行,不要去做政治操作。
政治家的職業與醫生不同,政治與羣衆生活密切相關,治國之術不能過分強調科學,也不能過分強調人治。柯文哲曾強調,「沒有統計就沒有統治」。可是,政治學不等同於醫學,柯文哲是追求科學統治的政治人物,治理臺北市不算成功,看看每年六都市長民調總是墊底;2022年的臺北市長選舉,民衆黨甚至沒能拿下臺北市長的寶座,柯文哲的「科學治國」經驗,實在難以說服人。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認爲,「科學不能創造目的,更無法把目標內化在人類心裡;科學只能爲某些目的提供實現的途徑。然而目的本身是一些有崇高道德理想的人所構想的。」亞里士多德主張:「人們可以研究三角形的角度總和是什麼,但無法決定哪一個更好」。在實際政治場域之中,決策是「更好」或「更糟」,取決於價值。
對決策者而言,數據只是一個輔助的工具,無法成爲解決問題工具,解決問題也只能靠行動。數字不代表一切,也不能取代在地觀察。一個成功的、有智慧的決策者,不但有理性有感性,不能過分強調科學,也不能過分強調人治。
柯文哲強調,「所有工作都要有流程與SOP,推動可執行的政策」。在政治邏輯與實踐裡有政黨、權力鬥爭、組織、政策與宣傳等元素。政治是可能性的藝術,其條件與手段是力量對比、利益平衡等,這就是政治的本質。
無論是政治圈還是國家社會,可不是外科醫生的「急診室」、「開刀房」,不是醫生(領導人)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就能平衡各種利益、推動各種政策、滿足不同民意。顯然八年的臺北市長,柯師傅的治理之術,還沒體認到政治是科學也是門藝術的精隨。
如果,醫生政治家們過度強調理性,偏重強調科學治理,甚至暴力解決問題的話,無助於世界和平,尤其是兩岸關係直球對決、硬碰硬的話,恐怕又將陷入「驚滔駭浪」之中。有趣的是,依照目前民調看來,如果沒意外,2024將會是一場外科跟內科醫生之爭,內科、外科到底誰的治國之術比較有效呢?值得大家期待。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