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殺人事件
(圖/shutterstock)
怎麼會有這樣的事?一個國三學生遭同校同學持彈簧刀割頸身亡,共刺10刀,刀刀致命。這不是虛幻小說,不是多重宇宙的電影,不是電玩遊戲死了可以復活,這就活生生髮生在臺灣的新北市。只因這國三男學生一時「正義感爆棚」,與隔壁班女同學發生爭執,遭對方教唆同班的「乾哥哥」出氣,憾事由此發生。
這種社會災難類似當年精神障礙患者的無刻意殺童「小燈泡事件」,引起各黨總統候選人在政見發表會上默哀哽咽,尋求社會安全網的補救。但一個校園青春生命離去,只是單一事件,是危機肇始的警訊?
這件引起社會譁然的案件,有人討論《少年事件處理法》對隱私權保護的過當,但要以修法杜絕這類事情顯得治標難治本。有人認爲《教師法》修法後,老師等同被廢武功,無管教權利,額外指正有偏差行爲的學生很容易被扭曲爲貼標籤,遭家長抗議、學校調查、社會公審,老師當然選擇不管,這一切怪到了教育部,讓老師綁手綁腳窒礙難行。但無風不起浪,校園出問題了,會不會是因爲社會早就先壞掉了?
路上遇見車禍你不敢見義勇爲,怕惹禍上身?網路霸凌當作潛水無感,因爲酸民太可怕了?看見#Me Too情境不張揚,尊重長官?我們用這樣的態度面對生活周遭的事,對於教育與政治等影響未來衆人重大的事,自然產生了相對的後果。
也因爲我們放手讓爲政者以意識形態施政,以政黨利益掛帥,把公道是非、禮義廉恥,丟在選舉利益後,當天下不平、國不治,也就難怪家不齊、身不修了。
1996年以開創性鉅作《EQ》,提出革命性地改變我們對情緒與教育看法的哈佛心理學博士丹尼爾.高曼,經過近30年,再度揭示如何透過情商讓我們更容易達成最佳狀態,取得高效表現的新書《最佳狀態:超越心流,掌握個人持續卓越的情商》,此書一出版就全球風行。
他認爲擁有滿意的每一天是超凡成就的關鍵,必需靠讓日常的小贏累積,才能成爲一生的大勝利。善用情商,把最佳狀態變成日常狀態,就能遠離倦怠無力感,打造個人與社會高績效的表現。尤其在AI世代,工作者與領導人間更必備「情商」導入最佳狀態。
校園是社會的未來,年輕人的選票決定了臺灣政治的前途。未來交給年輕人與下一代並沒有錯,請大人們該鬆手的時候放手,但該出手的時候請用力伸手。畢竟今天的環境還是大人們在主導,而這成爲了小孩與大人們共同的未來。(作者爲臺北市出版公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