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漂垃圾襲擊!金門淪廢物回收場 年淨灘2000次清不完

金門本該遼闊美麗的岸際線如今滿是浮桶,嚴重破壞當地景觀並影響海洋生態。(圖/方萬民攝)

金門四面環海,坐擁遼闊岸際和豐富海洋資源,卻長年遭海漂垃圾「搶灘」,中國沿海大量垃圾順洋流而下,金門海邊滿是福建、廈門一帶養殖漁業廢棄物或生活垃圾,本該美麗的海灘幾乎被塑膠浮桶給「攻佔」,縣府每年組織超過2000次的淨灘,垃圾仍隨着滔滔海水洶涌而來,可說是「沒有清完的那天」,當地居民則期盼從源頭解決,將「垃圾還給對岸」。

金門縣府各級單位每年舉辦超過2000次淨灘,但海洋廢棄物隨着洋流源源不斷而來,清理速度難以趕上污染速度。(資料照/金沙鎮公所提供)

1月10日下午,記者來到金門東北角海岸,在斜陽照射下,碧海、藍天與浪花形成金門特有的海岸風情,但距離海邊僅幾步之遙,沙灘上滿滿垃圾卻嚴重破壞這處美景。

沙灘上滿是紅、紫和藍等五顏六色的塑膠浮桶,它們多半來自福建沿海,原是養殖漁業用於搭建蚵棚,卻隨着洋流來到金門的沙灘上,另還有大量寶特瓶垃圾,當中包括農夫山泉、娃哈哈等中國知名品牌,颱風時期還有吉普車被吹來,一甲子以前在對岸砲火下英勇不屈的金門,如今卻被廢棄物攻佔。

退休老師洪清漳看着故鄉海岸成垃圾場無奈不已,潮間帶許多生物因崩解保麗龍而無法呼吸,更讓他難過痛心。(圖/方萬民攝)

根據金門縣環保局統計,2021年全縣各機關發動淨灘次數達2287次,清出 784.4公噸海漂垃圾;2022年淨灘2940次,清理出520.1公噸,2023年淨灘2794次,但清理趕不上垃圾堆積的速度,「垃圾統戰」也讓當地居民幾乎崩潰。

金門大學行政副校長高瑞新建議用「科技防堵垃圾」,透過政策、科技和社會參與的整合減少海洋廢棄物的影響。(圖/方萬民攝)

「看到小時候的海變成這樣,真的覺得很無奈。」退休老師洪清漳說,他在金門土生土長,如今居住超過60年,兒時因處於戰爭敏感時期,一般民衆不得輕易靠近,海岸也得以維持乾淨整潔,潮間帶生物亦能自在生長,屬於海洋生物的樂園卻在20多年前變調。

「那時候對岸經濟環境變好,養殖漁業興起,從一開始的保麗龍變成如今的塑膠浮桶。」洪清漳回憶,因早年中國環保觀念並不普及,沿岸漁民起初使用保麗龍養殖,但繩索在海風和海風侵蝕下容易損壞,大片保麗龍因而隨波逐流、南下金門,近年對岸禁止使用保麗龍,漁民們改爲使用塑膠浮桶,垃圾的問題卻沒有解決。

洪清漳說,保麗龍崩解後會變成細小分子,阻塞潮間帶的孔洞,土壤和當中生物因而無法呼吸,底下的土壤往往成爲一灘爛泥,塑膠浮桶的塑化劑則可能融入海內,進而影響海洋生物的健康,這些海洋生物被人類補食後,則再次「回饋」到人類身上。

縣議員董森堡則認爲應從源頭管制,目前岸際垃圾大多非縣民所造成,且縣內沒有焚化爐,垃圾清運往往要聽環境部指揮,運到高雄等縣市處理,費時費力更費錢,希望能建立兩岸溝通機制,「將垃圾還給事主」。

董森堡提到,兩岸在2017年間曾首次有「垃圾歸還儀式」,將大型塑膠浮桶還給廈門,此後因關係緊張和疫情而無法再針對垃圾清運開啓溝通,希望路方能從源頭管理、減量使用,並負起相關的環境責任。

金門大學行政副校長高瑞新則建議用「科技防堵垃圾」,可利用AI技術估算洋流走向,推估垃圾在海上的集中地,再利用海上清運船將垃圾拖回,提高垃圾清理與回收效率,透過政策、科技和社會參與的整合,金門纔能有效減少海洋廢棄物的影響,確保環境永續發展。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