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月,科學閃耀時——第六屆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

“即使是萬億分之一秒的時間尺度,藉由那一束激光帶來的光亮,我們率先窺探到自然的一個小秘密,滿足一下我們的好奇心,那就很美好了!”

第六屆科學探索獎數學物理學領域獲獎人、清華大學教授周樹雲站在講臺上,動情地講述她心目中的物理之美。

獲獎人周樹雲分享

10月19日,第六屆“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包括新基石科學基金會監督委員會、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等在內的多位資深科學家及獲獎人親友、往屆獲獎人、媒體等多方見證下,49位優秀青年科學家迎來了自己的榮耀時刻,4位獲獎人代表分享了他們的科研故事。

平均年齡41歲,最年輕獲獎人年僅31歲,7位38歲以下獲獎人;7位女性獲獎人,數學物理學領域首現3位獲獎人,佔據半壁江山;10家機構第一次擁有自己的獲獎人……新一屆獲獎人呈現出的新風貌,體現着這個年輕的獎項,資助6屆、近300位青年科學家,不斷生長的朝氣與活力。

作爲目前國內金額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資助項目之一,公益獎項“科學探索獎”由楊振寧、饒毅、潘建偉、高文、施一公、謝曉亮等14位知名科學家與騰訊公司創始人馬化騰,於2018年共同發起,由新基石科學基金會運營,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資助“探索期”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獲獎人將在5年內獲得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

“6年來,6000多位優秀的青年科學家參與了獎項申報,297位頂尖人才脫穎而出,成爲科技創新發展的生力軍。”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人才官奚丹在頒獎典禮上表示,“從創辦至今,‘科學探索獎’堅持爲基礎科研投射一束光,讓科學家們成爲真正的明星。”

萬億分之一秒的“舞蹈”與聆聽地球內部的“聲音”

“1秒的1/60,是人眼的時間分辨率;0.1納秒,是5G赫茲傳輸一個字節所需的時間;但今天,我要講的是更短的時間尺度,十的負十三次方秒,萬億分之一秒。”周樹雲在頒獎典禮上,作爲基礎研究領域獲獎人代表發言,“我們的研究,就是探究這樣的領域。”

在這樣的時間尺度上,科學家探索用光來調控固體材料的物理性質,改造它的“基因”。周樹雲未來的研究,正是要探索二維材料及拓撲材料的非平衡態超快動力學和光致新奇物理效應,尤其是致力於實現週期光場驅動的瞬時能帶調控和瞬態相變。

“想象一下,用一個萬億分之一秒分辨率的設備攝像機,拍攝電子在材料中跳舞的‘電影’,那是多麼神奇。如果我們能用飛秒脈衝激光去調控材料的物理性質,我們就有希望實現更高速度的器件。”

周樹雲的研究,代表着科學探索獎獲獎人向極微觀領域拓展科學認知的邊界。而另一位獲獎人代表張茹的研究,則展現了探索之夢的“宏大”和“深入”。

“我所從事的是“深地巖體力學”研究,可以說此生與岩石(也就是我們俗話講的石頭)結下了不解之緣。”張茹是四川大學教授,她的研究致力於去往地球深處,“深地工程科學的前沿探索,基本都是在地殼的岩石中所進行的,而且越往深處走就越難。”

她的工作,在世界埋深最深2400m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開展,“利用其低本底、低噪音、低擾動的“三低”特殊條件和及其位於青藏高原東麓的特殊地理位置與環境,開展深地科學與地質時變原位探測實驗-GeoDEX科學探索計劃。”通俗地說,她的工作,就像在“聆聽地球內部‘聲音’”,探索深地科學奧秘,也爲我們未來在深地“尋寶”,比如能源開採等,突破基礎的科學問題。

獲獎人張茹分享

“今天我們這些優秀的年輕獲獎人生逢其時、風華正茂,能夠站在這個會場的聚光燈下,正是祖國和偉大的時代殷切期待你們不負重託。”新基石科學基金會監督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志珍在頒獎典禮上勉勵獲獎人,“我相信,你們各位從知道自己得到探索獎的那個時刻,就已經暗下決心去實現自己長期以來夢寐以求卻又不敢做的那些事情了。”

“世界有魔法”與“我想成爲科學家”

“科學家可以發明出很多東西。”

“科學家是一個偉大的職業,可以報國。”

“我覺得世界有魔法”,“我想成爲生物學家。”

在頒獎典禮現場,最開心的是獲獎人的孩子們,他們也勇敢地表達了自己對科學和科學家的理解。

想在有魔法的世界裡成爲生物學家的,是先進製造領域獲獎人、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劉連慶的大女兒。長期以來,類生命機器人是劉連慶夢想攻關的科研方向,早年間也有人對此提出過擔心:“天方夜譚”。在科學探索獎的答辯現場,爲了解釋自己對這個“天方夜譚”找到了哪些解決思路和支撐工作,劉連慶多準備了40頁PPT,就是爲了準備回答評委們的問題: “有血有肉的機器人”是不是隻能存在於科幻小說?

類生命機器人的大膽設想是隨着科學的發展產生並逐漸勾畫出具體輪廓的。劉連慶的研究,初步構架了基於機電-生命在分子細胞尺度相融合的機器人系統,並初步實現了基於生命活性物質的感知、驅動和智能。

類生命系統優越性可以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目前的紅外線感知器件,基本是基於半導體的原理,傳感器需要非常低的噪聲,在冷卻後的狀態下才能檢測。但響尾蛇能夠做到在常溫常壓下對紅外線的敏捷感知。如果把響尾蛇的這個能力“移植”到機器人身上,效果將是顛覆的。

“把大自然億萬年進化的結果,直接用在機器人上。”劉連慶致力於這樣“不可思議”的研究多年,女兒也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影響。她很小的時候,有一次把自己最喜歡的小玩具種在了花盆裡,希望明天能再長出來新的,她問爸爸:這是不是就是你做的事?

科學大夢想,很可能起步於孩童的“天馬行空”。本屆最年輕的獲獎人、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前沿交叉領域的馮建東講述說,“20年前,我第一次在中學化學課上看到了分子模型。瞭解到萬物由分子構成的概念,這給當時的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好奇着爲什麼不能直接用肉眼看到這些單個的分子,爲什麼我不可以左手抓一個分子、右手抓一個分子去做實驗?”在經歷了化學本科、物理學博士、生物工程的博士後,馮建東回到了他兒時的初心,在單層納米孔和單分子化學顯微領域取得成果的基礎上,他希望挑戰單分子蛋白質測序,這是公認的世界科學難題,但也是認清世界本質的必要科學基石。

獲獎人馮建東分享

最富創新活力的青年科學家們瞄準最重要的科學問題迎難而上,勇闖科學技術“無人區”,充分體現出“科學探索獎”面向未來、獎勵潛力、鼓勵探索的宗旨,而他們在頒獎典禮和新基石科學基金會組織的各種科普活動中描述這些探索之夢、科學之美,講述他們追求極致、不畏失敗的科研之路,也吸引了更廣泛的公衆對科學的關注。

“‘少年強則國強’, 你們是社會中的年輕人,卻也是少年的小前輩,所以也要甘爲人梯、獎掖後學,啓迪青少年的好奇心和科學夢想,幫助他們熱愛自然,塑造科學視野,鼓勵他們海闊天空地‘胡思亂想’,不怕權威。培養更多科學技術高峰的‘攀登者’,爲科學事業的未來鋪路。”王志珍在頒獎典禮上,也對獲獎人的社會責任提出了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在頒獎典禮之後,10月20日,本屆獲獎人沈超、蔡崢、馮世進三位青年科學家將與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和平教授一道,走進同濟大學,與近300位師生交流,分享他們的科研故事,以及他們對科研這項職業的洞察,希望爲同學們思考科學人生帶來啓迪和幫助。本次交流是“科學的遠方”生涯教育系列活動之一,由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和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聯合主辦。

是資助也是平臺,爲科研原創培育沃土、吹進新風

“科學探索獎”獲獎人的資助期爲5年,這就意味着,2023年,獎項已完成對2019年首期50位獲獎人的資助。

“科學探索獎”進入第六年,在“科學家主導人才遴選、企業出資、基金會運營”的模式下,始終堅持新基石科學基金會的資助理念:鼓勵原創。爲此,“科學探索獎”不斷總結經驗,自我提升,從治理結構持續更新、管理委員會亮相;到評委換屆有序進行,進一步推動評審隊伍年輕化;再到評審機制不斷優化,力求拓展科學視野與實現科學品味多樣化。在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性和權威性的同時,營造和建設良性、健康的評審文化,評審務求客觀公正、風朗氣清。

在頒獎典禮現場,王志珍言辭懇切,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乒乓球功勳教練張燮林曾教導日後成爲“乒乓女王”的鄧亞萍,把“誠實”的品質刻入做人做事的裡子,即便裁判沒看見、對手沒意識到,即便這樣會導致自己輸球,也要實事求是地指出:對手的擦邊球得分了。

王志珍院士爲頒獎典禮致辭

打球需要“正氣”,做科研亦是如此。王志珍激勵青年科研工作者:把品德放在第一位,既要有科學發現,也要受人尊重,弄虛作假、打招呼影響評審都要不得,同時,爲人師表,在培養學生時,也要把科研品德放在第一位。

“創新成果和創新人才需要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陽光和空氣,適當的水分和營養。‘科學探索獎獲獎人一定要作爲表率,帶頭爲中國科研文化的建設吹進陣陣新風,形成股股清流。”王志珍說。

多年來的發展建設,使得“科學探索獎”對科研原創的助力提供的不僅僅是資金的支持,新基石科學基金會還在探索爲獲獎人提供創新模式的學術交流平臺,促進各領域科學家思想碰撞,增進合作。

本屆生命科學領域獲獎人、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閆建斌,在解析“抗癌明星藥物”紫杉醇的生物合成途徑關鍵步驟方面做出了重大原創性貢獻,未來他希望在紫杉醇的高效生物製造方向進行探索。

“開始的時候,我覺得紫杉醇的規模化生物製造可能還需要個8年、10年,但是我現在覺得不會那麼久。其中特別有一點,‘科學探索獎‘的獲得正在幫助我更好的推進紫杉醇的相關工作。”閆建斌說,“這個獎本身就是不同的學科領域交流合作的優秀平臺,已經有幾位獲獎者和我在探討新的研究方向,這些各領域選出來傑出的科學家在一起,跨學科交流和合作更加自然和深入,這大大增強了創新能力。”

“科學永無止境,探索未有窮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企業、社會組織、個人支持基礎研究。’作爲以‘長期主義’助力基礎科研的社會力量,騰訊深受鼓舞。”奚丹說,“面向未來,‘科學探索獎’將始終與科學家同行‘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