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臺灣2024大選之縱橫捭闔:兼論對兩岸關係可能的影響(鄧中堅)
藍白兩黨的候選人侯友宜和柯文哲會對兩岸關係採取積極改善的態度。美國不願意見到臺獨會導致臺海緊張的狀態,所以對「務實的臺獨工作者」賴清德展現出若即若離的姿態,甚至是不信任和擔憂其兩岸政策。(合成圖,中時資料照)
晚近臺灣政治的發展聚焦於臺灣2024年大選,尤其是領導人選舉。從民調的結果來看,賴清德領先、柯文哲次之,侯友宜第三。選舉的結果勢必影響到未來臺灣政壇之權力分配。如果國民黨和民衆黨無法藍白整合或合作,則選後仍是民進黨「一黨獨大」的體制,且會變本加厲,藍白兩黨的處境一定變得更加困難。因之,藍白合作的戰略是國民黨和民衆黨最佳的選項,而它們確實也在這個方向上努力。
在去年的九合一地方選舉中,藍白兩黨在新竹市是首度合作,最後由民衆黨推出的候選人高虹安當選。前不久的彰化北斗鎮長補選,兩黨共同支持的候選人顏宏霖成功當選。這兩次地方選舉的合作是建立彼此的互信,並奠定了進一步合作的基礎。藍白在2024年大選合作第一步就是設法共同推出一組候選人競爭領導人,這是最理想的狀況。問題是,誰擔任領導人之候選人呢?
國民黨朱立倫主席是「反綠大聯盟」或藍白合作的倡議者,而下架民進黨又是當前民調顯示最大的共識。國民黨內部不少有識之士也或明或暗地宣揚這樣的理念。在臺灣的政壇,過去這樣「棄誰保誰」,將選票集中在最可能獲勝者身上的政治操作不時出現,也產生某種效果。至於「棄誰保誰」的戰術如何實際操作,則考驗着藍白領導人的智慧和毅力。晚近,由於郭臺銘擺出姿態勢必參選,使得藍白「棄誰保誰」戰術的執行更加艱難,遑論共推一組候選人。
臺灣選舉結果的權力分配當然會影響到美中臺關係,特別是兩岸關係。目前,三黨的候選人都已經或計劃正式赴美國訪問,與美國官方進行接觸。由此觀之,美臺關係的變動不會太大。根據分析,藍白兩黨的候選人侯友宜和柯文哲會對兩岸關係採取積極改善的態度。不可忽視的是,美國不願意見到臺獨會導致臺海緊張的狀態,所以對「務實的臺獨工作者」賴清德展現出若即若離的姿態,甚至是不信任和擔憂其兩岸政策,這迫使賴清德不時的調整其對兩岸關係的說法。
值得注意的是,侯友宜在美中臺關係的光譜上展現出的佈局。在侯友宜的競選團隊早就包含了堅強的兩岸及國際關係專家學者,且彼等立場溫和,傾向於在美中臺關係天秤上保持較爲平衡的狀況,例如前國民黨主席江啓臣扮演的角色。在訪美之前,侯友宜首先訪問了新加坡,會見了高層領導,繼則到日本訪問,取得了日本方面重量級政治人物的信任。這些先期的國際活動無非是凸顯他在對國際事務的重視,展現他有能力爲了臺灣未來的安全,與周邊國家建立關係進行協商,最終形塑一個有利和平的環境,甚至可能借重新加坡在美中關係中之平衡立場。
(作者爲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