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想躺平不想學習?好像「浮萍」沒有方向?中學輔導主任:實在有點為難他們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達志

在PISA等國際各項評比中,臺灣學生長期呈現「高成就、低動機」的現象,比起其他國家,臺灣青少年明顯缺乏內在動機。這羣缺乏學習動機的孩子,就像「浮萍」一樣、隨波逐流,沒有方向、也沒有動力,在校園裡漂來蕩去,生命扎不了根。

很多老師反映,在教室裡有不少「趴趴熊」,上課就趴着、對學習意興闌珊,教室裡的一切彷佛與他無關。甚至有些學生是根本看不到人,直接拒學、不來學校了。

北市大直高中爲完全中學,長期接觸國、高中生的輔導主任吳姿瑩觀察,現在青少年的學習樣態漸趨兩極化:一種是「放生」自己的孩子,老師沒有放生、他卻放棄自己,消極被動、只想躺平。另外一種則是,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並且積極學習;這種孩子升大學時,通常會選擇「特殊選才」管道、申請心儀的科系。

何以孩子像浮萍般不着根?

「學習動機」和「態度」是現代大人最常抱怨孩子的事,沒有動機、不想嘗試,也不好好唸書。吳姿瑩認爲,是整個大環境造就出所謂的「浮萍世代」,批評他們沒有動力、沒有方向,實在有點太爲難他們。

吳姿瑩指出,若以四象限圖來看,X 軸爲「認識自己」、Y軸爲「環境支持」,可大致呈現青少年的生命狀態。當孩子不清楚自己的興趣和性向,外在大環境和家庭也未提供探索機會的話,難怪孩子好像浮萍、不知要漂往何方。

很多年輕人從小到大,一路被要求好好讀書、考上好學校。等到真的考上大學後,才發現志趣不合、不是自己想要的,對未來感到茫然。從近年大學休、退學率來看,可見一斑。

原因1 分分計較,造成「習得無助」

在現行教育制度下,很多國、高中生讀書是爲了考試、升學,出於「外在動機」、因爲外在的誘因或威脅,例如:怕被處罰、沒學校念,而非「內在動機」、發自內心的感到快樂和有趣。

考試升學箝制孩子的學習動機,陷入分分計較的困境。「只要考試不考、用不到,孩子就不想學,」吳姿瑩說,「當學習變得『功利』,老師也心累。」

像是1月學測考完後,分科測驗不考國文和英文,有些學生就不上課了,課堂上戴着耳機、做自己的事,無視臺上的老師。「老師其實很希望教孩子更多東西,但孩子封閉自己、不想學,老師也沒輒。」

更糟的情況是,大、小考頻繁,成績不好的孩子,長期下來形成「習得無助」,自信心和價值感大受打擊。

吳姿瑩說:「孩子的熱情被太多的考試抹殺掉,因此認定學習不是他的戰場,每次必輸、毫無意義,根本不想再上場了。」

原因2 找不到想投入的領域

有些孩子之所以沒有動力,是因爲缺乏自我覺察與探索的機會,對自我認識不夠、不清楚自己的興趣和性向何在,找不到可以投入熱情的事物。

其實,「只要是孩子感興趣、想解決的問題,可以看到他的熱情,願意投入時間和心力。」像是有些孩子玩手遊,爲了破關,想方設法找出攻略,甚至組隊合作、反覆地練習,展現出積極態度和強烈的動機。

原因3 被升學「緊箍咒」束縛

說起來,國中端推動生涯教育已久,包括:技藝教育、職業試探等,希望幫助青少年更認識自己。

有些孩子其實很確定自己喜歡什麼、想做什麼,卻不被父母支持。像是有學生非常喜愛藝術、常在課本空白處畫畫,想報名藝文競賽,卻被爸媽否定,幹嘛浪費時間、做這些有的沒的。

臺灣社會太強調競爭和外在成就。「升學,成爲青少年最大的『緊箍咒』,除了讀書,其他事情都不重要。」社會價值觀對於成功的定義單一,不少家長認定,唯有考上好學校、有好的學歷、找到高薪工作,纔是成功。

去年榮獲臺北市特殊優良教師的吳姿瑩,參訪法國和西班牙當地學校,對法國的教育印象深刻。「他們很強調,不必每個人都是第一,每個人都是那個獨特的唯一,尊重每個孩子的個別差異。」

她有感而發地說:「看着孩子被逼着做不擅長、也不喜歡的事,我們真的不能怪他到後面沒有熱情。」就像大人如果被強迫穿自己不喜歡、不適合的衣服,也不會開心。

因4 被過度「遙控」,安排好一切

「自我認同」爲青春期的發展任務。「當孩子對自我的認同,是被人強加在身上、要成爲別人期待的樣子時,很難發展出內建的人生導航系統。」吳姿瑩說。

她比喻,當你想至某地旅行,事前你會做功課、查導航,怎麼走最快、有哪些交通方式、時間需要多久;若想停留久一點的話,如何安排行程、需要做哪些準備,甚至可以學一點當地語言。「自主安排和準備的過程中,動機和能力不就長出來了?」

許多爸媽習慣用「遙控」的方式,遙控孩子什麼時間做什麼、學什麼,安排好一切,孩子因此沒有機會握方向盤、使用導航。某天家長突然遙控器一丟,對孩子說:「現在你長大了、要自己上路,」孩子立刻陷入困境,連自己想去哪裡、怎麼去,完全沒有想法。

「遙控(方式)最令人擔憂的是,可能養出很會考試、但對學習毫無熱情的孩子,對問題沒有探究的動機,只想躺平休息,」吳姿瑩說。

很多人認爲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換個角度想,是終點抑或是起跑點重要?吳姿瑩談到,一輩子這麼長,爸媽若希望孩子的路走得長達,切忌隨時在旁遙控;總有一天孩子必須自控,爲自己負責,如此,他纔會有目標、有動力去追求。

原因5 經濟無虞,沒有努力目標

過去,很多人靠讀書、翻轉人生。現代家庭普遍經濟佳,孩子要什麼、有什麼,基本上沒有吃過什麼苦,因此,人生缺乏「成就動機」。

有家長跟孩子說:「你沒有念大學沒關係,我養你,反正我們家有的是錢。」孩子因此覺得唸書沒有意義,不在乎考試、也不在乎畢業。吳姿瑩分析,「對這些孩子來說,人生已經是勝利組了,經濟無虞,我到底要奮鬥什麼?」她還遇過有家長告訴孩子,「我教你投資理財就好,老師教你的那些都沒有用。」

從生命教育的角度來看,「教育不只是教知識而已,也培養孩子成爲一個內、外在完整的人,找到生命的價值。」包括:你爲何努力、爲了什麼而努力、你可以成就什麼?如何提升自己、成就別人,對社會有貢獻?

「看到孩子明明有能力可以做得更多,卻選擇躺平,窮的只剩下錢;從生命教育觀點來看,實在很可惜。」吳姿瑩說。

看見孩子內在的「渴望」

很多時候,不見得是孩子沒有學習動機,而是大人自己有一套對學習的定義和標準,強加在孩子身上、讀書纔是有價值的。「大人真的有看到孩子真正渴望的學習是什麼嗎?」吳姿瑩問。

若是出於內在動機,就算是沒有任何報酬或誘因,內心會由衷感到有意義、有價值、開心滿足。

她建議,或許父母對於成功的定義可以再更多元一點,不一定非要逼孩子走所謂的「成功」路,「如果孩子不是走那條路的料,不只大人苦,孩子也會感到迷茫和痛苦,不知何去何從。」

延伸閱讀:

面對「升學」高牆,孩子懷疑自己的價值》臺中二中校長歐靜瑜:4方法幫孩子的生命紮根,找到動機

14歲找到寫程式天賦,努力精進,20歲獲世界金牌》塗家和:學會了技能,就一輩子擁有

防空洞變教室!PISA調查:烏克蘭學生在校狀況,不遜於英美,「情緒韌性」是關鍵

文章授權轉載自《未來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