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或將成爲“全球首個消失的國家”,牛津大學教授爲何如此預言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2006年,牛津大學的人口學教授大衛·科爾曼提出了一項驚人的預測:如果韓國的生育率持續下降,不採取有效干預措施,韓國可能會成爲全球第一個“自然消失”的國家。

到底是什麼促使科爾曼教授做出如此大膽的推測?韓國的生育率爲何如此急劇下滑?未來該國的人口結構將面臨怎樣的挑戰?

低生育率的警告

早在2006年,科爾曼教授通過對全球各國人口數據的分析,注意到了韓國生育率的急劇下降趨勢,根據他的計算,如果這一趨勢得不到有效遏制,韓國的人口將在未來幾十年內大幅減少,最終可能面臨“自然滅絕”的危機。

科爾曼的預測並非空穴來風,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樣,韓國生育率的下降速度令人震驚:2021年,韓國的出生率僅爲0.81,遠低於國際公認的1.5的“低生育率”標準線。

而到了2023年,情況更加嚴峻。據相關統計,韓國在這一年的第二和第三季度,生育率進一步跌至0.7%,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預計到2024年,生育率將再創新低,科爾曼教授的預言,似乎正在一步步成爲現實。

韓國並非一開始就面臨生育危機,事實上,在20世紀60年代,韓國曾是一個人口快速增長的國家,當時,韓國政府並未實施任何計劃生育政策,反而鼓勵生育,導致人口增長率一度飆升至2.9%,遠高於當時世界平均水平的1.7%。

這一時期,韓國正處於戰後重建階段,人口的迅速增加被視爲國家發展的動力,到了20世紀70年代,韓國政府開始意識到人口過快增長可能帶來的社會和經濟壓力。

爲了控制人口增長,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計劃生育政策,打出了“少生優生”的口號,甚至喊出了“生兩個就夠了”的口號,這些政策逐漸見效,韓國的人口增長率趨於穩定。

1971年,韓國政府進一步採取了措施,出臺了一系列旨在控制人口的政策,通過提供避孕措施、開展家庭計劃教育等手段,人口增長率逐漸回落到了較爲合理的水平。

低生育率的持續困境

儘管韓國在70年代成功控制了人口增長,但到了90年代,生育率開始明顯下降,尤其是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之後,韓國經濟受到了嚴重衝擊,出生率隨之滑坡。

大量年輕人失業,尤其是20至29歲的年輕人,失業率高達10.7%。經濟的不確定性讓許多年輕人推遲甚至放棄結婚生子。

韓國的出生率在這一時期急劇下降,這不僅是經濟問題,還反映了社會結構的深層次變化,隨着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傳統的家庭觀念逐漸被打破,年輕一代的生育意願明顯減弱。

進入21世紀,韓國政府意識到了生育率下降所帶來的嚴重問題,並開始採取積極措施,2006年,政府推出了“五年計劃”,試圖通過經濟激勵措施鼓勵生育。

政府爲新生兒家庭提供津貼、延長產假、提高育兒補貼等措施,以減輕年輕夫婦的經濟壓力,儘管如此,這些政策並未取得預期的效果。

到2021年,韓國的出生率降至0.81,創下歷史新低,這一數字不僅意味着人口的自然減少,也預示着未來韓國社會將面臨的嚴峻挑戰。

與此同時,韓國的自殺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在年輕羣體中,自殺率高達OECD國家的兩倍以上,2021年,有23.6萬人自殺,其中2290名青少年因學業壓力選擇了結束生命。

社會、經濟與文化的多重壓力

韓國生育率的持續下降,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年輕人面臨着巨大的社會壓力,韓國的教育體系極爲嚴格,尤其是高中生,他們的學習時間極長,平均每天學習時間達到了驚人的10.7小時。

如此高壓的學習環境讓許多學生產生了對未來的焦慮和不安,其次,韓國的就業市場也充滿了競爭,儘管很多年輕人順利進入大學,但畢業後的就業前景並不樂觀。

韓國的經濟結構以大企業爲主,中小企業的發展空間相對有限,這使得許多年輕人畢業後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數據顯示,12.1%的本科畢業生在畢業後面臨失業的困境。

此外,撫養孩子的成本也是影響生育意願的重要因素,根據相關統計,養育一個孩子的費用相當於韓國人均GDP的7倍。

高昂的經濟成本讓許多年輕夫妻望而卻步,住房問題也是一大難題,在首爾購買一套房產,至少需要不吃不喝工作14.2年,這讓很多年輕人選擇推遲結婚甚至不結婚。

性別觀念的衝突也是影響生育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儘管韓國社會在現代化進程中,女性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但傳統的重男輕女觀念依然根深蒂固。

許多女性不願意在婚後成爲全職主婦,她們更希望在職場上實現自我價值,這種性別觀念的衝突,進一步加劇了婚姻率和生育率的下降。

伴隨着生育率的持續下降,老齡化問題也日益嚴重,2022年,韓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達到了14%,標誌着該國正式進入了老齡社會。

截至2022年,韓國總人口爲5162.8萬人,其中有800萬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老齡化率高達15%,老齡化不僅給韓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帶來了巨大壓力,也對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隨着老齡人口的增加,勞動力逐漸減少,養老金和醫療保障的負擔逐年加重。

儘管韓國政府在努力應對這一問題,試圖通過延遲退休年齡、鼓勵老年人繼續工作等措施來緩解壓力,但這些措施的效果並不明顯。

韓國人口將何去何從?

科爾曼教授的預言並非聳人聽聞,根據韓國國家統計局的預測,如果生育率持續走低,到2070年,韓國的人口可能會減少到3700萬,較現在的5162.8萬人減少約30%。

這一趨勢不僅意味着人口的減少,也意味着勞動力的進一步短缺,經濟增長的放緩,以及社會保障體系的更加脆弱。

爲了應對這一危機,韓國政府已經在積極尋找解決方案,除了增加育兒津貼、延長產假等經濟激勵措施外,政府還在探索社會結構的改革。

例如,政府正在嘗試通過減少學業壓力、增加就業機會、改善女性的職場環境等方式,試圖從根本上提升生育率。

解決韓國的低生育率問題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儘管政府採取了各種措施,年輕一代的生育意願依然低迷,社會的競爭壓力、經濟的高昂成本以及性別觀念的衝突,依然是影響生育率的主要障礙。

未來,韓國能否通過有效的政策調整和社會改革,逆轉這一趨勢,依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對於這個曾經在短短几十年內實現經濟騰飛的國家來說,解決低生育率和老齡化問題,或許是其在21世紀面臨的最大考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