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空難是波音公司又一起挫折 2024年股價跌30%

航空專家表示,迫降失敗的韓國濟州航空波音737-800客機,與2018、2019年的737-MAX事故,不應混爲一談。(圖/美聯社)

2024年對美國航空巨頭波音公司來說,可謂是慘淡又沮喪的一年,而且在這週日,發生在韓國濟州的嚴重空難,又給波音公司特別不幸的一年追加了最慘烈的句號。雖然墜機還可能有人爲因素,但是波音公司近年的管理與美國政府部門給他們開的優惠太多,使得波音的改革遲遲未見起色。

美聯社報導,航空專家表示,多數人看到韓國濟州空難是波音737客機,第一時間就會反應「又是737」,不過737的種類與譜系衆多,不同的737事故還是區分看比較合理。

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前任飛行員、現爲航空顧問的普萊斯(Alan Price)表示,近年提起737,往往都會聯想到2018 年和2019 年發生的兩起波音737 Max 客機致命空難,但是週日墜毀的是737-800不是MAX,而是737NG(意爲737新世代),它是「一架經過嚴格驗證的飛機,與Max不同……是一架非常安全的飛機。」

幾十年來,波音一直保持着美國製造業巨頭之一的地位。但是737 Max的墜機事故,以及事後調查發現的各種問題,終於揭開了波音那些不爲人知的管理問題。

這兩起事故於 2018 年和 2019 年在印尼海岸和衣索比亞發生,相隔不到五個月,總共造成 346 人死亡。此後五年間,波音公司損失超過 230 億美元。在新飛機的銷售和交付方面,也就完全落後給歐洲競爭對手空中巴士集團。這些問題到今年也沒有回穩,2024年該公司股價下跌超過30%。

今年一月份,阿拉斯加航空一架 737 Max 航班上的艙門飛脫,再次重擊了波音的形象與737Max的安全疑慮。美國聯邦管理局FAA對波音飛機的生產下達處份令,直到該公司的生產安全得到充分信心爲止。

去年秋天,3.3萬名波音機械師發動罷工,導致該公司的737 Max、777 客機和 767 貨機的生產工作陷入停擺。罷工持續了7個星期,直到國際機械師和航空航天工人協會的成員,同意「四年內加薪 38%」的提議。

今年7月,波音同意承認共謀詐欺罪,他們隱瞞了737 Max飛機的設計改動會影響飛行操作,但是卻一直聲稱737NG的機師可以無適應的操作737Max,這使得FAA批准了最低限度的電腦模擬培訓,而不是更密集的飛行模擬器培訓。波音的便宜行事,是擔心增加模擬器培訓,會增加航空公司營運 Max 的成本,造一些航空公司轉而改向空中巴士購買飛機。

波音的認罪協議,在這個月被德州聯邦法官奧康納 (Reed O’Connor)駁回,他認爲美國政府和波音公司提出的監督機制還是缺少多樣性、包容性和公平性。

波音公司一直在尋求改變其文化。在安全問題的巨大壓力下,原執行長卡爾霍恩 (David Calhoun) 於 8 月辭去職務。自一月以來,已有 7 萬名波音員工參加會議,討論提高安全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