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編劇大罷工落幕:創作者的近憂與遠慮,不止有AI

和其它行業一樣,好萊塢在面對人工智能時,已經看到了自己將被顛覆的未來——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編劇行業。

畢竟這個行當是整個好萊塢世界裡的地基,一切原創的基礎都來自於劇本的原創。但就是這個視原創爲最大競爭力的行當裡,卻充斥着各種套路和約定俗成的規矩。

我們知道,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最擅長的,是站在海量已有信息基礎上創造“縫合怪“式創新;因此,去年年底正式發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ChatGPT成爲了壓倒好萊塢勞資糾紛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面對現在日益困難的生存環境,以及生成式AI在電視和電影中的潛在顛覆式應用方式,編劇們真的坐不住了,好萊塢爆發了 60 年來最大規模的罷工熱潮。

△美國作家協會發起了將近五個月的編劇大罷工,創造了歷史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究其編劇大罷工的原因,人工智能只能算遠慮,因爲AI的大規模影響只會發生在幾年以後;

而疫情對媒體行業的衝擊、疫情結束後票房的變化、劇集製作內容需求的回落乃至流媒體業務的重心轉移,纔是編劇們必須直接面對的近憂。

作爲高度成熟和發達的美國娛樂業象徵,好萊塢以往都是每三年由美國作家協會(Writers Guild of America,以下簡稱WGA)代表出面,與主要製片廠談判新的薪資標準和合同框架,這些協會代表的背後,是1.1萬名爲好萊塢貢獻創意和劇本的編劇們。

今年又到了商談薪資標準和合同框架的時候,但顯然片廠老闆們並不想爲編劇改善報酬水平提高多少空間。於是編劇們憤怒了,WGA的會員們以史無前例的堅決態度批准了罷工,而且97.85% 的人投了贊成票。

憤怒的背後是編劇們收入進一步被壓榨,這與疫情期間流媒體的爆發形成鮮明對比。

電視時代的美劇,每季有20-24個劇集,每週播放一集的方式,可以爲有線電視黏住付費用戶;

而以Netflix帶頭的流媒體新玩法是,一次上架劇集一季的全部內容,短時間內掀起收視狂潮,並刺激新增用戶的快速增加,這就是俗稱的“追劇”(Binge Watching)。

△流媒體"一次性上新"的模式改變了觀衆的劇集消費習慣

這種玩法不需要一季包含那麼多劇集,所以流媒體一季的集數遠少於電視媒體——通常只有8-12集,是電視劇集一半。

比如《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第一季和第二季分別只有8集和9集。造成萬人空巷的《魷魚遊戲》 (Squid Game)也只有9集。

△“黑馬”劇《怪奇物語》第一季只有8集,一次性上新後引爆了觀衆口碑

新的平臺,新的劇集架構,勢必推動美劇製作產生新的變化,這給編劇帶來更加緊張甚至“惡劣”的工作條件。

我們知道,對於劇集的創作,故事核心和整體框架是最難的。

電視時代,一個故事大綱可以生產出二十多集劇集;而流媒體時代,一個故事大綱只能生產十集劇集。在同樣的劇集工作量下,核心創意工作強度直接翻倍,而編劇的報酬並沒有相應增加。

更雪上加霜的是,好萊塢進一步“內卷”現有的編劇創作模式,全面引入“迷你編劇室”(Miniroom)的“超高效“協作模式。

以前在故事核心和整體框架敲定後,主創編劇會組織編劇團隊(通常是7-8個編劇)按照要求創作每一集的劇本。

但在“迷你編劇室”的工作模式下,因爲沒有那麼多劇集,所以只會有2-3個編劇參與撰寫劇本;甚至在劇集開始製作之前,迷你工作室裡的編劇就已經突擊完成所有劇本相關的工作,拿走比普通編劇更低的工資,快速轉向下一個迷你工作室。

流媒體時代,還有一個創作者的重要權益遭到威脅,那就是——劇集重播的分成收益(專有名詞爲Residuals)。

△“還我重播分成!”

以前電視時代,劇集觀看的“長尾收益”主要是通過錄像帶/DVD市場滿足的,編劇同樣可以在這些媒介的發行裡獲得收益。

但現在絕大多數人都是在流媒體上觀看已經發行很久的劇集,編劇們卻並不能獲得這些“重播“收益。

究其原因,還是流媒體發展得太快了。

在15 年前流媒體首次被納入WGA與資方的合同時,行業還普遍認爲流媒體不過是“電腦屏幕上播放的電視”,只有少數人會真正消費;所以直到罷工發生前,流媒體平臺“重播“劇集時,編劇們的分成仍然爲零。

因此,在這次罷工中,”爭取流媒體播放與重播分成“也是談判的核心問題之一。

創意工作強度翻倍,而工資水平不但沒漲甚至還有下滑,同時重播收益被完全忽視——這就是好萊塢編劇們面臨的現狀。

根據WGA一季度統計的數據顯示,編劇兼製片人的平均薪酬在過去十年中下降了 4%;如果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平均薪酬則下降了 23%,接近四分之一。

至於美國大城市在疫情期間生活物資漲價多少,大家都心知肚明。一句話,“流媒體時代工作方式的變化”和“工資報酬結構”已經不能維持編劇們的基本生活,集體罷工是必然的結果。

和錢袋子越來越癟相比,徹底失去希望纔是真正讓編劇們恐懼的,也是促使他們下定決心抗爭到底最大的動力。

2022年11月底,OpenAI發佈了突破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ChatGPT。而這次罷工,就是在 ChatGPT 發佈後五個月開始的。

ChatGPT 可以在一些精妙的提示設計(Prompts)下和人類展開對話、撰寫文章、乃至編出各種故事。

ChatGPT的問世,猶如晴天霹靂,所有創意產業都面臨被人工智能顛覆的命運。

資本家們當然不會錯過這種“低成本高產出”的生產工具。

據內部人士透露,傳統“五大”之一的華納已經與OpenAI 就如何應用 ChatGPT 展開了討論。

例如,華納在自己的流媒體服務Max上,已經開始使用ChatGPT生成的節目簡介;

並且未來有可能用AI生成影視項目的劇本概述/摘要,提升公司高管對項目掌握和理解的效率。

傳統“大鱷”都已經開始採取行動,像Netflix 這樣純粹的互聯網公司更是不會錯過“降本增效”的機會。

根據獵頭網站泄露的痕跡,Netflix正在招聘人工智能方向的產品經理,這個職位將對流媒體平臺的未來戰略決策產生重要影響。

△Netflix被爆出用90萬美金年薪招募AI產品經理

雖然這些嘗試還未涉及到創作的核心,但編劇們很清楚,“AI對核心創作發起挑戰”的一天遲早會到來。爲了抵抗AI對人類創作領域的“侵蝕”,他們必須做些什麼。

人工智能系統構建有三大基礎:算力,算法和數據。

算力是海量的計算資源,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

算法是構建生成式AI的數學模型,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突破,甚至還有現成的預訓練模型,只要稍加調優就能應付特定領域的創作應用;

唯一能被行業限制的就是數據。沒有高質量的數據訓練,再精妙的AI系統也是腦子空空的“白癡“。

對於內容特別是影視行業來說,高質量數據就是現有的劇本、各種各樣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劇本。

現有AI系統的能力還趕不上一名經驗豐富的編劇,但如果將AI與編劇們配合工作,讓編劇們修改AI生成的劇本文稿,再反向對AI系統進行優化,將大大加速AI系統在劇本創作的”智能“提升。

目前,好萊塢的編劇們大都不願意把自己的勞動成果貢獻出去,成爲AI模型訓練的“原始數據”,並在與AI系統交互過程中培養出自己的替代者,最終讓自己像“藥渣“一樣被媒體行業所拋棄。

因此,這次編劇罷工提出的主要訴求之一,就是“AI生成的故事情節將不會被視爲‘文學材料’(Literary Material)”,同時“製作公司必須披露提供給自己的原始材料是否全部或部分由AI生成”。

編劇們自知沒能力禁止媒體巨頭們使用人工智能來生成內容的趨勢,他們只是希望,如果自己參與的作品被用來做AI訓練,他們有權拒絕或提起訴訟。

人工智能公司表示,這些生成式AI最終的目標並不是取代創作者,而是把他們從非創意型工作中解脫出來,有更多時間從事創意部分。

從Google和英偉達獲得1.4億美元投資的AI視頻初創企業Runway的首席執行官Cristóbal Valenzuela說:

關於人工智能創作視頻這件事,我們經常聽到或恐怖或像童話般的傳言......但實際上AI的應用場景要微妙得多。

你不可能只是輸入‘給我拍一部電影’,它就會創造出一部電影。

片方則表示,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加速故事板(Storyboard)的製作。

故事板是劇集創作的基本工具,使用一系列圖形來展示故事如何展開,以及相應的場景設計。

△故事板(Storyboard)

在基礎故事板完成後,AI系統可以根據故事和場景的設計,迅速填充所需的細節,加速整個創作進程。以前這些工作都需要初級製作人員耗費大量時間完成。

除了加速基礎製作過程,最終成品的微調也可以藉助AI系統完成。

比如製片人可以使用演員的數字模型對場景進行調整,而無需重新拍攝。

例如,轉動某人的頭或稍微改變他們的表情;當然,如何說服演員留下自己的數字模型成爲一個新的挑戰。

△《奪寶奇兵5》中對哈里森·福特年輕時代的數字還原

△《雙子殺手》中“數字孿生”的威爾·史密斯

還有一種應用類型,就是使用不同語言爲演員配音。

人工智能可以使音頻聽起來帶有意大利語或德語的口音或風格,甚至可以相應地調整演員嘴脣的運動。

AI模型如果輸入足夠的數據,是不是可以在沒有真實演員參與的情況下,憑空製作出全新的電影、或者哪怕是一個片段或一個場景——這樣的思路想想就令人興奮或是戰慄——當然,你的情緒取決於你所處的位置。

AI公司並不同意好萊塢某些從業者們的負面看法,畢竟他們生來就是要取代別人、而不是被取代的。

這讓我想起那個膾炙人口的故事:一頭駱駝在寒冷的晚上對帳篷裡的人類說,我可以把頭伸進來嗎?但現在,不論帳篷裡的人願不願意,駱駝都已經把頭伸進來了。

幸運的是,在經過將近150天的罷工後,勞資雙方終於達成了一致,並在9月25日公佈了雙方的臨時協議。

△WGA與代表電影公司進行談判的AMPTP達成的”臨時協議“

2天前,WGA以壓倒性多數投票結果通過了這一協議,正式結束了好萊塢歷史上最長的勞資糾紛,保障雙方能平平安安展開接下來三年的合作。

從目前公佈的內容來看,雙方都做了一些讓步,其中資方的讓步更大一些。

PART

01

首先是錢的方面。

WGA提出的方案將爲編劇每年增加4.29億美元的收入,資方提出的修改意見只會爲編劇每年增加8600萬美元的收入。最終雙方達成的協議將爲編劇每年增加2.33億美元的收入。

PART

02

流媒體的“重播“收益得到了保障。

製作預算爲3000萬美元及以上的劇集,編劇將獲得18%的薪資提升。對於播放長尾期間的報酬比率增加26%。

PART

03

針對“迷你編劇室”,WGA 要求每部劇至少有六名編劇。

根據協議,資方同意爲6集劇集聘用三名編劇,爲7至12集劇集聘用五名編劇,13集或以上劇集聘用六名編劇 - 除非系列中的所有劇集均由單一編劇完成。

PART

04

在工作穩定性方面,對編劇最低限度將“保證至少連續工作 10 周”。

在劇集獲得批准後,必須保證編劇至少 20 周的最低工作時間,或批准後持續跟隨劇集製作直到結束。

PART

05

在互聯網時代,數據是一切優化的起點,也是工作最終的考覈目標。

以前Netflix 和 Hulu 等流媒體通常不會發布單個節目或電影的收視率數據。WGA表示,如果不能夠透明獲得收視數據的細節,就會阻礙編劇公平地與資方協商報酬。

在這次協議中,資方同意向 WGA 提供“自制高預算流媒體節目(例如 Netflix 原創劇集)在國內和國際上的播放總小時數”。但WGA必須對信息保密,不向公衆和媒體披露。

PART

06

在AI應用方面,WGA獲得了資方的一些讓步。

包括AI生成的文學材料不能被視爲人類撰寫的文學材料,公司不能要求作家在寫作時使用 ChatGPT 等人工智能服務,等等。

PART

07

在AI應用使用編劇們的勞動成果進行訓練方面。

WGA申明:對於禁止利用編劇的勞動成果來訓練人工智能方面,公會保留解釋權。換句話說,WGA 保留了AI使用現有劇本訓練AI系統的集體談判權。

人工智能技術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其應用範圍和應用深度基本上是不可預測的。

根據目前達成的協議,

雙方承認(生成式AI)使用的法律環境不確定且正在迅速發展。

資方和WGA同意在合同的三年期限內每年至少舉行兩次會議討論AI應用方面新的問題。

可以預見,如果未來三年內生成式AI技術取得巨大的突破性進展,資方和WGA恐怕還將重新就AI應用展開新一輪角力。

三年後,編劇大罷工仍然可能再次上演。從我對生成式AI發展的瞭解,這種突破產生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我們已經進入了AI顛覆一切的時代,請坐好扶穩。

< End >

特約作者

@我是二姐夫

超過20年IT與高科技行業經驗,曾就職於埃森哲、甲骨文、微軟等科技企業,深耕通信、媒體、互聯網和電商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