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多科技四面楚歌

“自動駕駛量產落地先行者!”這是禾多科技官方網站打出的口號,而如今禾多科技面臨的困境,多少讓這句話變得有些諷刺。

記者日前從多個渠道獲悉,曾經的自動駕駛明星企業——禾多科技已經出現經營困難,陷入四面楚歌的局面,而導致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恰恰是量產能力的不足。

01 最難的自動駕駛公司

近日,有媒體從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瞭解到,禾多科技被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法院列爲被執行人,執行標的46606元,立案時間爲2024年7月3日,案號爲“(2024)粵0114執6856號”。

這並非禾多科技惟一的一個執行人信息。根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披露,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也將該公司列入被執行人名單,案號爲“(2024)京0108執16203號”,立案時間爲2024年7月12日,標的爲284878元。

除了經濟糾紛,禾多科技還被爆出拖欠員工工資以及合夥人離場等負面消息。

有爆料稱,在某社交媒體上,一位認證爲禾多科技員工的網友吐槽:“禾多科技,今天20日了,這個月社保能交嗎?能發工資嗎?”有人評論稱:“公告說3月31日24時前發工資,但是3月31日哪有24時啊,那是4月1日的0時,4月1日是愚人節,這是預祝大家愚人節快樂呢。”

此外,還有自稱禾多科技蘇州公司員工爆料:“蘇州這邊已經通知不發工資了,改成5月底補齊。”也有部分網友爆料:“禾多管理層半年沒拿工資,受不了的都走了”、“去年第三、第四季度的班都白加了。”

雪上加霜的是,禾多科技的重要合夥人,禾多科技高級副總裁、合夥人蔣京芳已經確認離開禾多科技,而且帶着團隊部分核心人員,加入到知行科技。

《中國汽車報》記者聯繫到禾多科技內部人士,獲悉網傳的消息基本都是真實情況,禾多科技當前確實處於困境之中。

自動駕駛公司在2024年的日子確實不好過,普遍存在營收不足、持續虧損的情況,但也有一部分公司通過上市等方式來緩解短期的壓力,至少還不至於發生欠薪以及成爲被執行人的情況。相對比來看,禾多科技面臨的形勢最爲嚴峻,可能是2024年最難的自動駕駛公司之一。

02 孱弱的量產交付能力

曾幾何時,禾多科技也是風光無限的明星公司。禾多科技自成立之初,便將目光聚焦於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與量產落地。公司名字中的“禾多”二字,寓意着通過自動駕駛技術推動人類移動出行的美好願景。禾多科技選擇了一條漸進式的發展道路,將前沿人工智能技術與汽車工程技術相結合,致力於推動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大規模量產落地。

該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倪凱擁有深厚的學術背景和豐富的從業經驗。他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自動化專業,研究生就讀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並曾在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攻讀計算機博士。在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工作期間,倪凱創建了百度的無人駕駛團隊,負責無人車研發和部分高精度地圖的工作。這些經歷爲禾多科技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禾多科技曾經被廣汽看好。2021年,禾多科技宣佈,公司與廣汽資本簽署投資協議,公司成功獲得C1輪融資。2022年,廣汽集團通過廣汽資本領投完成了禾多科技的C2輪融資,用於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創新開發、規模化量產等領域,C輪融資總計資金額1億美元。2023年7月,禾多科技宣佈完成人民幣3億元C3輪融資,由廣東粵科金融集團和廣汽資本共同領投。據此,該公司的C輪融資總金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廣汽集團累計斥資近4億元人民幣參與了對禾多科技的C輪投資。

能抱上“甲方爸爸”的大腿,是讓其他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極其羨慕的一件事,因爲對於這類公司來說,只有源源不斷拿到整車的定點項目,纔能有營收,繼而活下來。

此前,曾有傳聞,禾多科技“行泊一體”智駕系統會在2023年搭載於廣汽新能源車型;“軟硬一體”智駕方案搭載於奇瑞新能源車型。此外,禾多科技還會爲東風風神新車提供L2輔助駕駛的智駕軟件開發服務,全面提供“軟硬一體”智駕解決方案。

但禾多科技顯然沒把活幹好。截至目前,其智駕方案並未成功搭載於任何一款量產車型上。有消息稱,禾多科技雖然與廣汽簽下合作協議,但並未與廣汽達成更深度的智能駕駛全棧合作,其給廣汽提供的不是完整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禾多科技在其官網官宣的信息有其自主研發的HoloArk 1.0自動駕駛域控制器、HoloIFC 2.0智能前視相機搭載在奇瑞星途星紀元ES上以及HoloIFC 2.0智能前視相機搭載在東風全新智能新能源品牌奕派旗下首款轎車奕派007上。但因爲孱弱的交付能力,禾多科技的智能駕駛定點項目已經被其他公司“撬走”。

03 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

在禾多科技之前,確實有“跌倒”的自動駕駛公司。2022年10月,明星企業Argo AI宣佈關閉解散,員工和部分零部件由投資方福特和大衆汽車公司接收。2023年3月,專注卡車業務的Embark宣佈裁員和結束運營,創始人在內部信中表示:“資本市場已經背棄了沒有盈利能力的公司”。

“整體大環境確實對自動駕駛公司不夠友好,但禾多走到今天的地步,確實有些出人意料。”在一位業界人士看來,禾多科技不應該如此,畢竟當年和他類似的公司還是有幾家在迅速成長。

最具代表性的企業就是Momenta。Momenta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在清華校友曹旭東的帶領下,這家企業“用兩條腿走路”,既做L4高級自動駕駛,也做L2量產輔助駕駛。

目前,Momenta已與世界排名前十的汽車集團,包括通用、奔馳、豐田、上汽、比亞迪開展了量產合作。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經拿到10家量產定點項目,覆蓋30款車型。其中,已經量產的車型項目包括智己汽車、路特斯、騰勢、仰望、昊鉑等。截至2021年,Momenta已共計完成7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12億美元(約超87億元)。

“爲什麼Momenta可以脫穎而出?”一位業界人士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Momenta埋頭苦幹,把上汽智己的量產項目幹成了,這爲其打開了整車企業的大門。”據悉,在智己項目2022年交付之後,Momenta正式開始大量收到車企量產項目。

那麼,爲什麼禾多科技沒有把量產項目如期幹成?有業界人士透露,禾多科技的“人禍”可能是主要原因,暗指公司管理混亂,導致量產交付卡殼。

倪凱曾經預測:“2025年後,就得判斷黎明和黑暗了,不管走什麼路線的玩家,都要跑通商業模式。”這個判斷或許沒錯,但問題是,禾多科技還能撐到2025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