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出現地震雲,後真發生了地震。爲何專家說二者沒有直接關係?

近日,合肥的不少市民肯定觀察到,天空中懸掛着異樣且壯觀的雲層,磷狀或者片狀的幾乎覆蓋了整個天空,有不少民衆將其視爲“地震雲”。而在9月25日晚,合肥果真發生了3.9級的地震。於是合肥市民衆說紛紜,但是相關專家作出瞭解釋,說“地震雲”和地震並沒有直接聯繫,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地震雲的由來

地震雲是一個非氣象學中雲體分類的概念,它指的是在地震前後,地震震中區域或其附近天空中出現的特定雲層現象。這個概念的產生和過程,涉及了多種觀察、理論和爭議。

地震雲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一些地震前後的雲層觀測。例如,日本奈良市市長鍵田忠三郎在1948年注意到奈良市上空出現的一條異常雲帶,之後不久,距離奈良較遠的福井地區發生了大地震。他因此將這種雲命名爲“地震雲”,並認爲其出現可能與地震有關。

類似的觀察和記錄在世界各地也有出現,這些觀察結果逐漸形成了地震雲這一非正式分類。

從形態上看,能夠歸爲“地震雲”這一類的雲層,主要具有這樣的特點:其形態多樣,常見的有云團、隆起雲、雲間隙和光暈等,其中最爲人熟知的是形似稻草繩狀或條帶狀的雲。這些雲層有時呈現出異常的顏色和形狀,且在天空中較長時間不消失。

地震雲形成的相關理論解釋

儘管地震雲的概念已經存在多年,但其形成機制至今尚未有定論。目前,存在多種理論試圖解釋地震雲的形成過程,比如:

熱量學說:該理論認爲,地震即將發生時,地熱聚集於地震帶,或因地震帶岩石受強烈應力作用發生激烈摩擦而產生大量熱量。這些熱量從地表面逸出,使空氣增溫產生上升氣流,在高空形成地震雲。

電磁學說:地震前岩石在地應力作用下出現“壓磁效應”,引起地磁場局部變化。地應力還使岩石被壓縮或拉伸,引起電阻率變化,使電磁場有相應的局部變化。這些變化影響到高空電離層,導致電離層電漿濃度銳減,從而使水汽和塵埃非自由有序排列形成地震雲。

地殼變形與地下水位變化:地殼變形和地下水位變化會引起空氣中水汽的濃度和壓強變化,從而導致雲層的形成和變化。這種理論側重於地殼活動對大氣環境的間接影響。

核輻射說(或稱“地震的核爆炸假說”):地球內部產生的輻射釋放大量穿透力極強的離子穿過地殼進入大氣,在適宜條件下,水滴沿輻射軌跡凝聚成雲,形成地震雲。這一理論較爲邊緣,尚未得到廣泛認可。

地震雲與地震有無關聯性?

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地震雲與地震之間的確沒有直接關聯性,筆者認爲:

一方面是科學原理不符:地震是地殼內部應力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突然釋放所產生的振動,主要發生在岩石圈內部。而云層的形成和變化則主要受到大氣圈中氣象條件的影響,如溫度、溼度、風向等。這兩個過程發生在地球的不同圈層,遵循不同的物理和化學規律,因此沒有直接的科學依據表明它們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另一方面是缺乏實證支持:儘管有許多關於地震雲與地震關聯的民間傳說和觀察記錄,但科學界尚未發現能夠證明這種關聯性的確鑿證據。大量的科學研究和實踐觀測都未能證實地震雲可以作爲地震預測的有效指標。

此外,雲層成因複雜多樣:雲層的形成和變化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地形、氣候、季節等。即使在地震前觀察到某些異常的雲層現象,也很難確定這些現象是由地震引起的,還是由其他氣象因素導致的。

那麼,爲何有些地震發生前,還會有非常類似的“地震雲”產生呢?

筆者認爲,一個是巧合現象:在某些情況下,地震前的確可能出現一些異常的雲層現象。但這很可能是由於巧合造成的,即這些雲層現象與地震的發生在時間上相近,但並無直接因果關係。

同時,人們心理作用影響:人們對地震的恐懼和關注往往會導致對地震前兆的過度解讀和誇大。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可能更容易將一些常見的雲層現象與地震聯繫起來,從而產生地震雲的錯覺。

最後一點,二者可能存在的間接聯繫。儘管地震雲與地震之間沒有直接關聯性,但地震前的地殼活動可能會對大氣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地殼變形和地下水位變化可能會引起空氣中水汽的濃度和壓強變化,進而對雲層的形成和變化產生一定的影響。然而,這種影響是複雜且難以預測的,並不能作爲地震預測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