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助降死亡風險 研究揭最佳飲用時間
想從喝咖啡來獲得最大健康益處,選對時間很重要。(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想從喝咖啡獲得最大健康益處,選對時間很重要。對此,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引述研究指出,把咖啡集中於早晨(上午4時~11時59分)時段飲用,可能比全天分散喝,更能有效降低心血管與全因死亡風險。
醫師王介立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過去許多研究都集中在咖啡攝取量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死亡風險的關係。不少結果顯示,中度咖啡飲用(約2~3杯/天) 與較低的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風險有關。然而,這些研究並沒有進一步分析,一天之中何時喝咖啡對健康的影響。
王介立接着說,根據美國杜蘭大學所做的一項研究,針對咖啡飲用時間對死亡風險的影響,探討飲用時間是否會修飾(modify)咖啡總攝取量與死亡之間的關係。該研究使用NHANES資料(1項美國代表性健康與營養調查),排除懷孕、熱量回報過高或過低、診斷過心血管疾病或癌症者,共納入4萬725名18歲以上成人,分析1999~2018年,追蹤至2019年底,觀察參與者中位數近10年死亡狀況。
此外,王介立說,研究人員爲了確認「羣集分析(clustering)」出的咖啡飲用時間模式是否具穩定度,也從其它2個子研究收集7天飲食日記資料,進一步外部驗證。依1天24小時,將咖啡攝取分成,早晨(4時~11時59分)、下午(12時~16時59分)、晚上(17時~隔日3時59分)。透過2步驟羣集分析,自動辨識出咖啡飲用時間,最明顯且最穩定的分羣。其中36%屬於早晨型,只在早晨喝咖啡者;16%爲全天型,從早到晚都會喝咖啡;以及48%不喝咖啡。
王介立指出,研究結果發現,比起不喝咖啡者,早晨型的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大幅降低,但癌症死亡在統計上未達顯著降低。而全天型與不喝咖啡者相比,在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上皆未出現統計上顯著的降低風險,無法確認存在保護效果,且癌症死亡也沒有顯著關聯。
除了飲用時間外,王介立說,該研究也針對飲用量(0~1杯、1~2杯、2~3杯、3杯以上)和早晨型、全天型進行交互作用分析。結果顯示,早晨型即使喝3杯以上,仍和較低的全因死亡與心血管死亡風險有關;全天型則是各種杯數都沒有顯著的保護效果。推測可能與以下3種機制有關:
1、生理節律與睡眠:咖啡含咖啡因,下午或晚上喝可能會打亂睡眠與內在生理時鐘,進而削弱咖啡本身可能帶來的益處。而早晨喝咖啡則較符合自然睡醒作息,從而比較不會干擾夜間褪黑激素分泌。
2、抗發炎、代謝效應:咖啡富含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多酚),能帶來抗氧化、抗發炎效果。而早晨是一些發炎標記物自然較高的時段,若此時透過咖啡成分的抗發炎作用,可能對心血管代謝更有幫助。
3、生活習慣的標記:不排除早晨型咖啡使用者整體生活型態較健康,例如早起運動、均衡飲食、晚間規律就寢等。雖然研究已試着校正多種混雜因子(年齡、BMI、抽菸、飲食分數、睡眠時數等),但仍可能有殘餘混雜(例如是否輪班、起牀時間等)。
最後,王介立強調,該研究爲觀察性研究,無法得出「早上喝咖啡導致壽命更長」的直接因果結論,而只能說有關聯性和統計上顯著結果。然而,在已知咖啡具保護作用且對身體安全性良好的前提下,本研究倒是提供了值得思考的生活方式,建議若想追求咖啡的健康效益,應儘量在早晨喝完,下午或晚上少量或不喝。不過,仍要考量個人身體狀況與敏感度,並維持整體健康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