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國土面積僅南韓40% 不靠農民卻憑「1特徵」成全球前兩大農產品出口國
荷蘭之所以被譽爲「農業強國」,並不是因爲「農民」。 示意圖/ingimage
事實上,荷蘭之所以被譽爲「農業強國」,並不是因爲「農民」, 而是「商人」。荷蘭的國土面積只有南韓的40%,相當於慶尚北道和慶尚南道的面積總和,卻能夠與美國並駕齊驅成爲全球前兩大農產品出口國。
如果仔細分析荷蘭的農業結構,就會發現它具備有別於其他國家的特徵。荷蘭的農業是利用中介貿易,意思是並非直接種植和出口農產品,而是從其他國家進口農產品之後,進行分類和加工,再出口給需要的國家。
本文出自《晶片、能源、巧克力》
根據荷蘭統計局CBS的數據顯示,2019年荷蘭總共進口了110萬公噸的未加工可可豆,成爲全球最大的可可豆進口國。
從金額來看,約爲161億美元。以這種方式進口的可可豆當中,有四分之一立即轉售至第三國,無需任何額外加工,其餘的則加工製成可可粉和可可脂再出口海外。
據推測,這種中介貿易形式的農業被認爲是荷蘭商人的心血結晶。17世紀當荷蘭商人在美洲發現可可豆時,他們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最好在他們的殖民地生產可可豆再出口到其他歐洲國家,而不是自己種植。
從那時起,荷蘭投入可可豆貿易,如今它是世界第一的可可豆進口國,進口了全球30%的可可豆。
當然,對於環遊世界尋找貿易商品的荷蘭商人來說,可可豆並不是唯一的選擇。以佔荷蘭出口農產品最大比例的菸草爲例,出口量達89萬噸,而菸葉進口量達120萬噸,菸草出口業績完全來自於進口菸葉的加工;在咖啡領域,荷蘭也是世界第五大進口國。
鬱金香等象徵荷蘭農業的園藝領域也不例外,出口到歐洲鄰國的玫瑰數量比他們自己直接種植的玫瑰還多,這就表示出口的玫瑰有很大一部分是從海外進口之後再出口。
荷蘭農產品的出口地區也日益多元化。最初,向荷蘭進口農產品的地區大部分是歐洲國家:鄰國的德國佔荷蘭出口總額的25%、比利時佔11%、英國和法國各佔9% 和8%, 歐洲國家共佔出口總額的76%。但近年來,荷蘭對中國等亞洲地區的出口量正在顯著增加中。
(本文出自《晶片、能源、巧克力》作者:樸正浩 譯者:張亞薇 )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