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童子賢提「核綠共存」!看義大利重啟核電有6意義
臺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童子賢。 記者邱德祥/攝影
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倡議臺灣能源政策應「核綠共存」,不僅能滿足低碳發電需求,也能扶持綠電,並保存「戰略產業」農業,談到廢核35年的義大利7月宣佈重啓核能,童子賢直言義大利此舉是爲追趕減碳進度,並擺脫過度倚賴太陽能供應國風險。
他7月19日受邀文官學院「高階文官培訓」專題演講,迴應學員提問「能源議題」,他表示能源不是隻有煤炭或核能選項,還有電價高低選擇,更牽涉重要的「國土規劃」層次,權衡對國土、農業、環境、生態的影響。
童子賢巧妙以7個連續反問代替作答,他說「在座諸位都是中華民國高階文官,領導各個局、司、處。我想請問諸位心中的國土規劃面貌如何?想要把國家環境、生態、景觀帶往那一個方向?」他詢問「如果有一天嘉南平原上金黃稻穗隨風搖曳的景觀消失殆盡,這是各位樂意見到的?」「如果臺東池上秋收美麗的稻田中間夾雜着很多太陽能板,這是我們準備面對的?」他也問到「如果我們糧食短缺了,稻田轉成太陽能板發電之後,再也轉不回來了,怎麼辦?」「25年後必須廢棄的巨量太陽能廢棄垃圾,面積有二個臺北市的大小,我們要怎麼處理?」「現在的能源政策,準備帶給我們怎樣的國土面貌?我們準備好了嗎?」
童子賢說,他免不了羨慕與借鏡進步繁榮又景觀美麗的歐洲國家,如法國、芬蘭、比利時、瑞士。這些國家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核綠共存」,提供低碳電力,也兼顧農業、糧食、景觀地貌及經濟繁榮。
這些國家有的地狹人稠、又經濟繁榮(瑞士、比利時),有的廢核之後又決重啓核能(芬蘭、義大利),法國驕傲於核能科技,目前有65%核能發電,並得以保存當地的生活方式與農業文化,比如波爾多、勃艮第的葡萄園。而比利時、芬蘭、瑞士核電使用比例也有40%、42%、34%。
童子賢說歐洲國家經驗值得借鏡,適當的以使用核能來調節綠能,減少大面積太陽能對環境的衝擊。童子賢認爲臺灣在國土規劃中,也能保留下珍貴的農業文化、糧食生產與農村生活空間,甚至保留觀光資源,透過一個很好的「黃金比例」能源選擇。
童子賢說核能發電的關鍵優點是「佔用的土地面積非常的小」。他說一座核三廠年發電量160億度,而所佔面積不過是長寬一至二公里的空間。但太陽能面板要達到同樣的發電量,需要約154平方公里的驚人土地面積(或換算爲1萬5399公頃)。*他提醒這個計算基準是以相關單位公佈每1000公頃的太陽能面板可得到1GW裝置容量,一年可獲得發電量10.39億度去計算。
童子賢說,太陽能耗費臺灣珍貴的土地實在太大,1萬5399公頃太陽能板面積大約等於0.57個臺北市大小(臺北市面積27180公頃)。但佔地如此廣的太陽能,只能供應臺灣2023年用電需求2821.4億度的5.67%,而且每25年汰換一次,又要重來。
童子賢表示,較好的選擇是讓效率極高的核能發電來幫忙,以「核綠共存」組成發電,減少環境與土地、農業、生態的衝擊。
他指出,前一週7月14日義大利總理梅洛尼與環境和能源安全部長弗拉廷才慎重宣佈「重啓核能」。童子賢認爲,義大利首長此次談話意義重大,論點發人深省,因爲這是義大利廢核35年後,第一次下定決心重返核能。
童子賢引用外電報導:「義大利梅洛尼政府宣佈推動核能的同時,也宣佈對太陽能的大量發展實施新的限制,認爲會威脅義大利的糧食安全。政府同時說,接獲許多義大利國民抱怨太陽能光電板設置在田野,破壞了國家美麗的湖光山色。」
童子賢表示,義大利的新能源政策與國土規劃大轉彎,決心「重啓核能」以保護農業、糧食、美麗的平原丘陵、森林湖泊。也減少對中國生產的太陽能面板的依賴。他歸納義大利「重啓核能」記者會提到6個重點:
一、義大利政府主張「核綠共存」。童子賢開玩笑說這個政策看起來是一個「展核、降綠、減氣、減煤」的能源政策。
二、重啓核電以降低太陽能板的使用。
三、限制太陽能板,以減少威脅農業與糧食生產。
四、避免太過依賴中國提供太陽能板,因爲擔憂受到商業與政治操控。(注:中國大陸的太陽能板佔全球市佔率80%以上)
五、減少太陽能板,以保護美麗的湖光山色,也維護觀光資源。
六、童子賢還認爲義大利政府沒有提到的「潛臺詞」是,義大利廢核之後,減碳進度嚴重落後,現在要努力追回來。
根據聯合國IPCC資料,歐盟「低碳發電」已達到67%,而義大利目前只有17%,嚴重落後歐盟多國。
童子賢說,芬蘭在2023年4月也宣佈重啓OL3核電廠,以因應俄烏戰爭帶來的能源供應壓力。童子賢指出臺灣地狹人稠,每一吋土地都很珍貴,芬蘭的決策值得我們參考。
他建議3+3+4能源配比方案,讓「核綠共存」避免臺灣土地承受太重的太陽能板鋪設壓力。
他也提醒地球暖化後,應預防全球會有糧食生產危機。他觀察2021到2022 年疫情期間,包含俄羅斯、烏克蘭、印度、越南、馬來西亞都曾經管制大麥、小麥、稻米、雞肉的出口,未來糧食恐怕會成爲另外一種戰略物資,臺灣難得擁有自主的農業生產,他認爲應該要對農業重視、協助、保存,把農業當做是「戰略產業」。
他相信「核綠共存」纔是好的規劃,因爲可以滿足低碳發電,又能更好的保存農業、扶持綠電、提高能源韌性,會是一個非常平衡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