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一廢燃料棒首束移「幹貯場」新家 下步拿出爐心724束

幹貯場拿到新北核發水土證明後,核一廠今起進行用過燃料運貯測試(熱測試),首批把冷卻池內的2筒112束移出,先做資料分析,後續再移出其他燃料棒。(臺電提供)

卡關11年的核一室外幹貯場獲新北點頭後,臺電今(23)終於把存放燃料池內的用過核燃料棒移出,送到幹貯場存放。臺電表示,今起進行用過燃料運貯測試(熱測試),規劃先移出兩筒112束。後續蒐集相關數據及資料分析,等核能安全委員會發給幹貯設施運轉執照,即可着手將還放在兩部反應爐內的燃料棒逐步移出。

核一廠發電完的核燃料棒共6874束,目前放兩個地方,主要在燃料池內冷卻,但有724束燃料棒放在2部反應爐內未移出。核一干貯場最多可放1400束燃料棒,大概可存放2成廢燃料棒,剩下的仍需再蓋室內幹貯場存放。

幹貯場需經過冷測試及熱測試。2012年11月時臺電就已完成冷測試作業(整體功能驗證),但實際燃料裝填、吊卸、搬移、貯存等熱測試作業,卻是要等到核一廠幹貯場於今年10月15日,獲新北市府正式核發水土保持計劃完工證明後,才能開始執行,慢了12年。

臺電說明,熱測試過程包括移出兩筒用過核燃料,以每筒可裝填56束核燃料來說,共計112束,會進行相關數據蒐集與安全分析。後續將向核能安全委員會申請幹貯設施運轉執照,取得後即可將兩部機反應爐內的核子燃料棒逐步移出。

至於安全問題,臺電說幹貯場是將用過核子燃料置入密封鋼筒內,填充惰性氣體後加以密封,再將密封鋼筒置入混凝土護箱。藉由金屬及混凝土做爲屏障,隔絕輻射與外部接觸。並藉空氣自然對流作用,讓熱量移除,完全不需要使用到水來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