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綠能難產 下游供應鏈沒飯吃
區塊開發遭遇挑戰的同時,潛力場址風場則持續有好消息傳出。圖/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長陳建仁5月7日視察海洋風電強調,科技產業的「護國神山」需要「護國綠能」來支持,未來科技發展纔會愈來愈好。然近期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卻吵得沸沸揚揚,先是3-1獲配廠商集體向政府強調,風場成本飆升、融資困難與國產化挑戰,導致專案難以執行;後有3-2選商期間原本應嚴格保密的審查流程,卻頻頻走漏消息,甚至連審查過程都被單一媒體獨家披露,經濟部在週末趕緊發新聞稿澄清。
區塊開發遭遇挑戰的同時,潛力場址風場則持續有好消息傳出。海龍離岸風電計劃上週宣佈完成海上變電站水下基礎安裝,進度多舛的允能雲林離岸風電計劃近日也宣佈風機安裝船抵臺。
此外,沃旭能源更是在兩週前舉辦典禮慶祝大彰化一期離岸風場完工。沃旭能源並表示:下一個大彰化二期進度也一切順利,可望在2025年底前完工。該風場總裝置容量達920 MW,未來20年的電力已全由臺積電承購。
大自然能源電業總經理簡銘賢認爲,市場廣傳沃旭大彰化二期CPPA價格相較於現在低非常多,推測其原因除沃旭本來在風場建置就有豐富的經驗外,且大彰化二期也無國產化義務的綜合效益所致。「雖然不能確定所有細節,但在所有建置成本均大幅調漲情況下,這張CPPA的商務條件,恐怕後無來者」。
區塊開發能否延續潛力場址榮景和行情,挑戰已浮現。根據區塊開發3-1及3-2規則,國產化比重成爲唯一評選標準。有離岸風電從業人員透露:大家都心知肚明「先承諾高分、得標後再喬」,政府大概也不會管。
因此,開發商將負擔更高的國產採購成本,或者直接將國產化罰則列在建造成本中向董事會呈報,國產化政策能否轉化成訂單不得而知,但最終都須寄望簽下更高價的CPPA來增加風場營收。不過,企業買家對3-1期的綠電價格感到卻步,遲遲不肯簽署CPPA。而風場無法獲得明確收益,又難以跟銀行融資。
有地方廠商向記者坦言:近期有跟立委陳情表示「現在就像是在鬼打牆」。整個3-1專案進度幾乎停滯不前,經濟部乾脆通案將3-1併網年度延展一年。「很多下游供應鏈已經在喊快沒飯吃了」。另經記者向一位科技業高層查證,其僅低調錶示:會在拜會郭部長時說明目前困境,希望不要再重蹈覆轍。「大家表達的動作要大、要快,否則2026以後會有一段不穩定的綠電空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