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鷗專欄-國民素質的「抗戰」還沒結束

如果「舊山河」僅僅是國土,這個題目應該離我們遠去;但如果將「舊山河」比作國民觀念素質,則這個話題具有保障抗日戰爭勝利果實,告慰烈士在天英靈的意義。

70年前,中國堅持了14年與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與國力裝備相差懸殊的日本打了22個會戰,犧牲了300多萬將士和260多位將軍,打得鬼子豕突狼奔,屍橫遍野,消滅他們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國軍人英勇頑強不僅驚天地泣鬼神,甚至連他們的對手都爲之肅然起敬,從楊靖宇張自忠,有太多烈士的犧牲引來日本軍人的由衷感嘆與欽佩。中國的抗日戰爭沉重地打擊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的囂張氣焰,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軍民不屈不撓的英勇氣概也是我們這個民族最爲寶貴的精神財產,如果說岳飛那個時代的「朝天闕」是對着皇帝和皇宮的跪拜叩首,那麼今天的「朝天闕」則應該是表達對抗日軍民永遠的崇敬。因爲他們的爲國奉獻和犧牲不僅保住了中華民族生存空間,更是爲我們後人樹立了道德靈魂標竿

70年前硝煙已經消散,但是,這場戰爭留在中國人心頭傷口不僅沒有收口,而且始終存留在那裡,一觸及就要流血。所以在過去幾十年中,一有風吹草動,就有抗日遊行,抵制日貨,甚至砸毀國人日產轎車。這些反日情緒有其可以理解的一面,特別因爲日本官方對侵略罪責反思不到位,但是,這種行爲卻實在不敢恭維。因爲打敗對手的最終目標不是消滅他的肉體,而是讓他在精神上匍匐下來。而要做到這個份上,則必須是我們在所有的方面,特別是國民的觀念素質都要比日本好。表現在我們城市整潔、環境保護產品質量品牌與國民的團結、敬業與謙和都遠遠超過他們,我們才能告慰先烈說,我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沒有國家再敢低估和輕視我們。反過來,則無論我們的經濟體量有多大,軍事裝備有多先進,我們可以贏得戰爭,卻無法贏得對手由衷的敬佩,勝利旗幟上的光芒燦爛就達不到應有的程度。

70年前中國不得不承受巨大代價,以空間換時間,並最後勝得慘烈,勝得命懸一線。其原因固然在於裝備落後,國力不強,但也一定與國民的觀念與素質的差距有關。唯予不信,請看甲午海戰的失敗。北洋水師堅船利炮大多自德國進口,比較日本的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北洋水師仍然悲壯慘烈地失敗了。可見,最終決定戰爭勝負的不僅是國力和裝備,更是國民觀念和素質。不能設想,散漫、孱弱和皇權思想嚴重的國民能夠與上下一心,野心勃勃,志在擴張的虎狼抗衡,甚至正是因爲大清國民的狀態,蕞爾小國纔敢犯邊入侵,否則,他們會因爲勝算不大,而不敢輕舉妄動。

當然,國民的觀念與素質歸根到底是既定製度的映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以後,民氣大振,國力驟強,而大清則顢頇迂腐,積貧積弱,所以大清的落敗和70年前的險勝,早就爲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所預見。儘管制度決定國民觀念和素質,但此兩者並非完全同步。我們現在的國民觀念與素質就滯後於制度的改革開放,甚至計劃體制對國民的負面影響還在改革中的體制中表現出來。正因爲如此,我們現在國民的觀念和素質有着太多的令人不堪,表現爲貪腐氾濫、潛規則囂張,環境生態污染破壞嚴重,不與陌生人說話,哄騙忽悠成風

正因爲如此,許多去日本旅遊的人,因爲瞧不起他們,而黑着臉去,更因爲發現了觀念和素質的差距,所以紅着臉回來。臉紅是趕上和超越的前提和動力,卻不是趕上和超越的本身,只有實現趕上與超越,我們才能告慰抗戰犧牲將士的在天之靈,才能使我們的對手口服心服,才能讓潛在的對手不敢小覷我們,才能使抗戰在70年後成爲終戰之戰。

正是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只從做人基本道德與教養小處入手,而不談屹立崛起等宏大目標,所以是「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作者爲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金融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