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太難了,都市人現在最愛的是「原地龜速跑」

封面

輕鬆快樂,溫和不累,不傷膝蓋,無場地限制,任何人都適用……踩中打工人每個痛點的懶人運動救星,它真的來了?

最近,在被眼花繚亂的戶外主流運動夾擊之下,悄悄流行起了一種門檻超低、沒有時間空間限制、溫和不累又快樂、看起來極其適合懶人的運動——超慢跑。顧名思義,就是超級慢的慢跑。

這項運動,在馬拉松精英跑者的圈子裡,比大衆平臺更早流行。被用作交叉訓練,以突破瓶頸,提升成績。

對於跑步小白,它也頗具吸引力。春見跑步俱樂部創始人石春健,從2020年開始在社交媒體上講解超慢跑知識,兩年多,線上線下的收費學員就累計超過了2000人。

在小紅書,超慢跑的標籤,有6000萬次瀏覽,抖音的#超慢跑話題吸引了超過2萬人參與,6.8億次播放。而它最近一次的破圈,源自陳嘉樺Ella在6月的一次活動上,向在場觀衆的推薦。根據Ella說,她爸爸堅持了三個月,血糖血壓膽固醇都有所降低,腹部的脂肪也減少了。

而做到這一切需要的只是,原地跑跑而已?

像摸魚一樣快樂跑步

看起來像鬧着玩,其實超慢跑真的是項科學運動。

它起源於60年代的日本,當時主要是爲了受傷運動員的恢復,以及讓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提升運動量。出處衆說紛紜,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近20年的最大推手和理論支持,來自福岡大學運動科學教授田中宏曉。

田中爲它起名niko niko running。在日語中,niko niko是微笑的意思,因爲田中認爲,最健康的慢跑,是可以在保持微笑的情況下進行。

圖源田中宏曉超慢跑官方網站

至於究竟要多慢,通常速度穩定在每公里10到15分鐘即可。根據田中的定義就是,“速度甚至可以慢到被快步走的上班族超越,這就是超慢跑。”

如果再具像化一點,那就是擺脫800米體測噩夢時候的呼吸困難,能和朋友一起面帶笑容邊哼歌、邊聊天的跑步速度。

目前,超慢跑的主流形式有兩種。第一種是戶外超慢跑,也就是心情愉快、輕鬆不喘的龜速前進。Tik Tok上也有運動博主用網球來衡量。如果你可以一邊玩球一邊跑,那麼速度就正好。可以看出,這種超慢跑的速度其實沒有特別明確的標準,一切以自己的感受爲準。

第二種原地超慢跑,則在中文世界更加流行。它是在原有的超慢跑基礎上進行改良,有着非常簡單清晰、易於掌握的規則:保持步頻180bpn,小步伐+高步頻,原地奔跑。看起來像是速度更快的原地踏步。

在B站隨便找一組專門的BGM,跟着噠噠噠噠的規律節奏,換好適合運動的衣服,就可以即時開跑。對於場地器械,真正做到幾乎沒有任何要求。

圖源B站超慢跑BGM視頻封面

運動時長也沒有限制,在自己的承受範圍裡慢慢適應、提升即可。跑起來的狀態,用超慢跑圈流行的8字口訣就是:不酸、不痛、不硬、不喘。

至於動作標準,據田中宏曉解釋,超慢跑時應該想像自己是木偶被線拉着,挺直身體但不要施力;利用手肘的力量,將手臂往後擺動;稍微擡起下巴,直視前方,視線自然往前看;骨盆上方略微往前挺,儘量擡腿。

圖源ins @slow jogging.de

雖然有要求,但更多人在其中看到了一種熟悉感。不止一條評論表示:這不就是我平時吃多了隨便動動的樣子嗎?

簡單歸簡單,超慢跑宣揚的好處一點不打折。

在臺灣教練徐英棟出版的宣傳超慢跑的書裡,羅列了大量超慢跑輔助老年人提升肌力、改變生活的成功案例。

田中宏曉本人也靠着超慢跑訓練,大幅提升自己的馬拉松成績,從30多歲時的4小時11分,提高到50歲時的2小時40分,堪稱傳奇。

Ella對超慢跑效果的反饋。圖源:小紅書 @618號機器人

如此令人心動的低風險低投入和高回報,不難理解超慢跑爲何頗具流行潛力。

它雖然不像戶外高階運動光鮮時髦,卻和辦公室五分鐘有異曲同工之妙。在一個人人想要健康,但是又無力持續付出的環境裡,超慢跑就像泡在保溫杯裡的枸杞,加在奶茶裡的0卡糖,是被卷得動彈不得的都市人,還有餘力去執行的小小自救。

也因此,在社交網絡上,超慢跑呈現出一種很微妙的情況:你幾乎找不到幾個長期專注於超慢跑的博主,也看不到幾條有用的使用反饋,卻會在很多BGM視頻下面看到很多人默默地、堅持不懈地打着卡。

那麼,超慢跑到底是真實有效,還是又一場誇張營銷呢?

真正製造快樂的運動

“人類是動物世界中最優秀的長跑運動員。如果方法正確,超慢跑與我們的祖先過去跑幾英里而不感到疲倦的方式相似。”田中宏曉這麼說。

宣傳超慢跑的好處總會提到:超慢跑對身體有多種積極作用,包括減脂、提高基礎代謝率、增強心肺功能、提升免疫力、改善血糖控制、減少腹部脂肪、改善血管功能等等。

這點其實不難理解,也不需要特意驗證,幾乎所有運動,只要認真執行,都有這樣的功效。

而對普通人來說,關注點主要還是集中在減脂塑形。小紅書記錄關於堅持超慢跑的變化的帖子下面,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能不能瘦?很多超慢跑宣傳視頻也都會提到它的高效燃脂效果。

平心而論,超慢跑號稱燃脂的確有科學依據。從生理上講,相比其他激烈運動,超慢跑的運動強度發生在VO2max(最大氧氣消耗量)的50%左右。這個區間,又稱處於高效燃脂區間,人體的脂肪代謝會達到最高。

圖源YouTube

聽着頗具吸引力,不過真相併沒有那麼神奇。

在reddit論壇,網友誠心發問,你們堅持超慢跑真的瘦了嗎?而回復一語道破天機:不論做什麼運動,只要沒有熱量缺口,你就不會瘦。

簡單來說,靠超慢跑消耗的那點熱量,在不健康的高糖高油攝入面前,不值一提。

圖源iQ健康網

但另一方面,超慢跑的真正奇妙之處,卻常常被忽略。

相對於其他運動形式,超慢跑獨特的點,就在於它的溫和與慢。本質上,它調動的是身體裡負責耐久性和抗疲勞的“慢性肌纖維”,而不是大量去激活耐久性較差、跑步成本較高的“快速肌纖維”。這樣的原理,讓人能夠長時間運動而不感到疲勞。

低衝擊特性,又使得它成爲一種對關節友好的運動方式,不易受傷。

所以,它不限制場地時間,安全可行,又能增強耐力,減少疲勞,意外地適合長期伏案,無法適應高強度運動,身心都備受摧殘的脆皮打工人。

另一個令人驚奇的地方在於超慢跑能產生的快樂。

有研究表明,我們的身體會釋放一種內源性大麻素,它類似於大麻,能增加愉悅感並中和疼痛。

研究人員在比較了步行、慢跑、中速慢跑和快速跑步的人體內這種物質的釋放情況之後發現,快速的跑步,容易激發腎上腺素,讓人短暫亢奮,然後疲勞。而慢速跑步,則會更多地分泌內源性大麻素,讓人更長時間,更沒有副作用地感受到快樂。

也無怪乎在大部分關於超慢跑的反饋裡,“幸福”是更高頻出現的詞彙。

投入超慢跑的人並不怎麼談論它的具體功效,卻都提到了它帶來的身心狀態改變。

網友in100daysiwill是一名跑步愛好者,也參加過不少的半程馬拉松。但當她成爲幾個孩子的媽媽之後,增重20公斤,患上產後抑鬱,有膝蓋和背部都有嚴重的疼痛。曾經習慣的跑步速度讓她非常痛苦。

而在第一次嘗試超慢跑之後,她說,“終於沒有疼痛也沒有沮喪,只有成就感了”。超慢跑讓她再次找到了運動的樂趣,也重新想起跑步帶來的快樂,“我只是喜歡一個人出去,走遍世界。”

線上健康雜誌Fit&Well的記者Vasillisa Kirilochkina則說,她一直更喜歡瑜伽、散步和低衝擊力量訓練。在20歲出頭的時候嘗試過跑步,但和很多無法適應長跑的人一樣,在幾次痛苦的嘗試後只能放棄。

而超慢跑第一次讓她放下像速度、里程數、甚至規律性這些具體指標,只專注於跑步時候的呼吸和整體感覺,驅散了她的心理壓力,讓她不知不覺地養成了跑步的習慣。

“我已經慢跑兩年多了,每週三次,每次15-30分鐘,通常是在晚上,邊看日落邊跑步。我感覺更有活力了,我的臀部和核心力量有所提高,我可以更長時間地走路和徒步旅行。”

Vasillisa十幾歲的時候因爲跳芭蕾,損傷了膝蓋。超慢跑也不會加重她的膝蓋問題,“事實上,感覺我的關節變得更強壯了。”

現在,她甚至把超慢跑當作冥想。“我喜歡跑步時思緒的飄忽,讓我可以默默地發泄當天所有的焦慮。每當我感到壓力過大和精神疲憊時,我就會去慢慢跑一跑,之後總是感覺好多了。”

可見,哪怕不善於運動的人,也能從超慢跑裡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慢就是新的快

巴黎奧運會之後,運動熱潮居高不下。但開始一項運動,對於沒有健身習慣的人來說,門檻好像從未降低。

運動品牌ASICS在一次研究調查中發現,成年後運動的障礙,很多來自於心病。人們對自己運動能力的自信心越低,運動水平就越低。

搜搜社交網絡,儘管在抖音,slow jogging有超過1億的瀏覽量。在reddit論壇上,該話題也有超過6千人關注。很多地區都有自己的超慢跑社區,但這項運動好像始終沒有像其他運動一樣迎來爆紅,成爲主流。

大概因爲在一個二倍速快進的時代,它實在太慢了。而跑得慢,常常跟羞恥感聯繫在一起。超慢跑就像是體育差生們的抱團取暖,緩慢的身影象徵着新手、沒經驗、體力差。甚至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成績,在朋友圈標榜自己的自律和健康。

Vogue曾經發文質問,爲什麼提到跑步,想到的都是速度?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去除對“慢”的羞恥心?

在疫情期間爆紅的線上跑步俱樂部Slow AF Run Club,創立的初衷,就因爲創始人Martinus Evans曾經體重嚴重超標,想通過跑步減肥,卻沒有一個跑者社羣願意接受他的超級慢速。

慢速跑代言人、Slow AF俱樂部創始人Martinus Evans,圖源:紐約時報

運動這件事,日漸受到重視,卻也正在變得奢侈,要求大量的精力、動力和承諾,崇尚效率。過度運動的新聞層出不窮,人們卻還在習慣性地追求更高更快更強。

高強度,同時也就意味着更痛苦。一腳跨出舒適區的強烈痠痛和忍受痛苦的決心,成爲了運動深入人心的標準配置。

而極其異類的超慢跑,更像一種解毒。田中宏曉將他的理念提煉爲一句slogan:忘記“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益”的概念,慢就是新的快!

超慢跑的長線特質,註定了它不會比其他運動更高效。但它給我們指明瞭另一種想象運動的方向。

普通人的運動,未必要和一個肉眼可見的成績繼續強行關聯。放下卷生卷死的執念和自律使人自由的誘惑,把運動變成生活方式的真諦,是首先能長久地堅持運動。

不要指望增肌減脂、脫胎換骨的速成效果,也不要期待運動幾次,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難題,重啓人生。真正學會體會快樂,重建對身體的感知,運動才能做到它該做的:讓人更有力量,更熱愛生活。

撰文:Freda

編輯:楊柳

設計:曲枚

排版:圍巾方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潮生TIDE”,作者:Freda、楊柳,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