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梵大學校長林從一:回歸學習本身進行課程規劃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反思能力

【文.許嘉寶、俞子翔】

面對少子女化衝擊,全國各大專校院紛紛依據其優勢及特色發展,透過自主學習、跨領域學習等教學創新模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及教育品質。本期評鑑雙月刊專訪華梵大學(簡稱華梵)林從一校長,整理並分享其推動大學轉型、發展學校特色之經驗,以及其對於臺灣高等教育品保機制的觀察與建議。

打破學分與教學場域框架 連結學習的意義與生命的意義

問:請問您的治校理念爲何?於華梵大學推動哪些變革?

答:早年我協助教育部陸續推動「人文社會科學教學改進計劃」、「通識教育中程綱要計劃」、「現代公民核心能力養成計劃」、「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劃」、「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劃」等計劃,到後來協助規劃執行的「高等教育深耕計劃」及「教學實踐研究計劃」,可以說,我有幸以不同方式參與了臺灣近20年高等教育相關創新與變革的重要政策,這些經驗也形成了我教育理念的核心。其中,我認爲「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劃」中的「未來大學計劃」與「無邊界大學計劃」,能夠比較快速地框定我對於臺灣高等教育問題的一些想法與理念。

「未來大學計劃」與「無邊界大學計劃」主要系針對臺灣的學制進行變革、鬆動,企圖改變高等教育裡面幾個重要的概念,主要針對課程、教室(教學場域)、學分、學期、學位、成績、教師、學習,首先是教學場域的概念,即認爲教學場域除了不應該只限定於大學校園內之外,也不應該限定於實體場域。第二個則是學分概念,《大學法施行細則》第二十三條:「……大學學分之計算,原則以授課滿十八小時爲一學分」,其沒有規定不能20小時給1學分,或不能在短時間內上滿18小時給1學分,希望大學夥伴能構思2、3學分、18周傳統帶狀課程之外的學時配置模式。我認爲所有的傳統教育概念應該環繞着學習本身重新展開,例如:臺灣近年的微學分課程、深碗課程等創新,都是迴歸學習者本身進行想像。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作爲未來大學計劃的夥伴學校之一,其獲得教育部補助,並開始進行「前瞻學士學位學程計劃」。該學程是由雲科大的通識中心提出申請,經教育部覈定的正式學程,主要系招收校內的轉系生,特別針對在技職體系中技術表現優良的學生設計。簡單來說,即是因爲高職的部分學生會在二年級時放下學業,專心於各種技藝的國內外競賽,如:鈑金、美髮、料理等,並因此保送至臺科大、北科大、雲科大等學校。學生本身、家長、學校、政府國家會覺得很榮耀,但等到學生進入到大學,學校端卻經常沒有能夠對接學生專長、興趣的系所,或是雖有對接的系所,但所接受的卻是學術理論,對學生來說,這通常就會是一個挫折與背叛的經驗的開始。因此,雲科大即透過自主學習導向的前瞻學士學位學程,讓技優生能夠透過募課、實習,讓學生了解學術與現實的差距。未來大學的精神即是環繞着學生的學習特性,讓學生自己決定要學習什麼,並提供給學生量身訂做的學習方式,這樣的精神也被應用到華梵大學的自主學習中。

另一方面,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於2014年提出的「史丹佛2025(Stanford 2025)」計劃,其實也與臺灣近年所推動的變革相符合,即是逐漸地迴歸到「學習」本身來規劃學校的體制與課程。而臺灣的大學老師在現今的教學現場所面對的最大問題,是學生的學習動機低落、學生不曉得爲什麼要學習。其主要原因除了考取大學的難度降低之外,也在於比起過去,校園圍牆外、線上的學習資源其實都遠高於大學校園,使得學生來學校學習的必要性降低。而認同與實踐「史丹佛2025」精神的諸多大學也發現,當你愈能激發大一學生的學習動機時,除了學生在之後的三年會更輕鬆外,學校、老師也會更輕鬆。舉例來說,我過去於國立成功大學擔任副校長時,在因應高教深耕計劃所進行的數萬份問卷調查中,我們發現當大一學生愈知道自己未來想要做什麼,那麼他的學習動機、學習資源的界定、學習成效,以及未來畢業後的薪資,都高於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學生。又例如,在史丹佛大學的期中報告裡,南非Maharishi Invincibility Institute(MII)因爲其多數的學生身懷巨大的學習創傷或生命創傷,因此,MII的創辦人暨校長最重要的教育目標,是讓學生髮現活着的意義,其說道:當學生他發現活着還是有意義的,而且將他們的學習意義與生命意義綁在一起,他們就沒有辦法被阻擋(They are unstoppable)。因此,如何在學習的意義感中加上生命的意義感,也是未來大學計劃環繞着學習本身所開始的探索與改革,而華梵大學的自主學習與生命設計周也是環繞着這樣的想法展開。

從「覺之教育」出發 推動自主學習方案

問:華梵大學的特色爲何?如何推動「自主學習」與「生命教育周」?推動過程中是否有遇到什麼困難?

答:在接任華梵大學的校長之前,我大致上已經掌握了華梵基本的優勢與特色,不過,當然沒辦法馬上將過去的經驗與想法轉譯到華梵落實,且劣勢部分在當時也還沒有辦法完全體會。

首先,我發現華梵比我想像的還要來的袖珍,華梵大學大學部一年滿招爲235人,每年大約可招收七成的大一學生,包含4個學院、5個學系,以及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在內,全校的學生總計不滿1,000人,可能是目前臺灣最小的綜合型大學。並且由於自主學習的課程需要量身訂做,而老師也必須要了解什麼是以學生爲主的學習,並具備自主學習的知能,因此,學生人數不多的華梵其實非常適合推動博雅教育及自主學習。

第二,我記得我在華梵開的第一場會議是有關於弱勢學生的獎補助會議,我在會議中驚訝地發現華梵的每一位老師、職員,他們都非常清楚地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與生活狀況,從中可以觀察出華梵其實具備了非常照顧學生的傳統,可以說華梵基本上已經具備讓老師更關注於學生學習的自主學習條件。例如,華梵與世界各大學共同面臨一個問題,亦即,許多大一、大二學生不知道爲什麼要上大學,對於學習非常的不投入,甚至排斥、自我否定。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的老師發現不需要強迫他們學習,但一定要陪伴他們、與他們成爲朋友、迴應他們的問題。很神奇的是,很多學生到了大三就會忽然明白自己要什麼,所以看似的學習怠惰其實是每位學生都有着不一樣的學習節奏。此外,老師也會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並回應在課程的規劃上,以數位設計課程爲例,過去老師的規劃都是從理論開始,再進到實作,但學生們在理論課時就經常姍姍來遲、整堂課都在睡覺。在發現這樣的情況後,老師即透過課程規畫,透過實作將學生比較不熟悉的理論與設計部分包裹起來,等到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後,再將理論元素凸顯出來。

華梵適合進行自主學習的第三個原因,則在華梵所提倡的「覺之教育」理念。簡單來說,覺之教育即是希望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也就是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夠觀察自己的學習、觀察自己的生命成長,併成爲一個比較好的人。我將華梵的覺之教育理念轉換爲知識公民的培養,去協助學生髮現知識與生命價值意義的主軸,使學生未來離開學校後,環繞着他所發現主軸去參與社會、感受社會,同時,也能夠尊重不同主軸的知識公民意見。

此外,由於華梵有形資源不多,所以我儘量透過高教深耕計劃或其他政府的資源,來推動華梵的自主學習方案、生命設計周,以及3個USR計劃,以發展華梵的教育理念與教學特色。

以自主學習方案規劃及討論 引導學生了解自身學習脈絡

華梵目前有二種課綱,第一種課綱爲傳統課綱,第二種課綱則是自主學習課綱,學生進入華梵之後,必須先要選擇傳統課綱或自主學習課綱,而無論選擇哪一種課綱,學生都必須修滿128學分,畢業時會拿到相同的畢業證書,只是在自主學習課綱部分,學校會額外再頒發給選擇自主學習方案的學生一份修業證書。

在傳統課綱部分,由於我們在第一期高教深耕計劃推動了課程模組,因此學生除了自己的專業系所的68學分之外,還能夠自由地按照自己的興趣選修通識學分與系外學分。

自主學習課綱部分,簡單來說,即是所有的課程皆作爲選修。以美術與文創學系的學生爲例,學生可以選擇修習美術與文創學系的68專業系所學分,或是在美術與文創學系老師的同意下,得透過符合美術與文創學系專業的國外學習、線上學習等方式進行自主學習;而其餘的60學分也是如此,只要學生嚮導師提出自主學習的計劃,並經過討論、審查後,就能夠開始進行自主學習。因此,其實有許多山地原住民鄉的高中職校長來找我們洽談,希望能讓因爲上大學而離開部落、與部落脫節的孩子們,能夠回到家鄉半年、一年的時間,並藉由自主學習方案學習部落的傳統文化,我們都認爲是可行的。因此,可以說學生選擇自主學習方案其實非常彈性與自由。

自主學習的核心是認識自己,自己決定自己的生命。以一位喜歡花式滑冰的學生爲例,我們針對了這位學生對未來職涯的想像與他進行討論,共同決定學習方案。在這個案例中,因爲這位學生幾乎每隔幾天就需要到小巨蛋練習花式滑冰,因此讀書、通車、練習等其實排滿了全部的行程,說實話真的很累。後來,在每月一次、與老師進行討論的自主學習沙龍中,有一段對話我認爲特別感人,這位學生告訴她的導師她覺得很累、安排的太緊了,她覺得不快樂。而我們的老師告訴她,「花式滑冰是妳喜歡的、課程安排是妳決定的,當妳做一個決定、做妳熱愛的事情,最後卻變得不快樂,這時候要非常的小心」,這位學生後來就開始認真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節奏與安排。我認爲我們的老師除了與學生討論學習的內容與規劃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與生活脈絡。

建構自主學習輔導原則 提升教師輔導職能

華梵目前大約有三分之一的老師積極地參與自主學習及輔導,又有約五分之一的老師因爲即將退休,所以大概很難再邀請這些老師投入進來。我的理想是希望未來能夠有五到七成的老師能夠投入自主學習方案;全校大約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學生選擇自主學習。而透過經驗的分享與學習,我們的老師現在也慢慢地開始瞭解自主學習輔導的原則,例如:不對學生的課外活動、打工進行評價,認爲這是學生探索人生的方式之一;透過提問協助學生釐清自己的選擇,尊重學生的任何決定等;以及給學生思考的機會,鼓勵學生誠實地面對自己,不必要求學生馬上想出答案等。此外,我們也不去評價學生一定要在幾年內完成什麼事情,例如:學生的學習不一定要按照他的計劃、達成他所設定的目標纔算成功。假如一個核定爲6學分的學習計劃,但學生在一學年的學習後沒有達到最終的目標,不過由於他還是認真地到達某種程度,我們也可以給他2至3個學分。因爲學習重要的不只是最終結果,學習的歷程也是很重要的。這些有異於傳統教學職能的觀念的確都是老師們需要再學習的。

透過生命設計周之設計 引導學生反思學習意義

生命設計周是華梵的生命計劃中關於自主學習部分的設計,該設計分爲二部分,一部分是有關於於學習意義覺知的相關活動與課程,這部分有涉及一點正念(Mindfulness);另一部分則是生命設計周,華梵從112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始推動生命設計周,在每學期的第9周淨空全校所有課程,並讓學生開始去規劃活動、參加活動,甚至什麼事都不做也可以。其實我們剛開始推動生命設計周時還是有點擔心,所以是「自上而下」(top-down)與「自下而上」(bottom-up)二部分同時進行。我們會在生命設計周前,花時間與全校的導師談生命設計周的意義、打算如何操作等,也會請導師向學生們說明生命設計周的意義,並讓學校單位、老師安排符合生命教育周精神的課程或活動,讓學生可以去參與;或者是學生自己去規劃符合生命教育周精神的自主學習方案。而假如學生需要學分的話,就如同自主學習方案一樣,學生必須提早撰寫計劃書提出申請,通過審查後,就會給予學分。但無論學生有沒有提出計劃,都必須要在生命設計周後繳交反思報告,並在導師時間與老師進行談話與討論。

另一方面,生命設計周的設計亦與臺灣各大學目前正在推行的縮短學期週數,以及導師制度相呼應。首先,關於縮短學期週數部分,現在許多學校都是採用「16+2」、「15+3」的方式,並且在第15、16周就會進行期末考,所以學期後的2、3周的延伸學習與自主學習,學生的反應經常是覺得多了2、3周的假期,所以要規劃去哪裡玩。所以我認爲還是要帶點結構式、但又不要過度設計(Over Design)地去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因此,華梵的生命設計周安排在每學期的第9周,此設計除了是希望生命設計周能夠有方向性地去輔導學生外,也是希望讓學生在學期中能夠得到緩衝、得到喘一口氣反省自己的機會。另一部分則是關於導師制度。臺灣的導師制度,嚴格說起來是破產的。絕大部分的學校老師因爲缺乏心理輔導的職能,導師時間很多都只是與學生們吃飯。因此,我們希望透過生命設計周的制度,創造一個有意義的話題材料,讓老師可以藉此與學生談論他的生命設計周反思,讓師生間進行比較實質的溝通與對談。

生命設計周基本的想法是讓學生動手完成他過去想做,但因爲太忙、太累所以沒有機會完成的事情。在華梵,學生基本上有8次能夠反思自己做決定的意義的機會,我們期待學生愈來愈瞭解自己想要什麼、缺乏什麼、完成了什麼,並從中瞭解學習的意義,藉此增加學習動機。當然,還是會有老師、同儕覺得部分學生不會積極地進行自主學習。我的想法是,首先,所有的活動與設計一定會有搭便車(free rider)的問題產生,以生命設計周爲例,學生很可能做原本就在做的事,或什麼都沒做、沒有進行任何反思,確實很有可能如此,但我認爲不能因爲有人作弊,就不考試;不能因爲有人取巧,就不進行創新。我認爲不應該爲了防弊,就讓許多創新的想法沒有辦法施行。同時,我們也做了一些降低搭便車情形的措施,例如透過反思日誌的設計、事前老師的宣傳,以及提供一些案例等方式,讓學生理解、認同,並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反思。

以具彈性的評鑑 協助學校發展辦學特色

問:請問您對於政策及評鑑制度的觀察與建議?

答: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美國一所大學的案例,這所大學是在校長異動時進行評鑑。該評鑑的方式是邀請2至3名的外部委員駐校,並在長時間地與老師、學生互動、觀察後,再將報告提交給新任的校長,使其可以快速地瞭解該學校,並給予學校各系所、領域發展的實質建議,這份評鑑報告的樣態其實與臺灣的校務評鑑、系所品保中「通過」的概念很不一樣。特別是當評鑑涉及政策資源時,又馬上會面臨公平性、客觀性等問題。以華梵爲例,華梵的自主學習、生命設計周等教學創新部分,或許在評鑑的某一項指標中會被受到重視,但它不會是評鑑者想看的主要部分。因此,我認爲高教評鑑中心或許可以先跳脫校務評鑑、系所品保的概念,將評鑑架構拆開,從源頭分流出較開拓、創新的評鑑方案,建立一個有彈性的特色評鑑,我認爲這是可以思考、進一步討論的方向。